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26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压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粉环的压制设备,属于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干电池生产时在其内部加入可以导电的粉环,粉环的密度、水分、质量等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和产品性能,对电池使用寿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粉环在装入电池之前,需要对粉环进行辊压,增加粉环成型时的压力,但是以往的粉环的成型机构不完善,导致粉环不易固定、容易碎,粉体容易溢出,粉环的高度不确定,影响粉环的质量,难以保证粉环的精度,最终影响了电池的组装。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3527932公开了一种粉环辊压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上辊压机构、下辊压机构和压力调节机构,压力调节机构上的压杆压在上辊压机构的上压轮力臂上,调整压力后上压轮力臂通过调节螺钉和螺母固定,将粉环放置在上辊压机构和下辊压机构中间,通过下辊压机构对粉环进行辊压。但是,普通的粉环辊压成型设备工作效率较低,如何提高粉环辊压成型设备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工位,出环流畅便捷,工作效率较高的压环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环机,包括机架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塔,所述转塔的上设有一圈模腔,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机架上的压轮总成;所述压轮总成包括上压轮机构、上冲模、下压轮机构和下冲模,所述上冲模位于模腔的上方,所述上压轮机构位于上冲模的上方,所述下冲模位于模腔的下方,所述下压轮机构位于下冲模的下方。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压轮总成有两个,分为第一压轮总成和第二压轮总成;所述第一压轮总成和第二压轮总成相对于转塔的中心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转塔的两侧。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转塔靠近第一压轮总成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出环口,所述转塔靠近第一压轮总成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出环口。
[0008]为了使得收集压制好的粉环更加方便,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压环机还包括位于转塔一侧的集料装置,所述转塔上设有从第一出环口延伸至集料装置的第一出环轨道和从第二出环口延伸至集料装置的第二出环轨道。
[0009]为了使得出环更加流畅便捷,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第一出环轨道和第二出环轨道并排设置。
[0010]为了使得出环更加流畅便捷,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选是:上述集料装置设于靠近第一出环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出环轨道沿所述转塔的边缘处设置且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出环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出环轨道的内侧。
[0011]上述第一出环轨道和第二出环轨道均由两条平行的钢丝构成。
[0012]上述压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塔进行旋转的减速电机。
[0013]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压环机设有至少两个压轮总成,多个工位可以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压制粉环的速率。压制好的粉环经过出环口,再经过轨道输送到后道工序,出环流畅便捷。该压环机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压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压环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上述附图的标记如下:
机架1,转塔2,模腔21,第一压轮总成3,第一上压轮机构31,第一上冲模32,第一下压轮机构33,第一下冲模34,第二压轮总成4,第一上压轮机构41,第一上冲模42,第一下压轮机构43,第一下冲模44,第一出环口 5,第二出环口 6,第一出环轨道7,第二出环轨道8,集料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压环机包括机架1、转塔2、第一压轮总成3、第二压轮总成4、集料装置9和减速电机。转塔2转动连接在机架I上。转塔2的上设有一圈模腔21。减速电机用于驱动转塔2进行旋转。
[0017]压轮总成有两个,分为第一压轮总成3和第二压轮总成4。第一压轮总成3和第二压轮总成4设于机架I上。第一压轮总成3和第二压轮总成4相对于转塔2的中心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转塔2的两侧。
[0018]第一压轮总成3包括第一上压轮机构31、第一上冲模32、第一下压轮机构33和第一下冲模34。第一上冲模32位于相应模腔21的正上方。第一上压轮机构31位于第一上冲模32的上方。第一下冲模34位于相应模腔21的正下方。第一下压轮机构33位于第一下冲模34的下方。
[0019]第二压轮总成4包括第二上压轮机构41、第二上冲模42、第二下压轮机构43和第二下冲模44。第二上冲模42位于相应模腔21的正上方。第二上压轮机构41位于第二上冲模42的上方。第二下冲模44位于相应模腔21的正下方。第二下压轮机构43位于第二下冲模44的下方。
[0020]转塔2靠近第一压轮总成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出环口 5。转塔2靠近第一压轮总成3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出环口 6。转塔2上设有从第一出环口 5延伸至集料装置9的第一出环轨道7和从第二出环口 6延伸至集料装置9的第二出环轨道8。第一出环轨道7和第二出环轨道8均由两条平行的钢丝构成。集料装置9设于转塔2—侧且靠近第一出环口 5的位置处。第二出环轨道8沿转塔2的边缘处设置且呈半圆形。第一出环轨道7和第二出环轨道8并排设置。第一出环轨道7位于第二出环轨道8的内侧。
[0021]本实施例的压环机,在使用时,转塔2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每次旋转相应的角度,各模腔21依次正对相应的压轮总成3、4。压轮总成3、4工作时,上压轮机构31、41带动上冲模32、42伸入相应模腔21内,下压轮机构33、43带动上冲模34、44伸入相应模腔21内,作用于模腔21内的粉料,将其压制成环,再通过出环口 6、7和出环轨道8、9输送至集料装置9。
[002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压环机,包括机架(I)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I)上的转塔(2),所述转塔(2)的上设有一圈模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机架(I)上的压轮总成;所述压轮总成包括上压轮机构(31、41)、上冲模(32、42)、下压轮机构(33、43)和下冲模(34、44),所述上冲模(32、42)位于模腔(21)的上方,所述上压轮机构(31、41)位于上冲模(32、42)的上方,所述下冲模(34、44)位于模腔(21)的下方,所述下压轮机构(33、43)位于下冲模(34、4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总成有两个,分为第一压轮总成(3)和第二压轮总成(4);所述第一压轮总成(3)和第二压轮总成(4)相对于转塔(2)的中心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转塔(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2)靠近第一压轮总成(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出环口( 5 ),所述转塔(2 )靠近第一压轮总成(3 )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出环口(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转塔(2)—侧的集料装置(9),所述转塔(2)上设有从第一出环口(5)延伸至集料装置(9)的第一出环轨道(7)和从第二出环口(6)延伸至集料装置(9)的第二出环轨道(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环轨道(7)和第二出环轨道(8)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装置(9)设于靠近第一出环口(5)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出环轨道(8)沿所述转塔(2)的边缘处设置且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出环轨道(7)位于所述第二出环轨道(8)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环轨道(7)和第二出环轨道(8)均由两条平行的钢丝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压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塔(2)进行旋转的减速电机。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环机,包括机架和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塔,转塔的上设有一圈模腔,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机架上的压轮总成,压轮总成包括上压轮机构、上冲模、下压轮机构和下冲模,上冲模位于模腔的上方,上压轮机构位于上冲模的上方,下冲模位于模腔的下方,下压轮机构位于下冲模的下方。本发明的压环机具有多个工位,出环流畅便捷,工作效率较高。
【IPC分类】B30B11-02, B30B15-00
【公开号】CN104691005
【申请号】CN201510124659
【发明人】吴国平
【申请人】丹阳琦瑞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