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气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40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气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气钻结构的改造现行气钻,只有钻孔功能,由钻体和手柄构成。钻体由钻体壳、转子、转轴、钻卡构成,在钻体壳上有排气孔;手柄上有进气结构;当压缩空气由手柄的进气结构进入钻体内,推动转子旋转,达到钻孔目的,作功后的压缩空气经钻体壳上的排气孔排出钻体,其不足是不能吸尘。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气钻结构,增加排气结构,在钻孔的同时达到吸尘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吸尘气钻有钻体,手柄构成,钻体由钻体壳、转子、转轴、钻卡构成,手柄内有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手柄内制有排气腔,在排气腔上部制数个排气孔,排气孔与排气腔相通,排气孔上部与钻体内腔体相通,数个排气孔成圆弧排列,排气腔内装排气嘴,排气嘴上固定网状集尘袋,排气腔上部台阶处装引射管,引射管出口处与排气嘴进口处形成0.4~0.5mm的间隙,在钻体壳下部制有吸尘通道,吸尘通道与排气腔相通,吸尘通道两侧各制一个圆孔,圆孔内装弹簧,端口各装衬套、支撑杆一个,吸尘管一端装在吸尘通道内,吸尘管与吸尘通道、支撑杆与衬套均为滑动配合,吸尘嘴固定在支撑杆和吸尘管上,吸尘嘴为腔体结构,腔体与吸尘管相通。
引射管内腔制成变截面形状。
工作原理是压缩空气由排气孔经排气腔、排气嘴、网状集尘袋排出,因此压缩空气在引射管外部流动,在引射管内出口处形成负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由吸尘嘴进入经吸尘管、吸尘通道、引射管进入排气腔,经排气嘴、集尘袋排出,完成吸尘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是经过改进的气钻,将只有单一钻孔功能,增加了吸尘功能,在钻孔的同时达到吸尘目的。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的结构


图1是吸尘气钻主视图图2是吸尘嘴主视图图3是图2B向视图图4是
图1D-D切面图图5是
图1C-C切面图由
图1至图5可以看出吸尘气钻的结构,吸尘气钻的钻体17部分由钻体壳15、转子16、转轴18、卡爪19构成。手柄12内有进气结构11,改进的部分是将原钻体壳15上的排气孔13改制在手柄12内,手柄12内制有排气腔20,排气腔20内装排气嘴9,排气嘴8上固定网状集尘袋10,数个排气孔13在排气腔上部成圆弧排列,如图4所示,排气孔13上部与钻体17的腔体14相通,排气腔20上部台阶处装引射管8,引射管8内腔可制成变截面形状,引射管8出口处与排气嘴9进口处形成0.4~0.5mm的间隙,在钻体壳15下部制有吸尘通道7,吸尘通道7与排气腔20相通,吸尘通道7两侧各制一个圆孔5,如图5所示,圆孔5内装弹簧6,支撑杆3,衬套4,吸尘管2一端装在吸尘通道7内,吸尘管2与吸尘通道7、支撑杆3与衬套4均为滑动配合,吸尘嘴1装在支撑杆3和吸尘管2上,吸尘嘴1为一腔体结构,腔体与吸尘管2相通。
权利要求1.吸尘气钻有钻体,手柄构成,钻体由钻体壳、转子、转轴、钻卡组成,手柄内有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手柄内制有排气腔,在排气腔上部制数个排气孔,排气孔与排气腔相通,排气孔上部与钻体内腔相通,数个排气孔成圆弧排列,排气腔内装排气嘴,排气嘴上固定网状集尘袋,排气腔上部台阶处装引射管,引射管出口处与排气嘴进口处形成0.4~0.5mm的间隙,在钻体壳下部制有吸尘通道,吸尘通道与排气腔相通,吸尘通道两侧各制一个圆孔,圆孔内装弹簧,端口各装衬套、支撑杆一个,吸尘管一端装在吸尘通道内,吸尘管与吸尘通道、支撑杆与衬套均为滑动配合,吸尘嘴固定在支撑杆和吸尘管上,吸尘嘴为腔体结构,腔体与吸尘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气钻,其特征在于引射管内腔制成变截面形状。
专利摘要吸尘气钻,是在原气钻上增加吸尘、排气结构,在保持原钻孔功能不变,在手柄与钻体壳上增加排气嘴,排气腔,引射管,吸尘嘴,吸尘管,吸尘通道等结构,使只有钻孔功能的气钻增加吸尘功能,在钻孔的同时达到吸尘目的。
文档编号B23B45/04GK2338116SQ9821840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3日
发明者张智勇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