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轮旋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3565阅读:1357来源:国知局
皮带轮旋压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带轮旋压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带齿皮带轮采用优质高纯度碳钢为原料,通过机械精加工而成,存在的不足如下:
[0003]齿形需逐齿进行切削,加工困难,工艺复杂,工序较多,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时,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且制造成本较高,不适用于进行大批量生产,也难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加工精度高、性能优良的带齿皮带轮产品。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加工精度高的皮带轮旋压模。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带轮旋压模,所述皮带轮旋压模包括下模、与所述下模相匹配设置的上旋模、通过内六角螺钉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浮动模、设置在所述内六角螺钉底部的弹簧、设置在所述浮动模内的下模芯、与所述下模芯连接的内轮、设置在所述内轮一侧的预成形轮、设置在所述内轮另一侧的成形轮;
[0006]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内的下模安装孔、自所述下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下模端体;所述下模端体具有下模端体外侧面;所述下模端体外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5° ;
[0007]所述上旋模包括上旋模本体、设置在所述上旋模本体内的上旋模安装孔、自所述上旋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上旋模端体;所述上旋模端体包括上旋模端体内侧面和上旋模端体底侧面;所述上旋模端体与所述上旋模本体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mm ;所述上旋模端体内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70° ;所述上旋模端体内侧面与所述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_ ;所述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
[0008]所述浮动模包括浮动模本体、设置在所述浮动模本体内的浮动模安装孔、自所述浮动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浮动模端体、设置在所述浮动模端体上的定位槽;所述浮动模端体具有浮动模端体外侧面;所述浮动模端体外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
[0009]所述下模芯包括下模芯本体、设置在所述下模芯本体内的下模芯安装孔;所述下模芯本体两端的圆角半径为2mm ;
[0010]所述内轮包括内轮本体、设置在所述内轮本体两端的齿形突起;所述内轮本体两侧的圆角半径为0.5mm ;所述齿形突起与所述内轮本体之间的圆角半径为3_ ;所述齿形突起两侧之间的夹角为38° ;所述齿形突起端部的圆角半径为0.8mm ;
[0011]所述成形轮包括成形轮本体、设置在所述成形轮本体两侧的齿形模;所述齿形模包括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连接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的一侧面与另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8° ;所述第一突起两端部的圆角半径为2mm ;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圆角半径为1.5mm。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3]加工工艺简单,工序少,制造成本和操作者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轮旋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形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带轮旋压模,参见图1,所述皮带轮旋压模包括下模5、与下模5相匹配设置的上旋模1、通过内六角螺钉7设置在下模5上的浮动模6、设置在内六角螺钉7底部的弹簧8、设置在浮动模6内的下模芯2、与下模芯2连接的内轮3、设置在内轮3 —侧的预成形轮4、设置在内轮3另一侧的成形轮9 ;
[0025]参见图2,下模5包括下模本体51、设置在下模本体51内的下模安装孔52、自下模本体51向两侧延伸的下模端体53 ;下模端体53具有下模端体外侧面531 ;下模端体外侧面531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5° ;
[0026]参见图3,上旋模I包括上旋模本体11、设置在上旋模本体11内的上旋模安装孔12、自上旋模本体11向两侧延伸的上旋模端体13 ;上旋模端体13包括上旋模端体内侧面131和上旋模端体底侧面132 ;上旋模端体13与上旋模本体11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mm ;上旋模端体内侧面131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70° ;上旋模端体内侧面131与上旋模端体底侧面132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_ ;上旋模端体底侧面132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
[0027]参见图4,浮动模6包括浮动模本体61、设置在浮动模本体61内的浮动模安装孔62、自浮动模本体61向两侧延伸的浮动模端体63、设置在浮动模端体63上的定位槽64 ;浮动模端体63具有浮动模端体外侧面631 ;浮动模端体外侧面631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0028]参见图5,下模芯2包括下模芯本体21、设置在下模芯本体21内的下模芯安装孔22 ;下模芯本体21两端的圆角半径为2mm ;
[0029]参见图6,内轮3包括内轮本体31、设置在内轮本体31两端的齿形突起32 ;内轮本体31两侧的圆角半径为0.5mm ;齿形突起32与内轮本体31之间的圆角半径为3_ ;齿形突起32两侧之间的夹角为38° ;齿形突起32端部的圆角半径为0.8mm ;
[0030]参见图7,成形轮9包括成形轮本体91、设置在成形轮本体91两侧的齿形模92 ;齿形模92包括第一突起921、与第一突起921连接的第二突起922 ;第一突起921的一侧面与另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8° ;第一突起921两端部的圆角半径为2_ ;第一突起921与第二突起922之间的圆角半径为1.5_。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2]加工工艺简单,工序少,制造成本和操作者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加工精度高。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皮带轮旋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带轮旋压模包括下模、与所述下模相匹配设置的上旋模、通过内六角螺钉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浮动模、设置在所述内六角螺钉底部的弹簧、设置在所述浮动模内的下模芯、与所述下模芯连接的内轮、设置在所述内轮一侧的预成形轮、设置在所述内轮另一侧的成形轮;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本体、设置在所述下模本体内的下模安装孔、自所述下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下模端体;所述下模端体具有下模端体外侧面;所述下模端体外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5° ; 所述上旋模包括上旋模本体、设置在所述上旋模本体内的上旋模安装孔、自所述上旋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上旋模端体;所述上旋模端体包括上旋模端体内侧面和上旋模端体底侧面;所述上旋模端体与所述上旋模本体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mm ;所述上旋模端体内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70° ;所述上旋模端体内侧面与所述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_ ;所述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 所述浮动模包括浮动模本体、设置在所述浮动模本体内的浮动模安装孔、自所述浮动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浮动模端体、设置在所述浮动模端体上的定位槽;所述浮动模端体具有浮动模端体外侧面;所述浮动模端体外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 ; 所述下模芯包括下模芯本体、设置在所述下模芯本体内的下模芯安装孔;所述下模芯本体两端的圆角半径为2mm ; 所述内轮包括内轮本体、设置在所述内轮本体两端的齿形突起;所述内轮本体两侧的圆角半径为0.5mm ;所述齿形突起与所述内轮本体之间的圆角半径为3_ ;所述齿形突起两侧之间的夹角为38° ;所述齿形突起端部的圆角半径为0.8mm ; 所述成形轮包括成形轮本体、设置在所述成形轮本体两侧的齿形模;所述齿形模包括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连接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的一侧面与另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8° ;所述第一突起两端部的圆角半径为2mm ;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圆角半径为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轮旋压模,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皮带轮旋压模包括下模、与下模相匹配设置的上旋模、通过内六角螺钉设置在下模上的浮动模、设置在内六角螺钉底部的弹簧、设置在浮动模内的下模芯、与下模芯连接的内轮、设置在内轮一侧的预成形轮、设置在内轮另一侧的成形轮;上旋模包括上旋模本体、设置在上旋模本体内的上旋模安装孔、自上旋模本体向两侧延伸的上旋模端体;上旋模端体包括上旋模端体内侧面和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上旋模端体与上旋模本体之间的圆角半径为5mm;上旋模端体内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70°;上旋模端体底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9°。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工序少,制造成本和操作者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加工精度高。
【IPC分类】B21D37/10, B21D22/16
【公开号】CN204685847
【申请号】CN201520397619
【发明人】沈光彦, 罗科涛, 曾祥道, 张双贵, 孙君水
【申请人】湖北罗科汽车旋压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