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7393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0002]余热锅炉的模块集箱小管接头与螺旋翅片管的对接大多采用氩弧焊接,为减少管子对接时的内壁错边,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对接坡口一般采用U形坡口(如附图1所示)。现有加工这种U形坡口的方法是,先在车床上加工好内坡口 50,然后由带有导柱30的刀杆10及固定于导柱30上方的刀片20组成的组合刀具(如附图2所示)在车床上加工外坡口 40及钝边60。这种组合刀具在加工外坡口40及钝边60时,由于导柱30与小管接头内壁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导致导柱30定位不精准,组合刀具与小管接头存在不同心、造成钝边60加工尺寸超差、小管接头内壁刮伤等缺陷,因此一种适用于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形坡口的组合刀具成为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导柱定位不精准造成组合刀具与小管接头不同心、钝边加工尺寸超差、小管接头内壁刮伤等缺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与小管接头同心度好、定位精准、钝边尺寸误差较小、不会刮伤管子内壁的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杆,对称固定于刀杆的下端部中心处的内孔刀,固定于下端部位于内孔刀外侧上方的外坡口刀及位于外坡口刀对侧的端面刀,内孔刀刀刃朝外,端面刀刀刃向下与内孔刀的刀刃上端平齐,端面刀刀刃的一端位于内孔刀刀刃上端的内侧,外坡口刀刀刃与内孔刀刀刃的径向距离与U型坡口的钝边壁厚相当,外坡口刀刀刃低于端面刀刀刃且其高度差与U型坡口的外坡口高度相当。
[0005]作为优选,下端部为具有一下端面及一沿下端面中心向下延伸的凸柱的圆柱体,凸柱两侧对称位置各具有一与内孔刀刀身匹配的下固定槽,内孔刀嵌入下固定槽内与刀杆固定连接且内孔刀的刀刃外露于凸柱之外,下端面上靠近内孔刀的位置各分布有一与端面刀和外坡口刀的刀身相匹配的上固定槽,上固定槽由下端面延伸至下端面上方,端面刀和外坡口刀分别嵌入相对端的上固定槽内与刀杆固定连接且端面刀和外坡口刀的刀刃外露于下端面下方。
[0006]作为优选,下端部两侧各有一对垂直于下端面且相交于下端部中心轴附近的立面,同侧的立面在下端部侧部共同界定出一位于凸柱顶面至下端面上方之间的扇形缺口,扇形缺口内至少有一立面与对侧扇形缺口内的立面平行,下固定槽与上固定槽分别分布在相互平行的立面上,内孔刀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固定槽,端面刀和外坡口刀通过螺钉固定于上固定槽,内孔刀、端面刀及外坡口刀的刀刃均朝向扇形缺口。
[0007]作为优选,扇形缺口的圆心角为90°。
[0008]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孔刀与外坡口刀和端面刀组合于刀杆下端部,在坡口加工过程中,由内孔刀在加工内坡口的同时完成刀具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同心度高、定位精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刀具与小管接头不同心、定位不准造成钝边尺寸超差的技术问题。
[0010]二、本实用新型由内孔刀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导柱,消除了刀具与小管接头内壁间的间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管接头内壁易刮伤的技术问题;
[0011 ]三、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对U形坡口的加工可通过一次加工完成,与现有技术的二次加工相比,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0012]四、本实用新型的刀杆下端部为一带有扇形缺口的圆柱状整体,刀具安装于扇形缺口内,使本使用新型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好,切削加工时刀具的稳定性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小管接头U形坡口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现有技术组合刀具的示意图;
[00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
[0016]附图4是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180°后的示意图;
[0017]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上固定槽及下固定槽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实施例1:如附图3、附图4及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杆I,对称固定于刀杆I的下端部2中心处的内孔刀5,固定于下端部2位于内孔刀5外侧上方的外坡口刀4及位于外坡口刀4对侧的端面刀3,内孔刀5刀刃朝外,端面刀3刀刃向下且与内孔刀5的刀刃上端平齐,端面刀3刀刃的一端位于内孔刀5刀刃上端的内侧,外坡口刀4刀刃与内孔刀5刀刃的径向距离与U型坡口的钝边60壁厚相当,外坡口刀4刀刃低于端面刀3刀刃且其高度差与U型坡口的外坡口 40高度相当。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下端部2为具有一下端面21及一沿下端面21中心向下延伸的凸柱22的圆柱体,下端部2两侧各有一对垂直于下端面21且相交于下端部2中心轴附近的立面27,同侧的立面27相互垂直且在下端部2侧部共同界定出一位于凸柱22顶面至下端面21上方之间的扇形缺口 23,扇形缺口 23的圆心角为90°,与内孔刀5刀身匹配的下固定槽26及分别与端面刀3和外坡口刀4的刀身相匹配的上固定槽25分别分布在位于两侧扇形缺口 23内相互平行的立面27上,下固定槽26分布在立面27上位于凸柱22两侧的对称位置,内孔刀5嵌入下固定槽26通过螺钉6与刀杆I固定连接,内孔刀5的刀刃外露于凸柱22侧壁之外且朝向扇形缺口 23内侧,上固定槽25分别分布在相对侧的立面27上与下端面21相交的位置,端面刀3和外坡口刀4分别嵌入相对侧的上固定槽26内通过螺钉6与刀杆I固定连接,端面刀3和外坡口刀4的刀刃外露于下端面21下方且朝向扇形缺口 23内侧。
[0021]本实用新型在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时,刀杆I上端装入钻床主轴由主轴转动带动本实用新型转动,内孔刀5实现自定位并首先加工集箱小管接头的内坡口 50,内坡口 50加工到一定深度时外坡口刀4进行外坡口 40的加工,外坡口 40加工到设定深度时端面刀3对钝边60的上端面进行加工,钝边60上端面加工完成后退刀,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加工完成。
[0022]当然,上述附图和实施例仅为了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作出等效或等同调整与变化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I),对称固定于所述刀杆(I)的下端部(2)中心处的内孔刀(5),固定于所述下端部(2)位于所述内孔刀(5)外侧上方的外坡口刀(4)及位于所述外坡口刀(4)对侧的端面刀(3),所述内孔刀(5)刀刃朝外,所述端面刀(3)刀刃向下且与所述内孔刀(5)的刀刃上端平齐,所述端面刀(3)刀刃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孔刀(5)刀刃上端的内侧,所述外坡口刀(4)刀刃与所述内孔刀(5)刀刃的径向距离与U型坡口的钝边(60)壁厚相当,所述外坡口刀(4)刀刃低于所述端面刀(3)刀刃且其高度差与U型坡口的外坡口(40)高度相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2)为具有一下端面(21)及一沿所述下端面(21)中心向下延伸的凸柱(22)的圆柱体,所述凸柱(22)两侧对称位置各具有一与所述内孔刀(5)刀身匹配的下固定槽(26),所述内孔刀(5)嵌入所述下固定槽(26)内与所述刀杆(I)固定连接且所述内孔刀(5)的刀刃外露于所述凸柱(22)之外,所述下端面(21)上靠近所述内孔刀(5)的位置各分布有一与所述端面刀(3)和所述外坡口刀(4)的刀身相匹配的上固定槽(25),所述上固定槽(25)由所述下端面(21)延伸至所述下端面(21)上方,所述端面刀(3)和所述外坡口刀(4)分别嵌入相对端的所述上固定槽(25)内与所述刀杆(I)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面刀(3)和所述外坡口刀(4)的刀刃外露于所述下端面(2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2)两侧各有一对垂直于所述下端面(21)且相交于所述下端部(2)中心轴附近的立面(27),同侧的所述立面(27)在所述下端部(2)侧部共同界定出一位于所述凸柱(22)顶面至所述下端面(21)上方之间的扇形缺口(23),所述扇形缺口(23)内至少有一所述立面(27)与对侧所述扇形缺口(23)内的所述立面(27)平行,所述下固定槽(26)与所述上固定槽(25)分别分布在相互平行的所述立面(27)上,所述内孔刀(5)通过螺钉(6)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槽(26),所述端面刀(3)和所述外坡口刀(4)通过螺钉(6)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槽(25),所述内孔刀(5)、所述端面刀(3)及所述外坡口刀(4)的刀刃均朝向所述扇形缺口(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缺口( 23)的圆心角为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床上加工集箱小管接头U型坡口的组合刀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杆,对称固定于刀杆下端部的内孔刀,固定于下端部位于内孔刀外侧上方的外坡口刀及位于外坡口刀对侧的端面刀,端面刀与内孔刀上端平齐且刀刃一端位于内孔刀上端内侧,外坡口刀与内孔刀的刀刃径向距离与U型坡口的钝边壁厚相当,外坡口刀低于端面刀且刀刃间的高度差与U型坡口的外坡口高度相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杆下端部对称设置并位于外坡口刀和端面刀下方的内孔刀,由内孔刀实现自定位,在进行小管接头U形坡口加工时内坡口加工与外坡口及钝边加工同步进行,因此具有与小管接头同心度好、定位精准、钝边尺寸误差较小、不会刮伤管子内壁的优点。
【IPC分类】B23B51/08
【公开号】CN205309403
【申请号】CN201521011547
【发明人】向俊平, 强宏理, 俞宁峰, 胡文进
【申请人】东方菱日锅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