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8329发布日期:2022-04-09 10:1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大型管口或者有较大内孔的零件,大多内孔倒角和端面都需要加工,针对这种一般端面余量大、倒角大,且对倒角的粗糙度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时候需要分粗精车端面、粗精车倒角,四个工序还需要中途换刀,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包括刀架及设置刀架上的切削机构,所述刀架一体成型,刀架的右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背设置,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安装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切削机构包括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所述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刀架上,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固定在第一安装槽的安装面上,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固定在第二安装槽的安装面上,所述粗车端面刃的刃面主偏角α1与精车端面刃的刃面主偏角α2相对设置,且主偏角α1的角度大于主偏角α2的角度,精车端面刃的顶端伸出刀架的右端面的长度大于粗车端面刃顶端伸出刀架的右端面的长度,所述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的刃面主偏角β相对设置。
6.为了减少换刀时间、提高切削的稳定性,所述精倒角刀为可转位刀片。
7.为了调节粗倒角刃伸出刀架的长度,所述粗倒角刀包括第一刀柄及固定在第一刀柄端部的粗倒角刃,所述第一刀柄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腰形调节孔,第一刀柄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腰形调节孔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安装槽的安装面上。
8.为了调节精倒角刃伸出刀架的长度,所述精倒角刀包括第二刀柄及固定在第二刀柄端部的精倒角刃,所述第二刀柄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腰形调节孔,第二刀柄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腰形调节孔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安装面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中途不需要换刀,一次性粗精车端面,同时粗精车倒角,省时省力,通过设置可转位刀片,减少换刀时间、提高切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的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3.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包括刀架1及设置刀架 1上的切削机构,所述刀架1通过机加工的铣削、钻孔一体成型,刀架1的左端用于连接机床刀座,刀架1的右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相背设置,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切削机构包括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所述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刀具刀架1上,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固定在第一安装槽21的安装面上,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固定在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上,所述粗车端面刃31的刃面主偏角α1与精车端面刃34的刃面主偏角α2相对设置,且主偏角α1的角度大于主偏角α2的角度,精车端面刃34的顶端伸出刀架1的右端面的长度大于粗车端面刃31顶端伸出刀架1的右端面的长度,所述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的刃面主偏角β相对设置。
14.所述精倒角刀33为可转位刀片,有断屑槽,可按实际要求角度β,斜边长 7mm以内的大倒角。
15.所述粗倒角刀32包括第一刀柄321及固定在第一刀柄321端部的粗倒角刃 322,所述第一刀柄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腰形调节孔323,第一刀柄32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腰形调节孔32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安装槽21的安装面上。
16.所述精倒角刀33包括第二刀柄331及固定在第二刀柄331端部的精倒角刃 332,所述第二刀柄33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腰形调节孔333,第二刀柄331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腰形调节孔333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上。
17.切削工件4的过程:
18.1、该组合刀具向上进刀,主偏角为α1粗车端面刃31参与切削车削端面;
19.2、粗车端面刃31切削车削端面后,向上进刀,粗倒角刀参32与切削倒角,可按实际要求角度β进行倒角;
20.3、粗倒角完成后该刀具向下进刀,主偏角为α2精车端面刃34参与切削车削端面;
21.4、完成端面精车后,该刀具向下进刀,精倒角刀33参与切削倒角。
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包括刀架(1)及设置刀架(1)上的切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一体成型,刀架(1)的右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相背设置,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切削机构包括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所述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刀具刀架(1)上,粗车端面刃(31)、粗倒角刀(32)固定在第一安装槽(21)的安装面上,精倒角刀(33)、精车端面刃(34)固定在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上,所述粗车端面刃(31)的刃面主偏角α1与精车端面刃(34)的刃面主偏角α2相对设置,且主偏角α1的角度大于主偏角α2的角度,精车端面刃(34)的顶端伸出刀架(1)的右端面的长度大于粗车端面刃(31)顶端伸出刀架(1)的右端面的长度,所述粗倒角刀(32)、精倒角刀(33)的刃面主偏角β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倒角刀(33)为可转位刀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倒角刀(32)包括第一刀柄(321)及固定在第一刀柄(321)端部的粗倒角刃(322),所述第一刀柄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腰形调节孔(323),第一刀柄(32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腰形调节孔(32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安装槽(21)的安装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倒角刀(33)包括第二刀柄(331)及固定在第二刀柄(331)端部的精倒角刃(332),所述第二刀柄(33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腰形调节孔(333),第二刀柄(331)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腰形调节孔(333)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安装槽(22)的安装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端面倒角的组合刀具,包括刀架及设置刀架上的切削机构,所述刀架一体成型,刀架的右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背设置,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安装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切削机构包括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所述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刀架上,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固定在第一安装槽的安装面上,通过设置粗车端面刃、粗倒角刀、精倒角刀、精车端面刃,中途不需要换刀,一次性粗精车端面,同时粗精车倒角,省时省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于菊仙 郭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