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管组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58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拉筋管组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组对机器,尤其是一种拉筋管组对机。
【背景技术】
[0002]海工模块建设中会用到大量的拉筋管,由于拉筋管在模块中主要起斜支撑作用,所以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管径略有不同。目前拉筋管的管身与带孔节点板之间的组对依然是人工测量组对,这种做法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组对精度也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拉筋管组对机,它克服了传统拉筋管组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组对精度差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拉筋管组对机,包括水平台、固定工作台、组对模板、垫粧、移动工作台、液压升降箱和可升降支撑,所述固定工作台和液压升降箱与水平台固接,所述水平台与移动工作台滑动连接,水平台下设有与其接触连接的垫粧,所述两个组对模板分别与固定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固接,所述可升降支撑穿过水平台上的槽口与液压升降箱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由杠杆手柄、可升降支撑、小缸体、小活塞、第一单向阀、油箱、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二单向阀、大缸体、大活塞、截止阀和第三油管组成,杠杆手柄通过连杆与小缸体内的小活塞连接,第一油管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小缸体和第二油管连接,第二油管通过第二单向阀与两个大缸体和第三油管连接,所述第三油管通向油箱的末端设有截止阀,可升降支撑与大缸体内的大活塞固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垫粧的底面与液压升降箱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不同管径的拉筋管的批量组对,不仅提高了构件组对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组对精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0]图4: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0011]图5: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升降箱内部原理示意图;
[0012]图6:拉筋管节与组对模板配合位置图;
[0013]图7:需组对带孔节点板与与组对模板配合位置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1.水平台,2.固定工作台,3.组对模板,4.垫粧,5.移动工作台,6.液压升降箱,7.杠杆手柄,8.可升降支撑,9.小缸体,10.小活塞,11.第一单向阀,12.油箱,13.第一油管,14.第二油管,15.第二单向阀,16.大缸体,17.大活塞,18.截止阀,19.第三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筋管组对机,包括水平台1、固定工作台2、组对模板3、垫粧4、移动工作台5、液压升降箱6和可升降支撑8,所述固定工作台2和液压升降箱6与水平台I固接,所述水平台I与移动工作台5滑动连接,水平台I下设有与其接触连接的垫粧4,两个所述组对模板3分别与固定工作台2和移动工作台5固接,所述可升降支撑8穿过水平台I上的槽口与液压升降箱6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6由杠杆手柄7、可升降支撑8、小缸体9、小活塞10、第一单向阀11、油箱12、第一油管13、第二油管14、第二单向阀15、大缸体16、大活塞17、截止阀18和第三油管19组成,杠杆手柄7通过连杆与小缸体9内的小活塞10连接,第一油管13通过第一单向阀11与小缸体和第二油管14连接,第二油管14通过第二单向阀15与两个大缸体16和第三油管19连接,所述第三油管19通向油箱12的末端设有截止阀18,可升降支撑8与大缸体16内的大活塞17固接。
[0018]优选的,所述垫粧4的底面与液压升降箱6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9]其工作过程是:将拉筋管节放置于可升降支撑8上,通过提起杠杆手柄7使小活塞10向上移动,小活塞10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11打开,通过第一油管13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杠杆手柄7,小活塞10下移,小活塞10下端油腔压力升高,单向阀11关闭,单向阀15打开,油液经第二油管14进入两个大缸体16的下腔,迫使两个大活塞17同时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可升降支撑8也同时向上移动。再次提起杠杆手柄7吸油时,单向阀15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可升降支撑8不会自行下落。当打开截止阀18,大缸体16下腔的油液通过第三油管19和截止阀18流回油箱12,可升降支撑8向下移动。调节好拉筋管节的高度以后,水平移动拉筋管节使其与固定工作台2上的组对模板3配合好,然后使调节移动工作台5的位置,使移动工作台5上的组对模板3也与拉筋管节配合好,然后取要组对的带孔节点板,使其与组对模板3上的孔重合,所以只要组对模板3的精度控制好,能保证了整体的构件组对精度。
[0020]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拉筋管组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台(I)、固定工作台(2)、组对模板(3)、垫粧(4)、移动工作台(5)、液压升降箱(6)和可升降支撑(8),所述固定工作台(2)和液压升降箱(6 )与水平台(I)固接,所述水平台(I)与移动工作台(5 )滑动连接,水平台(I)下设有与其接触连接的垫粧(4),两个所述组对模板(3)分别与固定工作台(2)和移动工作台(5)固接,所述可升降支撑(8)穿过水平台(I)上的槽口与液压升降箱(6)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箱(6)由杠杆手柄(7)、可升降支撑(8)、小缸体(9)、小活塞(10)、第一单向阀(11)、油箱(12)、第一油管(13)、第二油管(14)、第二单向阀(15)、大缸体(16)、大活塞(17)、截止阀(18)和第三油管(19)组成,杠杆手柄(7)通过连杆与小缸体(9)内的小活塞(10)连接,第一油管(13)通过第一单向阀(11)与小缸体和第二油管(14)连接,第二油管(14)通过第二单向阀(15)与两个大缸体(16)和第三油管(19)连接,所述第三油管(19)通向油箱(12)的末端设有截止阀(18),可升降支撑(8)与大缸体(16)内的大活塞(17)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管组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粧(4)的底面与液压升降箱(6)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组对机器,尤其是一种拉筋管组对机。其包括水平台、固定工作台、组对模板、垫桩、移动工作台、液压升降箱和可升降支撑,所述固定工作台和液压升降箱与水平台固接,所述水平台与移动工作台滑动连接,水平台下设有与其接触连接的垫桩,两个所述组对模板分别与固定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固接,所述可升降支撑穿过水平台上的槽口与液压升降箱连接。它克服了传统拉筋管组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组对精度差的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IPC分类】B23P19/10
【公开号】CN205237497
【申请号】CN201521091017
【发明人】祝京路, 黄劲, 冀承明
【申请人】祝京路, 黄劲, 冀承明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