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852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新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机。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扫除机车排障器未清除的滞留在轨道上的小石头等物体,不少机车加装了扫石器。扫石器的结构中包含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主要起着清除轨道上障碍物的作用。为了能够制造处符合安装规范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需要对原料先整体进行折弯处理,以实现工件的基本框架,请参见图1和图2。为了能够准确地将工件折弯,亟待一种成型快,操作便捷的折弯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巧妙,操作便捷,成型稳定,适于推广使用的新型折弯机。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液压站,工作台以及设在工作台两端的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模具底板且模具底板上固接有凸模,所述模具底板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和右凹模,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远离凸模的一侧均设有顶架,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所述顶架相对应。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顶架上设有套管。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顶架设有凹槽且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顶头。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分别通过转轴与轴承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模具底板上。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轴承为滚动轴承或止推轴承。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上端通过连接板连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设有活动压块且所述模具底板上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和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套接在支架上且其正对应活动压块。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活动压块为倒“T”型。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一,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一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液压站,工作台以及设在工作台两端的液压缸,此处设计通过了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和动力源;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模具底板且模具底板上固接有凸模,所述模具底板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和右凹模,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远离凸模的一侧均设有顶架,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所述顶架相对应。此处设计中将折弯机的模具以与动力源相匹配的方式安装在模具底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架上设有套管。方便操作者在将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时,利用人工用铁管穿进手动套管内,然后操纵左凹模和右凹模同时合拢。为了便于顶架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所述顶架设有凹槽且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顶头。
[0016]进一步地,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设有活动压块且所述模具底板上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和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套接在支架上且其正对应活动压块。此处设计压紧装置是为了当操作者将工件放入模具内时,用此压紧装置与活动压块的配合来将工件压紧,以避免在人工操纵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时,会出现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有不同步的情况进而造成工件在折弯过程中过多地偏向任何一方的后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不意图(初始状态);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0020]图4是图2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液压站;2、工作台;3、液压缸;3_1、顶头;4、模具底板;5、凸模;6、左凹模;7、右凹模;8、顶架;8-1、套管;8-2、凹槽;9、活动压块;10、轴承;11、连接板;12、压紧装置;12-1、支架;12-2、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液压站1,工作台2以及设在工作台2两端的液压缸3,此处设计通过了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和动力源,液压站分别与设在工作台2两端的液压缸3相连接,以提供动力源。
[0025]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模具底板4且模具底板4上固接有凸模5,所述模具底板4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凸模5相匹配的左凹模6和右凹模7,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远离凸模5的一侧均设有顶架8,所述液压缸3分别与所述顶架8相对应。此处设计中将折弯机的模具以与动力源相匹配的方式安装在模具底板上。
[0026]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顶架8上设有套管8-1 ο方便操作者在将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时,利用人工用铁管穿进手动套管内,然后操纵左凹模和右凹模同时合拢。为了便于顶架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配合,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顶架8设有凹槽8-2且所述液压缸3活塞杆上设有与凹槽8-2相匹配的顶头3-1。此处提供了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主要可以起到自动找中和自动定心的作用。
[0027]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分别通过转轴与轴承10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模具底板4上。这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轴承10为滚动轴承或止推轴承。这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方式。
[0029]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上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此处是分别为了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上的轴承10提供支撑。
[003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之间设有活动压块9且所述模具底板4上设有压紧装置12,所述压紧装置12包括支架12-1和偏心轮12-2,所述偏心轮12-2套接在支架12-1上且其正对应活动压块9。此处设计压紧装置是为了当操作者将工件放入模具内时,用此压紧装置与活动压块的配合来将工件压紧,以避免在人工操纵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时,会出现左凹模和右凹模合拢有不同步的情况进而造成工件在折弯过程中过多地偏向任何一方的后果。
[0031]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活动压块9为倒“T”型。此处的设计既便于将所述活动压块放置在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之间,同时,又方便利用其下端来增大了其与凸模上端的接触面积。
[0032]工作过程如下:
[0033]1.最初,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均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然后将工件加热后,将工件放置凸模顶部与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的位置,注意:调整工件两边的长度。
[0034]2.然后,将偏心轮压下,通过活动压块9将工件与凸模顶部压实。
[0035]3.之后,操作者可以用铁管穿进套管内然后操作左凹模和右凹模同时合拢。
[0036]4.起动液压站,设在工作台2两端的液压缸3油缸同时工作,液压站的活塞杆会顶在顶架上,保压1-2分钟左右,工件即成形,如图3所示。
[0037]5.将液压站泄压,操作者可以用铁管穿进套管8-1内将左凹模与右凹模分别打开至初始状态,之后取出工件即可。
[00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I),工作台(2)以及设在工作台(2)两端的液压缸(3),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模具底板(4)且模具底板(4)上固接有凸模(5),所述模具底板(4)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凸模(5)相匹配的左凹模(6)和右凹模(7),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远离凸模(5)的一侧均设有顶架(8),所述液压缸(3)分别与所述顶架⑶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8)上设有套管(8-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8)设有凹槽(8-2)且所述液压缸(3)活塞杆上设有与凹槽(8-2)相匹配的顶头(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分别通过转轴与轴承(10)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模具底板(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0)为滚动轴承或止推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上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模(6)和右凹模(7)之间设有活动压块(9)且所述模具底板(4)上设有压紧装置(12),所述压紧装置(12)包括支架(12-1)和偏心轮(12-2),所述偏心轮(12-2)套接在支架(12_1)上且其正对应活动压块(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块(9)为倒“T”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液压站,工作台以及设在工作台两端的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模具底板且模具底板上固接有凸模,所述模具底板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和右凹模,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远离凸模的一侧均设有顶架,所述液压缸分别与所述顶架相对应。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巧妙,操作便捷,成型稳定,适于推广使用。
【IPC分类】B21D5/06
【公开号】CN204817589
【申请号】CN201520416499
【发明人】宋宝玖, 王天宇
【申请人】天津市飞奥达风能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