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645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冲压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折弯后上部窄于下部的产品,该产品的结构如图I所示,产品I中形成两折弯部11,上部的宽度小于下部的宽度。对于这种产品的加工,传统的冲压模具中的公模便会因为上部窄于下部而难以进入到母模中,而使得冲压模具无法完成这种产品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完成上部窄于下部的产品的折弯加工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包括上模座组件和下模座组件,其还包括:
[0006]冲头,其固定连接于上模座组件上,冲头的自由端形成成型端;
[0007]下模板,其固定连接于下模座组件上,下模板内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折弯块,折弯块呈L形,且其折弯处转动连接于下模板内;
[0008]复位机构,其固定连接折弯块的底部,形成对折弯块的复位。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板中安装对称的L形且可转动的折弯块,在开模时,折弯块初始打开状态下,其所形成的型腔呈上宽下窄的形状,这样冲头的成型端就可以进入到该型腔内,当成型端接触型腔内的底部时,折弯块受到压力而开始转动,直至形成折弯所需要的上窄下宽的形状,这样产品的折弯作业就得以完成了,开模后,折弯块再通过复位机构的作业实现复位,即转动到初始位置。
[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型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可以完成折弯后上窄下宽的产品的冲压作业,使得这类特殊产品的冲压作业可以实现。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复位机构包括:
[0013]连接部,其顶部穿过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折弯块;
[0014]第一板体,其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底部;
[0015]第二板体,其设置于第一板体的下方;
[0016]螺丝,其穿过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而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组件上;
[0017]弹簧,其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并套设于螺丝的螺杆部上。
[0018]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的稳定且高效的复位。
[0019]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杆体,其分别穿过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两折弯块。
[002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转动更佳的驱动作用。
[0021]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两折弯块之间设有间隙。
[002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产生硬接触。
[0023]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折弯块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缺口。
[0024]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与下模座组件产生硬接触。
【附图说明】
[0025]图I为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广品加工折弯部的不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闭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I.产品11.折弯部2.上模座组件21.上模座22.上垫板23.上夹板24.冲头241.成型端3.下模座组件31.下模座32.下垫板33.下模板34.折弯块341.间隙342.缺口 4.复位机构41.连接部411.杆体42.第一板体43.第二板体44.螺丝4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0]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上模座组件2和下模座组件3,该上模座组件2具体可以包括上模座21、上垫板22和上夹板23,下模座组件3可以包括下模座31和下垫板32,此处仅列出一些常见的情况,其他模具中也可以存在变化,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该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还包括:冲头24,其固定连接于上模座组件2上,冲头24的自由端形成成型端241 ;下模板33,其固定连接于下模座组件3上,下模板33内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折弯块34,折弯块34呈L形,且其折弯处转动连接于下模板33内;复位机构4,其固定连接折弯块34的底部,形成对折弯块34的复位。
[0031]通过在下模板中安装对称的L形且可转动的折弯块,在开模时,折弯块初始打开状态下,其所形成的型腔呈上宽下窄的形状,这样冲头的成型端就可以进入到该型腔内,当成型端接触型腔内的底部时,折弯块受到压力而开始转动,直至形成折弯所需要的上窄下宽的形状,这样产品的折弯作业就得以完成了,开模后,折弯块再通过复位机构的作业实现复位,即转动到初始位置。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型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可以完成折弯后上窄下宽的产品的冲压作业,使得这类特殊产品的冲压作业可以实现。
[003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复位机构4包括:连接部41,其顶部穿过下模座组件3并固定连接折弯块34 ;第一板体42,其固定连接连接部41的底部;第二板体43,其设置于第一板体42的下方;螺丝44,其穿过第二板体43和第一板体42而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组件3上;弹簧45,其位于第一板体42和第二板体43之间并套设于螺丝44的螺杆部上。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的稳定且高效的复位。
[0033]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连接部4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杆体411,其分别穿过下模座组件3并固定连接两折弯块34。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对折弯块转动更佳的驱动作用。
[0034]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两折弯块34之间设有间隙341。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产生硬接触。
[0035]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折弯块34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缺口 342。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避免折弯块向内转动后与下模座组件产生硬接触。
[00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包括上模座组件和下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冲头,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座组件上,所述冲头的自由端形成成型端; 下模板,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座组件上,所述下模板内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折弯块,所述折弯块呈L形,且其折弯处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板内; 复位机构,其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块的底部,形成对折弯块的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 连接部,其顶部穿过所述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块; 第一板体,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底部; 第二板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 螺丝,其穿过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而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组件上; 弹簧,其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并套设于所述螺丝的螺杆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杆体,其分别穿过所述下模座组件并固定连接所述两折弯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折弯块之间设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块的底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块旋转式成型模结构,包括上模座组件和下模座组件,其还包括:冲头,其固定连接于上模座组件上,冲头的自由端形成成型端;下模板,其固定连接于下模座组件上,下模板内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折弯块,折弯块呈L形,且其折弯处转动连接于下模板内;复位机构,其固定连接折弯块的底部,形成对折弯块的复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型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可以完成折弯后上窄下宽的产品的冲压作业,使得这类特殊产品的冲压作业可以实现。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5147049
【申请号】CN201520838600
【发明人】赖维, 李决
【申请人】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