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1916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结构,尤其涉及较长的汽轮机联轴器螺孔铰制的铰刀。
【背景技术】
[0002]在火力电站及核能电站中广泛配套的汽轮机产品的实际应用中个,在同一机组的不同转子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形式,不同转子法兰之间往往通过联轴螺栓传递扭矩,从而最终带动发电机转子实现能量的转换,获得需要的电能。
[0003]螺栓安装需要螺栓孔,螺栓孔一般是利用铰刀进行铰制。铰刀一般是由铰刀的刀头和刀杆两部分构成,由于汽轮机联轴器螺孔的长度较长,因此,在铰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从而使得螺栓孔发生倾斜,影响后面的联轴器螺栓的安装。现在已经公开的专利文件有,中国专利:“加工汽轮机冷凝器管板的铰刀(200820090555X)”,刀杆的一端与刀柄固接,刀杆的另一端与导向柱固接,刀片沿周向均布在刀杆上,刀片的切削锥部分、挤压校正部分和倒锥部分依次连接并制成一体。但是公开的文件还是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刀杆在运行过程中会发颤,从而造成加工不稳定,铰孔会发生偏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对长孔进行加工时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导向,避免铰制过程发生偏斜,加工的螺栓孔稳定性好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较长的汽轮机联轴器螺孔的铰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导致螺栓孔不可用,在铰制过程中铰刀刀杆剧烈颤动,影响螺栓孔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散热性好,方便加工螺孔的铰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铰制过程中散热不足,不方便加工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包括刀体和刀杆,在刀杆上设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分别位于刀体的两侧,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l,刀体的外径为d2,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3,待加工的螺孔直径为d4,d2 ^ d3 ^ d4 ^ dl,铰刀加工螺孔时,前导向部伸入待加工的螺孔内,拉动刀杆,由待加工的螺孔中依次通过前导向部、刀体和后导向部将螺孔加工完毕。在刀体的两侧均设置导向部,将原有的推式铰孔方式变更为拉式铰孔,且有前导向部进行一个轴向的支撑,防止刀杆的颤抖,提高了铰刀工作的稳定性。将直径稍小于带加工螺栓孔的前导向部先深入到孔内,然后拉动铰刀杆,由于前导向部的存在,为铰刀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后导向部的作用是在孔即将铰制完成时,前导向无法起到对铰刀的定位作用,通过后导向部来完成对铰刀的支撑。前、后导向部分布在铰刀的两侧,在加工过程中对铰刀形成两侧的支撑。刚开始加工时时由前导向部进行支撑导向,快结束时是后导向部进行支撑导向,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与螺孔加工前后的孔径进行配合,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加工支撑,不会发生偏移。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可以是与刀杆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利用螺栓将一片一片的片材固定在刀杆上,形成导向部。整个铰刀基本被分为三部分,后导向部、刀体和前导向部,相邻两个部分之间有一个过渡段,方便加工和更换各部分构件,并且也方便散热和排肩。前导向部的长度远远大于刀体和后导向部的长度,因为是采用拉铰的方式,因此,前导向部需要比较长,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导向部的长度大于待加工螺孔的轴向长度。在加工过程中,是由前导向部先深入到待加工孔内,其长度大可以在拉孔时,对这个待加工孔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前导向部的直径是略小于待加工螺孔的,由于在整个加工孔内都有支撑体,拉动铰刀,不会产生偏移而且抖动也会相对较小,提高稳定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导向部与待加工的螺孔为过渡配合,前导向部的朝向联轴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导向弧面的设计能让前导向部更容易的滑入到待加工的螺孔内,同时,也提高了前导向部在螺孔内运动的顺畅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刀杆上设有容肩槽,容肩槽位于刀杆的前导向部一侧。所述的容肩槽均布在前导向部上,容肩槽的一端与前导向部平齐,容肩槽的长度大于前导向部的长度。容肩槽较长,方便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排肩,而且排肩通道比较长,也方便散热。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导向部是由均布在刀杆上的凸起构成。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类似一个十字形,不但可以节省材料,也能在加工时,其凹陷下去的地方,能帮助排除一部分的剩余加工肩,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散热通风空间。后导向部因为是由凸起构成,与加工后的螺栓孔接触面积也变小了,相互运动时降低了摩擦力和散热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导向部的长度与铰刀长度相同,后导向部靠向铰刀一侧设有导入平面。方便将后导向部导入到加工孔内,提高加工的顺畅性。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子的联轴器螺栓连接结构具备下述优点:在刀体的两侧均设置导向部,并且采用拉铰的方式加工螺栓孔,并且利用前导向部作为导向,能有效防止在铰制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螺栓孔的成型精度和成功率;在刀体的两侧都设置导向部,可以在刀体两侧形成平衡的支撑,刚开始铰制时,是通过前导向部进行支撑,铰制过程中,前后导向部同时进行支撑导向,铰制即将完成时,前导向部无法定位了,就通过后导向部进行支撑定位,使得整个铰制过程平稳;前导向部、刀体和后导向部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在前导向部上开设容肩槽,后导向部上也有凹槽,方便排肩和散热。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图1内后导向部的截面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和2所示,一种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包括刀杆7和刀体3,刀体3通过端面键固定在刀杆7上。在刀体3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前导向部4和后导向部1,前、后导向部与刀体3同轴。前导向部4与刀体3之间、刀体3与后导向部I之间都是通过过渡段2相互连接。整个刀杆依次被划分为光杆段6、前导向部4、刀体3和后导向部I三部分。前导向部4的长度大于待加工螺孔9的长度,在前导向部4朝向光杆段6的一侧加工有一个导向弧面10,方便前导向部4插入待加工的螺孔9内,并顺畅在待加工螺孔9内运动。前导向部4的横截面直径dl略小于待加工螺孔9的直径d4。在前导向部4上均布有容肩槽5,容肩槽5的一端与前导向部4的一端平齐,容肩槽5的另一端向光杆段6延伸,容肩槽5的长度大概与前导向部4和光杆段6之和差不多。刀体3的外径d2略大于待加工螺孔9的直径d4,后导向部I的横截面直径为d3略小于刀体3的外径d2。后导向部I朝向刀体3—侧加工有导入平面11,方便后导向部进入加工后的螺孔内,并对刀体进行定位和支撑。后导向部I的横截面呈“十”字形,后导向部是由四个凸起8均布形成的,在相邻两个凸起8之间的凹槽可以提供空气通道,方便散热,同时节省材料,后导向部I与螺孔接触面积小,降低了摩擦力和摩擦产生的热量。
[0019]如图3所示,加工时,先将前导向部4插入待加工螺孔9内,由于前导向部4的长度大于待加工螺孔9的长度,因此可以对刀体3伸入到待加工螺孔9起到一个定位和导向的作用。然后拉动刀杆7,整个刀杆7向铰切方向A运动,前导向部4慢慢移出待加工螺孔9,在前导向部4的导向作用下铰刀开始对螺孔进行加工,由于前导向部4的支撑作用,防止了在铰制过程中发生偏斜,同时拉动刀杆也能有效的壁面长杆颤抖,提高铰制的稳定性。在铰刀铰孔过程中,废料从容肩槽5内排出。不断的拉动刀杆进行螺孔的加工,后导向部也向铰切方向A运动,伸入到已经加工完成的铰孔内。在铰制即将完成时,前导向部4完全脱出螺孔,此时就通过后导向部I对铰刀进行定位和支撑作用,让铰刀能继续直线运动,防止发生偏移。
【主权项】
1.一种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包括刀体和刀杆,其特征在于:在刀杆上设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分别位于刀体的两侧,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l,刀体的外径为d2,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3,待加工的螺孔直径为d4,d2 ^ d3 ^ d4 ^ dl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向部的长度大于待加工螺孔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向部与待加工的螺孔为过渡配合,前导向部的朝向联轴器一端设有导向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上设有容肩槽,容肩槽位于刀杆的前导向部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肩槽均布在前导向部上,容肩槽的一端与前导向部平齐,容肩槽的长度大于前导向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导向部是由均布在刀杆上的凸起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导向部的长度与铰刀长度相同,后导向部靠向铰刀一侧设有导入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结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包括刀体和刀杆,在刀杆上设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分别位于刀体的两侧,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1,刀体的外径为d2,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3,待加工的螺孔直径为d4,d2≧d3≧d4≧d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对长孔进行加工时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导向,避免铰制过程发生偏斜,加工的螺栓孔稳定性好的加工联轴器螺孔的铰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较长的汽轮机联轴器螺孔的铰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导致螺栓孔不可用,在铰制过程中铰刀刀杆剧烈颤动,影响螺栓孔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IPC分类】B23D77-00
【公开号】CN204430443
【申请号】CN201520040730
【发明人】徐文峰, 尹红, 曾小明
【申请人】杭州福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