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4824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金属铝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金属材料的应用中,铝材质的应用仅次于钢材质的应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铝材质的军事工业开始转向民用工业,进而进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重要基础材料,社会需求量迅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0003]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铝型材工业的世界大国,因为从挤压机出来的铝型材是不间断的,需要根据需要通过切割机将其切割成不同长度和型号的铝型材,所以铝型材质的产品都是通过挤压和切割的方式成型的,但在目前从总体上来看铝型材加工设备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现实生产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由于铝型材挤压机和切割机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占地面积较多,并且工厂内的铝型材挤压机和切割机都是分离的,一般一家企业也不只一台挤压或切割设备,所以现有的铝型材挤压或切割设备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且因为大型设备进行工作时,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就比较大,因此,对大型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操作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挤压机、切割机、控制装置和铝型材输送装置,所述挤压机和切割机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挤压机和切割机通过铝型材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挤压机和底座之间设有散热管,且散热管设置在铝型材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散热管的管口处设有散热扇,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挤压机的右侧壁面上,所述挤压机、切割机、铝型材输送装置和散热扇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挤压机由主缸、蝴蝶板、挤杆、导杆、挤压筒和模具装置组成,所述蝴蝶板通过挤杆和导杆与主缸连接,所述挤压筒设置在模具装置上,所述模具装置的出料口与铝型材输送装置连接,所述主缸和模具装置均设置在底座上,且模具装置设置在主缸的左侧。
[0007]优选的,所述切割机由机壳、集成控制电路、液压伸缩臂、切割刀具、压力传感器、切割平台板和出料口,所述集成控制电路设置在机壳外顶部,且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液压伸缩臂设置在机壳内顶部,所述切割刀具设置在液压伸缩臂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切割刀具内,所述切割平台板设置在切割刀具的正下方,且切割平台板与铝型材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切割平台板底部设有出料口。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由无线通讯器、报警器、工作指示灯、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扇前的散热管管口处设有防尘散热网。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由于将挤压机和切割机一体化设置,可通过设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操作或者远程控制操作,极大的简化了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不仅提高了铝型材生产的产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设置的散热管和散热扇能够有效的对挤压后的铝型材进行降温散热,避免铝型材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切割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底座、2挤压机、21主缸、22蝴蝶板、23挤杆、24导杆、25挤压筒、26模具装置、3切割机、31机壳、32集成控制电路、33液压伸缩臂、34切割刀具、35压力传感器、36切割平台板、37出料口、4控制装置、41无线通讯器、42报警器、43工作指示灯、44显示屏、45控制按钮、5铝型材输送装置、6散热管、7散热扇和8防尘散热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挤压机2、切割机3、控制装置4和铝型材输送装置5,所述挤压机2和切割机3均设置在底座I上,所述挤压机2和切割机3通过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挤压机2和底座I之间设有散热管6,且散热管6设置在铝型材输送装置5的右侧,所述散热管6的管口处设有散热扇7,所述散热扇7前的散热管6管口处设有防尘散热网8,设置的散热管6和散热扇7能够有效的对挤压后的铝型材进行降温散热,避免铝型材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切割加工的质量,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挤压机2的右侧壁面上,所述控制装置4由无线通讯器41、报警器42、工作指示灯43、显示屏44和控制按钮45组成,所述挤压机2、切割机3、铝型材输送装置5和散热扇6均与控制装置4电性连接。本装置由于将挤压机2和切割机3 —体化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设置的控制装置4进行控制操作或者远程控制操作,极大的简化了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不仅提高了铝型材生产的产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5]所述挤压机2由主缸21、蝴蝶板22、挤杆23、导杆24、挤压筒25和模具装置26组成,所述蝴蝶板22通过挤杆23和导杆24与主缸21连接,所述挤压筒25设置在模具装置26上,所述模具装置26的出料口与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主缸21和模具装置26均设置在底座I上,且模具装置26设置在主缸21的左侧,通过控制装置4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挤压机2可对铝型材进行挤压成型。
[0016]所述切割机3由机壳31、集成控制电路32、液压伸缩臂33、切割刀具34、压力传感器35、切割平台板36和出料口 37,所述集成控制电路32设置在机壳31外顶部,且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4电性连接,所述液压伸缩臂33设置在机壳31内顶部,所述切割刀具34设置在液压伸缩臂33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35设置在切割刀具34内,所述切割平台板36设置在切割刀具35的正下方,且切割平台板36与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切割平台板36底部设有出料口 37,通过控制装置4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切割机3可对铝型材进行切割加工处理。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挤压机(2)、切割机(3)、控制装置(4)和铝型材输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2)和切割机(3)均设置在底座(I)上,所述挤压机(2)和切割机(3)通过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挤压机(2)和底座(I)之间设有散热管¢),且散热管(6)设置在铝型材输送装置(5)的右侧,所述散热管(6)的管口处设有散热扇(7),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挤压机(2)的右侧壁面上,所述挤压机(2)、切割机(3)、铝型材输送装置(5)和散热扇(6)均与控制装置⑷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2)由主缸(21)、蝴蝶板(22)、挤杆(23)、导杆(24)、挤压筒(25)和模具装置(26)组成,所述蝴蝶板(22)通过挤杆(23)和导杆(24)与主缸(21)连接,所述挤压筒(25)设置在模具装置(26)上,所述模具装置(26)的出料口与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主缸(21)和模具装置(26)均设置在底座(I)上,且模具装置(26)设置在主缸(21)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3)由机壳(31)、集成控制电路(32)、液压伸缩臂(33)、切割刀具(34)、压力传感器(35)、切割平台板(36)和出料口(37),所述集成控制电路(32)设置在机壳(31)外顶部,且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4)电性连接,所述液压伸缩臂(33)设置在机壳(31)内顶部,所述切割刀具(34)设置在液压伸缩臂(33)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35)设置在切割刀具(34)内,所述切割平台板(36)设置在切割刀具(34)的正下方,且切割平台板(36)与铝型材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切割平台板(36)底部设有出料口(3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由无线通讯器(41)、报警器(42)、工作指示灯(43)、显示屏(44)和控制按钮(45)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7)前的散热管(6)管口处设有防尘散热网(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所述挤压机和切割机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挤压机和切割机通过铝型材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挤压机和底座之间设有散热管,且散热管设置在铝型材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散热管的管口处设有散热扇,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挤压机的右侧壁面上,所述挤压机、切割机、铝型材输送装置和散热扇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动化铝型材挤压切割一体化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由于将挤压机和切割机一体化设置,可通过设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操作或者远程控制操作,极大的简化了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不仅提高了铝型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IPC分类】B23P23/04
【公开号】CN204700544
【申请号】CN201520263012
【发明人】杨沂凤, 魏元珍, 胡炜华
【申请人】南昌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