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73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的夹持装置,尤其是指夹头以连续冲击方式,可自动提高夹紧力量及具防松效果的夹头改进结构。
电钻的习用夹持结构,请参阅


图1所示,其主要具有一与马达心轴连接的本体1,该本体1外设有一只能在原处转动的调转外壳2以及一固定外壳3,而该本体1内环设数个斜倾的夹爪4,而调转外壳2转动时,可控制该数个夹爪4斜向前进或退缩,达到钻头5的夹持或松放。
但是,此种习用的钻头夹持结构,必须以使用者的单手转动调转外壳2施力,另一只手则扶持钻头5置入夹爪4中,直到锁紧时才能放开,不仅操作不便外,更因调转外壳2施力面积与施力矩小,常导致无法确实保持钻头5与夹爪4的间夹持力,况且发生钻头5的夹持力不足时,则另需停机藉以手动转动调转外壳2施力夹紧,造成使用者相当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藉由夹头结构旋转使用时,可利用手部握持于罩壳上,使其不旋转,则下冲击环则转向受阻,并受弹性体作用,而改变为往复横移动作,使与中冲击环发生冲击动作,使上冲击环同步迫紧夹爪,达到夹爪自动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藉由本体迫紧连接的工具套,可将套筒部的多角槽口套在螺帽上,经动力源的正反转,达到螺帽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藉由前壳体的转动操作,可使中冲击环与下冲击环调整离合作用,以选择适当的冲击与正常模式,操作上相当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还在于藉由杆形工具伸入在上冲击环插槽中,以及扳手与工具套的配合,以使杆形工具与扳手相对手握反向操作,可手动提高钻头夹紧力或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它主要系装设于动力源上,经由该动力源的传动心轴带动可呈正反向转动,其包括一后端与该传动心轴连接的本体,以及与该本体相联结的若干个夹爪,特点是该本体的前端形成夹持工具的容置空间,且其轴方向倾斜设数个导槽;该等夹爪的外缘设螺纹面,可在该本体的导槽滑动;并还设一上冲击环,其内缘设锥度螺纹面,供与该等夹爪上的螺纹面配合而旋套其上,且外缘面凹设数个插槽;一中冲击环,它的一端设置若干个等间距卡块,以卡固于该上冲击环的插槽中;一冲击推顶结构,系区分下冲击环与弹性体,该下冲击环系设在该中冲击环相对的动力源本体之一侧,在相对应面分别设有数个嵌齿相互啮合,且在该下冲击环的外缘面设有数个凸块;以及一罩壳,其含有一壳体与一底盖,该壳体的内缘面相对该下冲击环的凸块处分别设有滑槽,可使该凸块卡制内移,另该底盖系藉扣环固定在该本体的后端上,供该弹性体顶触,而使下冲击环与中冲击环常态保持啮合。藉此,本实用新型夹头结构旋转使用时,可利用手部握持在该罩壳上,使其不旋转及轴向不移动,则该下冲击环的转向受阻,而改变为往复横移在该罩壳的滑槽中,使与中冲击环发生冲击动作,以使夹爪达到自动锁紧。
进一步,该本体的前端还设一工具套,该工具套设有固接部及套筒部,该固接部的内壁面凸设数条定位楔条,供以紧迫套入该本体的前端,而该套筒部的内外缘分别形成一多角槽口与限位环,可分别供螺帽的拆装与该罩壳的轴向定位;另外,该罩壳相对上冲击环的插槽位置,开设一插孔,可供杆形工具插入后卡制于此插槽中,配合工具套套入一扳手的反向操作,达到夹持工具的手动拆卸或夹紧。
本实用新型还可这样来实现,它的特点是包括有一本体,其后端与该传动心轴连接,前端则形成夹持工具容置空间,且其轴方向倾斜设数个导槽;若干个夹爪,其外缘设螺纹面,可在该本体的导槽中滑动;一上冲击环,其内缘设锥度螺纹面,供与夹爪的螺纹面配合而旋套其上,且外缘面凹设有数个插槽;一中冲击环,其一端设置数个等间距的卡块,以卡固于上冲击环的插槽中;一冲击推顶结构,系区分下冲击环与弹性体,该下冲击环系设在该中冲击环相对动力源的一侧,在相对应面分别设有数个嵌齿相互啮合;以及一罩壳,其含有前壳体、离合环及后壳体,其中该前壳体在其近开口端缘内壁设置等距的倾斜道;离合环内设一挡环,该挡环内径小于该下冲击环的外径;该后壳体系藉扣环固定在本体的后端上,供该弹性体顶触,而使下冲击环与中冲击环保持啮合,且该后壳体的端面及内面分别以等距方式设有穿孔与嵌凹槽;藉此,当使用者转动前壳体,离合环可经由倾斜道与凸出块的旋配,而使离合环与下冲击环同步产生轴向位移,以使下冲击环与中冲击环保持啮合冲击式脱离,达到夹爪自动锁紧。
上述该倾斜道的高低处分别设有二凸点,而该挡环二侧设有凸出块,在凸出块的中央凹设有定位槽,供与该该倾斜道旋配后,与该二凸点相互嵌合定位;该本体的前端设一工具套,该工具套设有固接部及套筒部,该固接部的内壁面凸设数条定位楔条,供以紧迫套入该本体的前端,而套筒部内外缘分别形成一多角槽口与限位环,可供螺帽的拆装该罩壳轴向定位;该前壳体相对上冲击环的插槽位置,开设一插孔,可供杆形工具插入后卡制在插槽中,配合工具套套入一扳手相对的反向操作,达到夹持工具的手动拆卸或夹紧;该后壳体的嵌凹槽中以耐磨材料的嵌入块嵌入,其中央设有滑槽,可供下冲击环的嵌齿移动于内;该后壳体与弹性体之间设一连接套环,该连接套环区分套环体与连接块,该连接套块供以穿伸于后壳体的穿孔外,且连接块上开设一连接槽,以使顶触卡制于动力源的固接元件,以使该罩壳不随该传动心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是藉由罩壳控制,可调整中冲击环与下冲击环的离合模式,当钻头遭受阻尼较大时,可选择冲击方式,以使夹爪与钻头能持续紧密迫紧,达到钻头自锁,并且藉由工具套的配合,更达到螺帽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电钻及其夹头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头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具套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暨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配合杆形工具及扳手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头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离合操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可用来夹持以旋转作动为主要功效的工具,如钻头、绞刀、攻牙刀、螺丝刀等等;但求方便于说明书中叙述,故以钻头为主要的被夹持工具做实施例说明。
请参阅图2~图4;本实用新型的夹头结构主要包含一本体10,该本体10主要具有一轴固定端11,该轴固定端11设一定位槽112,且轴向设一组接孔111,使与动力源100的传动心轴12螺锁接合。该轴固定端11的一端部往外扩径形成一盘体13,且沿盘体13的轴方向等间距开设导槽131;而盘体13的外侧面又再轴向延伸形成一基部呈圆锥形的座身14,该座身14轴向设有夹持工具容置空间141(请参见图9所示)以连通导槽131;若干个数目与该导槽131对应的夹爪20,该夹爪20系呈长条状,其中一端部的部份缘面系为一夹合面21,另一部份则为一半圆形凸块23,而另一端部的部份缘面则设一螺纹面22;该夹爪20以夹合面21为头端且螺纹面22朝外的位向穿通过该本体10的盘体13的导槽131,而斜向滑设入该夹持工具容置空间141;一上冲击环30,其内缘面系为一锥度螺纹面31,可与该座身14的的夹爪20凸露出的螺纹面22配合而旋套该座身14上;该上冲击环30对应该珠环132的位置凹设一槽室32,该槽室32可容置该珠环132及垫圈133;该上冲击环30的周缘等间距设有若干插槽33;一中冲击环40,一端设置等间距的卡块41,以卡固于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中,且另端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嵌齿42;一冲击推顶结构50,系区分下冲击环51与弹性体54,该下冲击环51系设在中冲击环40相对的动力源100的一侧,在相对面设有嵌齿52,供与中冲击环40的嵌齿42相互嵌合,且在该下冲击环51的外缘面设有若干凸块53;一定位套55,其内呈中空,设在座身14的外端;一罩体60,系由壳体61与底盖64组成,该壳体61的内缘面相对该下冲击环51的凸块处53分别设有滑槽62,供该凸块53卡制内移,另底盖64系藉扣环65固定在定位槽112中,供以弹性体54顶触;一工具套70,系设有固接部71及套筒部73,该固接部71的内壁面凸设若干条定位楔条72,供以紧迫套入本体10的座身14,而套筒部73内外缘分别形成一多角槽口74与限位环75,可分别供螺帽的拆装与罩壳60的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以一钻头90作为被夹持工具的主要实施例;将一钻头90插入该本体10的持夹工具容置空间141与各夹爪20的夹合面21之间。当传动心轴12为作用方向快速转动时,即带动该本体10及其上的夹爪20跟着瞬间转动,藉由上冲击环30的锥度螺纹面31与夹爪20螺纹面22配合,可使夹爪20瞬间向前倾斜移动,形成夹爪20外端部渐往中心靠合的形态,而夹住该钻头90,且以夹合面21增加摩擦力,使夹持更稳固;且夹爪20因紧夹该钻头90而无法再往前移动,其螺纹面22即与上冲击环30的锥度螺纹面31产生定位啮合(亦即锁紧状态),该上冲击环30便开始跟着本体10同步转动;而上冲击环30开始转动后,即同步带动中冲击环40、下冲击环51以及罩壳60跟着旋转。
而要松释该钻头90时,则控制该动力源100的传动心轴12朝反作用方向转动,初期该上冲击环30会因锥度螺纹面31原本与夹爪20的螺纹面22呈旋紧状态而跟着转动,但因该本体10的转速快,而转动方向系使锥度螺纹面31与夹爪20螺纹面22松脱的方向,终使该夹爪20的螺纹面22与上冲击环30锥度螺纹面31由旋紧状态而变松脱。
请参阅图5所示,当该钻头90朝作用方向旋转执行钻孔动作负载阻尼力较大或钻头90夹持力不足时,可在使用中利用手部握紧在罩壳60上,使其不旋转,则下冲击环51转向受阻,并受中冲击环40嵌齿42的排挤,而改变动作横移于滑槽62中,再由弹性体54的弹性复位,形成中冲击环40持续发生冲击动作,以使上冲击环30的锥度螺纹面31与夹爪20的螺纹面22,更加紧密锁紧,以消除齿间的间隙,以便使提供钻头90获得更稳固夹持力以及间歇性重扭力的输出。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中该罩壳60相对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位置,开设一插孔63,可供杆形工具91插入后卡制于插槽33中,配合工具套70套入一扳手92的手部反向操作,达到钻头90的手动拆卸或增加夹紧力。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它们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其夹头结构主要包括有本体10、若干个夹爪20、上冲击环30、中冲击环40、冲击推顶结构50以及工具套70(因前述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夹头结构更包含罩壳80,系由前壳体81、离合环82及后壳体83组成,其中该前壳体81在近开口端缘内壁设置等距的倾斜道811,且在倾斜道811的高低处分别设有凸点812、813;离合环82内设一挡环821,在挡环821设有的凸出块822,在凸出块822的中央凹设有定位槽823,可供以倾斜道811旋配后,与凸点812、813相嵌合,后壳体83固定在本体10的后端上,供以弹性体54顶触,而使下冲击环51与中冲击环40保持啮合,且该后壳体83端面及内面分别等距设有穿孔832与嵌凹槽833。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欲将正常运转模式改变为冲击模式时(请参阅图9和
图10所示),此时便需将前壳体81转动,循倾斜道811由低处转到高处,该离合环82则会经由凸出块822的顶触与弹性体54的作用而向上移动,此时下冲击环51亦同步上升与中冲击环40的嵌齿42相互啮合,此时即与中冲击环40持续发生冲击动作,以使上冲击环30的锥度螺纹面31与夹爪20的螺纹面22,更加紧密锁紧,以消除齿间的间隙,以便使提供钻头90更稳固夹持力以及间歇性重扭力的输出。
至于,该后壳体83的嵌凹槽833中以耐磨材料的嵌入块84嵌入,其中央设有滑槽841,可供以下冲击环51的嵌齿52移动于内,再者在后壳体83与弹性体54之间设一连接套环85,该连接套环85区分套环体851与连接块852,该连接块852供以穿伸于后壳体83之穿孔832,且连接块852上开设一连接槽853,以便顶触卡制于动力源100的固接元件101,而不致使罩壳80在使用中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主要系装设于动力源上,经由该动力源的传动心轴带动可呈正反向转动,该夹头结构包括一后端与该传动心轴(12)连接的本体(10),以及与该本体(10)相联结的若干个夹爪(20),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的前端形成夹持工具的容置空间(141),且其轴方向倾斜设数个导槽(131);该等夹爪(20)的外缘具有螺纹面(22),可在该本体(10)的导槽(131)滑动;还设有一上冲击环(30),其内缘设锥度螺纹面(31),并与该夹爪(20)螺纹面(22)配合而旋套其上,且外缘面凹设若干个插槽(33);一中冲击环(40),其一端设置若干个等间距的卡块(41),以卡固于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中;一冲击推顶结构(50),系区分下冲击环(51)与弹性体(54),该下冲击环(51)系设在该中冲击环(40)相对的动力源本体(100)的一侧,在相对应面分别设有数个嵌齿(52)相互啮合,且在该下冲击环(51)的外缘面设有数个凸块(53);以及一罩壳(60),其含有壳体(61)与底盖(64),该壳体(60)的内缘面相对该下冲击环(51)的凸块(53)处分别设有可令该凸块(53)卡制内移的滑槽(62),另该底盖(64)系藉扣环(65)固定在该本体(10)的后端上,该弹性体(54)顶触该底盖和该下冲击环(51)与中冲击环(40)常态保持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的前端设一工具套(70),该工具套(70)设有固接部(71)及套筒部(73),该固接部(71)的内壁面凸设数条定位楔条(72),该等定位楔条(72)紧迫套入本体(10)的前端,而套筒部(73)的内外缘分别形成一供螺帽拆装的多角槽口(74)与罩壳(60)轴向定位的限位环(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罩壳(60)相对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位置,开设一可供杆形工具(91)插入后卡制在插槽(33)中的插孔(63)。
4.一种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包括一后端与传动心轴(12)连接的本体(10)以及与该本体(10)相联结的若干个夹爪(20),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的前端形成夹持工具容置空间(141),且其轴方向倾斜设数个导槽(131);该等夹爪(20)的外缘具有螺纹面(22),可在该本体(10)的导槽(131)滑动;还设有一上冲击环(30),其内缘设锥度螺纹面(31),并与该夹爪(20)螺纹面(22)配合而旋套其上,且外缘面凹设有若干个插槽(33);一中冲击环(40),其一端设置若干个等间距的卡块(41),以卡固于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中;一冲击推顶结构(50),系区分下冲击环(51)与弹性体(54),该下冲击环(51)系设在该中冲击环(40)相对动力源(100)的一侧,在相对应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嵌齿(52)相互啮合;以及一罩壳(80),其包括前壳体(81)、离合环(82)及后壳体(83),其中该前壳体(81)在其近开口端缘内壁设置等距的倾斜道(811);离合环(82)内设一挡环(821),该挡环(821)内径小于该下冲击环(51)的外径;该后壳体(83)系藉扣环(831)固定在本体(10)的后端上,供弹性体(54)顶触,而使下冲击环(51)与中冲击环(40)保持啮合,且该后壳体(83)的端面及内面分别以等距方式设有穿孔(832)与嵌凹槽(8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自锁式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倾斜道(811)的高低处分别设有凸点(812)、(813),而该挡环(821)二侧设有凸出块(822),在凸出块(822)的中央凹设有定位槽(823),该定位槽(823)与倾斜道(811)旋配后,与凸点(812)、(813)相互嵌合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自锁式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的前端设一工具套(70),该工具套(70)设有固接部(71)及套筒部(73),该固接部(71)的内壁面凸设数条以紧迫套入本体(10)的前端的定位楔条(72),而套筒部(73)内外缘分别形成一供螺帽的拆装的多角槽口(74)与罩壳80轴向定位的限位环(7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自锁式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壳体(81)相对上冲击环(30)的插槽(33)位置,开设一供杆形工具(91)插入后卡制于插槽(33)中的插孔(81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自锁式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83)的嵌凹槽(833)中嵌入耐磨材料的嵌入块(84),其中央设有滑槽(841),该下冲击环(51)的嵌齿(52)在该滑槽(841)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自锁式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83)与弹性体(54)之间设一连接套环(85),该连接套环(85)区分套环体(851)与连接块(852),该连接块(852)供以穿伸于后壳体(83)穿孔(832)外,且连接块(852)上开设一连接槽(853),其顶触卡制于动力源(100)的固接元件(101)。
专利摘要一种冲击自锁式的夹头结构,包含:一本体,其一端与传动心轴连接固定,另一端其轴方向倾斜填置数个外缘具螺纹面的夹爪;一上冲击环,以内缘的锥度螺纹面与夹爪啮合,并配合旋套于本体上连接一中冲击环;一下冲击环,与该中冲击环以嵌齿互相嵌制配合,而下冲击环的后方顶设一弹性体;当动力源启动使用时,该夹爪随动力旋向产生前进或后退的移动,使可夹持或松释夹持工具,再藉由罩壳控制,可调整中冲击环与下冲击环冲击模式,以达到夹爪自动锁紧。
文档编号B23B45/00GK2376354SQ9921560
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0日
发明者杨文镛 申请人: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