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6608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板乳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乳机是生产带钢板一种成型设备。乳机辊缝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带钢板的几何尺寸和乳制精度,因此要想获得精度较高的带钢板,乳制过程中不断调整乳机辊缝是很有必要的。现有技术中,对于乳机辊缝的控制一般是通过PLC等控制器根据乳辊的下压力对辊缝进行直接调整,调整后的乳制参数在整个乳制过程中直到出料均为恒定的。等到出料后,再对乳制的带钢板的几何尺寸进行测试,往往精度较低。此时,再根据已经乳制完成的带钢板的尺寸对乳机辊缝进行反馈调整。上述的现有调整方式,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带钢板而言,即使经过反复调整,精度也很难达到要求。
[0003]综上可见,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乳机辊缝的自动反馈及控制,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带钢板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乳机辊缝自动控制下,得到的带钢板精度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乳辊组和第二乳辊组,所述第一乳辊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辊和第一下辊,所述第二乳辊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
[0007]所述第一上辊和第一下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辊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下压控制端;所述第一下辊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水平移动控制端;所述下压控制端和水平移动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8]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内均设置有液压膨胀机构,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轴向压力控制机构,所述液压膨胀机构和轴向压力控制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第三乳辊组,所述第三乳辊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三上辊和第三下辊,所述第三上辊和第三下辊交叉设置,所述第三上辊和第三下辊的两端均设置有旋转控制端,旋转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在两个相邻的乳辊组之间以及第一乳辊组和第三乳辊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侧壁的轴向剖面边线为W形的曲线。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下压控制端包括第一液压缸、三角形支撑架和第二液压缸;所述三角支撑架与所述第一上辊的轴向方向水平设置,所述三角形支撑架的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上辊的两端;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橡胶套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架的底边和第一液压缸之间,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控制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橡胶套在所述第一上辊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橡胶套的表面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斜面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斜面朝向同侧倾斜设置,在乳制开始前,所述斜面与三角形支撑架的夹角为12°,所述第一液压缸与三角形支撑架的夹角为7°。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水平移动控制端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通过套筒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辊的两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弹簧体,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液压膨胀机构内包括与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的轴向平行设置的弹性金属顶板、弹性金属底板和液压栗,所述液压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弹性金属顶板和弹性金属底板之间设置有首尾连接的横向支撑杆,在相邻两个横向支撑杆的连接点处设置有纵向支撑杆,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两端通过第二橡胶套分别与所述弹性金属顶板和弹性金属底板相连,所述弹性金属顶板和弹性金属底板之间的空隙通过所述液压栗充满液压油。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轴向压力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上辊和第二下辊的轴向平行设置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分别通过两个连杆与弹性金属顶板和弹性金属底板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7]优选的,在上述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旋转控制端包括第五液压缸,第五液压缸通过齿轮箱分别连接至第三上辊和第三下辊;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一个主动齿和若干个直径不同的被动齿,所述主动齿择一地与所述被动齿啮合,所述主动齿与第五液压缸连接,被动齿分别与第三上辊和第三下辊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现有乳制过程的改进,通过乳辊组进行联动调整,实现了带钢板的高精度乳制。乳制时,带钢板首先经过第一辊组,通过带钢板对水平移动控制端的反作用力产生乳制厚度的反馈信号,并将此反馈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处,在控制器中经过与预设的参数比较,得出控制下压控制端的加压结构对带钢板厚度方向上的的调整指令,即乳机辊缝的控制指令。下压控制端与水平控制端配合以执行此控制指令,使得经过第一组乳辊的带钢板的几何尺寸接近要求的尺寸,这是提高精度的第一步。接下来带钢板经过第二辊组,轴向压力控制机构和液压膨胀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因此上述的控制指令也可以同时发送至轴向压力控制机构和液压膨胀机构处,液压膨胀机构在轴向压力控制机构的配合下,调整自身的膨胀力在第二辊组内释放的均匀性,使得第二辊组之间的带钢板的乳制压力受到更精确的控制,这是提高精度的第二步。
[0019]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的上述结构下,相比现有的控制系统,可以提尚钢板的乳制精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控制端的结构图;
[0023]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移动控制端的结构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膨胀机构的结构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向压力控制机构的结构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旋转控制端的结构图。
[0028]其中:1、第一上辊;2、第一下辊;3、第二上辊;4、第二下辊;5、第三上辊;6、第三下辊;7、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9、水平移动控制端;10、液压膨胀机构;11、轴向压力控制机构;12、旋转控制端;13、第一液压缸;14、第一橡胶套;15、三角形支撑架;16、第二液压缸;17、凸缘;18、斜面;19、第三液压缸;20、套筒;21、弹簧体;22、弹性金属顶板;23、弹性金属底板;24、横向支撑杆;25、第四液压缸;26、连杆;27、第五液压缸;28、齿轮箱;29、主动齿;30、被动齿;31、弯折形弹片;32、橡胶块;33、下压控制端;34、第二橡胶套;35、纵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乳机辊缝自动控制下,得到的带钢板精度较差的问题。
[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乳机辊缝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第一乳辊组和第二乳辊组,所述第一乳辊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辊1和第一下辊2,所述第二乳辊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上辊3和第二下辊4,还包括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