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5500发布日期:2022-08-09 16:5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螺纹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现有的外螺纹套丝器一般由板牙和绞手组成,套丝或修正外螺纹时选取适用的板牙即可,但传统结构中绞手都比较长,不适合修复狭小空间的外螺纹;并且当部件的外螺纹端部损坏后,将不能修复原有螺纹,所以这类板牙只能对部件的中部外螺纹损坏的配件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纹修复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恢复螺栓或管路上出现意外损伤的外螺纹,同时该装置可通过更换螺纹板牙来适用于修复狭小空间不同标准的外螺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圆柱形的旋转底座、滑动座、螺纹板牙;所述旋转底座中心设置套纹孔,旋转底座顶部以套纹孔为中心设置有驱动螺纹槽;所述滑动座底部设置有从动螺纹凸起,从动螺纹凸起卡接于驱动螺纹槽内,螺纹板牙可拆卸的连接于滑动座端部;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套纹孔,底部均布三个滑槽,滑槽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主体靠接于旋转底座上方,主体与旋转底座构成同轴线转动连接;滑动座设置于滑槽内,滑动座顶部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可卡接于导向槽内滑动。
5.所述滑动底座端部设置有定位凸起,中心设置有固定孔;螺纹板牙前端设置有弧形螺纹面,后方设置有定位孔,中心为螺纹孔;螺纹板牙后方的定位孔可插接于滑动底座前端的定位凸起上,固定螺丝可从固定孔深入并旋入螺纹板牙的螺纹孔将其固定于滑动底座上。
6.所述旋转底座的圆柱形一周的圆柱面上设置有防滑面。
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恢复螺栓或管路上出现意外损伤的外螺纹,紧凑的结构设计使其适用于狭小空间;通过更换螺纹板牙,使得该装置可对任何能够放入到套纹孔内的外螺纹进行修复;活动座在主体上滑动灵活,定位准确,提高了其实用寿命及对外螺纹的修复精度。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主体、2旋转底座、3螺纹板牙、4套纹孔、5滑动座、6滑槽、7导向块、8弧形螺纹面、9驱动螺纹槽、10导向槽、11防滑面、12定位凸起、13从动螺纹凸起、14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体1、圆柱形的旋转底座2、滑动座5、螺纹板牙3;所述旋转底座2中心设置固定孔14,旋转底座2顶部以套纹孔4为中心设置有驱动螺纹槽9;所述滑动座5底部设置有从动螺纹凸起13,从动螺纹凸起13卡接于驱动螺纹槽9内,螺纹板牙3可拆卸的连接于滑动座5端部;所述主体1的中心设置有套纹孔4,底部均布三个滑槽6,滑槽6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10,主体1靠接于旋转底座2上方,主体1与旋转底座2构成同轴线转动连接;滑动座5设置于滑槽6内,滑动座5顶部设置有导向块7,导向块7可卡接于导向槽10内滑动;三个滑动座5相对于套纹孔4均布,并同时都通过底部从动螺纹凸起13卡接于驱动螺纹槽9上,当拧动旋转底座2时,旋转底座2通过驱动螺纹槽9同步推动滑动座5向套纹孔4中心移动,并实现对待修复螺栓等工件的螺纹部位的夹持;当反向拧动旋转底座2时,旋转底座2通过驱动螺纹槽9同步推动滑动座5向远离套纹孔4中心方向移动,实现对待修复螺栓等工件的放开。
15.所述滑动底座端部设置有定位凸起12,中心设置有固定孔14;螺纹板牙3后方设置有定位孔,中心为螺纹孔;螺纹板牙3前端设置有弧形螺纹面8,后方的定位孔可插接于滑动底座前端的定位凸起12上,固定螺丝可从固定孔14深入并旋入螺纹板牙3的螺纹孔将其固定于滑动底座上。
16.所述旋转底座2的圆柱形一周的圆柱面上设置有防滑面11,防滑面11的设置可使得使用者在拧旋转底座2时不打滑。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在使用时选择与待修复外螺纹对应的螺纹板牙3固定于滑动座5端部;将三个滑动座5以套纹孔4中心轴线为参考,均匀放置于滑槽6内,并通过拧旋转底座2将三个滑动座5向套纹孔4中心同步移动至将待修复外螺纹夹持固定;转动螺纹修复装置的主体1,此时将开始对外螺纹的修复。
19.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的较佳实施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因此,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对以上实例做出的任何细微修改、修饰以及等同变化,都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内,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圆柱形的旋转底座、滑动座、螺纹板牙;所述旋转底座中心设置套纹孔,旋转底座顶部以套纹孔为中心设置有驱动螺纹槽;所述滑动座底部设置有从动螺纹凸起,从动螺纹凸起卡接于驱动螺纹槽内,螺纹板牙可拆卸的连接于滑动座端部;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套纹孔,底部均布三个滑槽,滑槽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主体靠接于旋转底座上方,主体与旋转底座构成同轴线转动连接;滑动座设置于滑槽内,滑动座顶部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可卡接于导向槽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端部设置有定位凸起,中心设置有固定孔;螺纹板牙前端设置有弧形螺纹面,后方设置有定位孔,中心为螺纹孔;螺纹板牙后方的定位孔可插接于滑动座前端的定位凸起上,固定螺丝可从固定孔深入并旋入螺纹板牙的螺纹孔将其固定于滑动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的圆柱形一周的圆柱面上设置有防滑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纹修复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圆柱形的旋转底座、滑动座、螺纹板牙;旋转底座中心设置套纹孔,旋转底座顶部以套纹孔为中心设置有驱动螺纹槽;滑动座底部设置有从动螺纹凸起,从动螺纹凸起卡接于驱动螺纹槽内,螺纹板牙可拆卸的连接于滑动座端部;主体的中心设置有套纹孔,底部均布三个滑槽,滑槽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主体与旋转底座构成同轴线转动连接;滑动座设置于滑槽内。该装置可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恢复螺栓或管路上出现意外损伤的外螺纹,节凑的结构设计使其适用于狭小空间,并可通过更换螺纹板牙,使得该装置可对任何能够放入到套纹孔内的外螺纹进行修复。进行修复。进行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宁 钱越 赵晓明 吴兴军 马国杰 刘仲仁 刘梦鑫 王丽芳 何晓峥 宋炜 曹剑飞 刘连波 李宏勇 李建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