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838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材质的助力器后壳体无法满足轻量化的需求,鉴于此,利用镁铝合金加工助力器后壳体则可满足助力器后壳体轻量化的要求。
[0003]助力器后壳体的结构参见图2-3,后壳体结构X,其包括后壳体颈部X1、与后壳体颈部相邻且环形布置的第一平面X2、与第一平面相邻且环形布置的第一倾斜部X3、与第一倾斜部相邻且周向布置的第二倾斜部X4、与第二倾斜部相邻的后壳体外圆X5,该后壳体外圆下边缘周向布置有交替布置打大裙边、小裙边,大裙边形状大体上呈梯形,小裙边形状大体上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后壳体颈部的顶部平面设置有颈部孔,所述第一平面设置有两个平面开孔,所述后壳体外圆包括外圆上环形部分X50、外圆下环形部分X51以及介于外圆上、下环形部分之间的后壳体外圆台阶状结构X52。
[0004]该助力器后壳体在加工的第九道工序时,需要将助力器后壳体颈部、第一平面、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后壳体外圆成型(后壳体的裙边初步成型但未进行翻折)的半成品进一步成型大小裙边以及对裙边进行翻折裙边,如何设计出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是本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其包括:
[0008]上模板(900)、下模板(901),所述下模板下部安装有压机板(902),所述压机板上安装有模脚(903),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限制上模板合入深度的模架外导柱(920,921),所述模架外导柱均设置有导柱垫脚(904,905),所述上模板下部设置有上模垫板(906),所述上模垫板下部设置有上小导套固定板(907),所述上小导套固定板(907)靠近边缘处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凹模垫板(908),所述上凹模垫板(908)内侧且位于上小导套固定板(907)下方设置有上小导柱固定板(909),所述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下部设置有与后壳体外形匹配的上压料板(910),所述上压料板(910)外部设置有将后壳体裙边进行翻边的上翻边凸模(911),所述下模板之上设置有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上设置有与上翻边凸模配合的下模翻边凸模(914),所述下模翻边凸模(914)上设置有与上压料板(910)配合的下小导套固定板(913)、下模退料板(912)、第二下凸模(918)、设于第二下凸模之上的第一下凸模(917),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外边缘设置有下翻边拖料板(916),所述上模板与上压料板(910)之间设置有上模压料弹簧(922),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上压料板(910)的上模限位螺钉(923),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且安装于上压料板小导套(925)的上压料板小导柱(924),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下模退料板(912)且安装于下退料板小导套(927)的下退料板小导柱(926),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与下模退料板(912)之间设置有下退料板弹簧(928),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下模退料板(912)进行限位的下退料板限位螺钉(929),所述下模板与下翻边拖料板(916)之间设置有下拖料板弹簧(930)、下拖料板限位螺钉(931)。
[0009]进一步,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下限位机构(919)。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a为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2]图1b为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中上模具平面图。
[0013]图1c为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中下模具平面图。
[0014]图2为【背景技术】中助力器后壳体立体图。
[0015]图3为【背景技术】中助力器后壳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1a-1c所示,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其包括:上模板900、下模板901,所述下模板下部安装有压机板902,所述压机板上安装有模脚903,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限制上模板合入深度的模架外导柱920、模架外导柱921,模架外导柱设置有导柱垫脚904、导柱垫脚905,所述上模板下部设置有上模垫板906,所述上模垫板下部设置有上小导套固定板907,所述上小导套固定板907靠近边缘处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凹模垫板908,所述上凹模垫板908内侧且位于上小导套固定板907下方设置有上小导柱固定板909,所述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下部设置有与后壳体外形匹配的上压料板910,所述上压料板910外部设置有将后壳体裙边进行翻边的上翻边凸模911,所述下模板之上设置有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上设置有与上翻边凸模配合的下模翻边凸模914,所述下模翻边凸模914上设置有与上压料板910配合的下小导套固定板913、下模退料板912、第二下凸模918、设于第二下凸模之上的第一下凸模917,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外边缘设置有下翻边拖料板916,所述上模板与上压料板910之间设置有上模压料弹簧922,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上压料板910的上模限位螺钉923,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且安装于上压料板小导套925的上压料板小导柱924,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下模退料板912且安装于下退料板小导套927的下退料板小导柱926,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与下模退料板912之间设置有下退料板弹簧928,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下模退料板912进行限位的下退料板限位螺钉929,所述下模板与下翻边拖料板916之间设置有下拖料板弹簧930、下拖料板限位螺钉931。
[0018]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下限位机构919,该上下限位机构为设置于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限位块,该限位块包括安装于上模板下表面的上限位块、安装于下模板上表面且与上限位块配合的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分别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安装,当上限位块、下限位块相互抵触,则上模板、下模板则无法超出预设值而进一步移动。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板(900)、下模板(901),所述下模板下部安装有压机板(902),所述压机板上安装有模脚(903),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限制上模板合入深度的模架外导柱(920,921),所述模架外导柱均设置有导柱垫脚(904,905),所述上模板下部设置有上模垫板(906 ),所述上模垫板下部设置有上小导套固定板(907 ),所述上小导套固定板(907 )靠近边缘处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凹模垫板(908),所述上凹模垫板(908)内侧且位于上小导套固定板(907)下方设置有上小导柱固定板(909),所述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下部设置有与后壳体外形匹配的上压料板(910),所述上压料板(910)外部设置有将后壳体裙边进行翻边的上翻边凸模(911),所述下模板之上设置有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上设置有与上翻边凸模配合的下模翻边凸模(914 ),所述下模翻边凸模(914 )上设置有与上压料板(910)配合的下小导套固定板(913)、下模退料板(912)、第二下凸模(918)、设于第二下凸模之上的第一下凸模(917),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外边缘设置有下翻边拖料板(916),所述上模板与上压料板(910)之间设置有上模压料弹簧(922),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上压料板(910)的上模限位螺钉(923),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上小导柱固定板(909)且安装于上压料板小导套(925)的上压料板小导柱(924),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延伸至下模退料板(912)且安装于下退料板小导套(927)的下退料板小导柱(926),所述下模翻边凸模垫板(915)与下模退料板(912)之间设置有下退料板弹簧(928),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下模退料板(912)进行限位的下退料板限位螺钉(929),所述下模板与下翻边拖料板(916)之间设置有下拖料板弹簧(930)、下拖料板限位螺钉(9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上下限位机构(9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助力器后壳体裙边翻折的模具,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垫板下部设置有上小导套固定板,上小导套固定板靠近边缘处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凹模垫板,上凹模垫板内侧且位于上小导套固定板下方设置有上小导柱固定板,上小导柱固定板下部设置有上压料板,上压料板外部设置有上翻边凸模,下模板之上设置有下模翻边凸模垫板,下模翻边凸模垫板上设置有与上翻边凸模配合的下模翻边凸模,下模翻边凸模上设置有与上压料板配合的下小导套固定板、下模退料板、第二下凸模、设于第二下凸模之上的第一下凸模,下模翻边凸模垫板外边缘设置有下翻边拖料板,上模板设置有上压料板小导柱,下模板设置有下退料板小导柱。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较高。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4867078
【申请号】CN201520526722
【发明人】王文钢, 徐佳时, 顾国华, 毛英杰
【申请人】上海尚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