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下料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352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管材下料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下料设备,包括管材承托架,管材承托架的一侧设置有管材输送装置和管材切割装置,管材切割装置悬设于待切割管材的待切割端的上方,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包括动滑块、带动动滑块沿管材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设置在动滑块上且对管材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一夹持机械手。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管材的均等切割、定长切割或首尾切割,自动化程度高,下料速度快,容易控制。
【专利说明】
管材下料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材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下料设备在自动化生产线作业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下料设备直接影响自动化生产线工作节拍。管材下料设备是对长的管材进行切割的设备,现有的管材下料设备,针对管材在切断中的工作流程,都是通过在机架的前端预先设置好需要的长度位置处设置一个挡块,再通过人工把管材的一端顶住挡块完成一段的切断。如果需要切断不同长度的管材,就需要重新手工设置挡块的位置,这种人工调节定长并通过手工送料切割的生产方式效率特别低,而且人工设定、手工送料的定长方式存在较大的偏差,精确度比较低。
[0003]申请号为201510648462.9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管材切割机,其包括机架和控制单元,机架上间隔设置有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切割装置,进料装置内设有进料滚轮组件,每组进料滚轮组件包括转动进料滚轮和夹持进料滚轮,两组进料滚轮组件之间设有定位检测板,定位检测板一侧设置有第一位置感应器,出料装置内并排设置有出料滚轮组件,出料滚轮组件包括转动出料滚轮和夹持出料滚轮,出料壳体上设置有第二位置感应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刀具和驱动电机,切割刀具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第一刀具感应器和第二刀具感应器。该切割机虽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控制单元,并通过多个位置传感器检测,实现管材的切割,但是其结构复杂,控制繁琐,且控制过程中的编程也比较麻烦,制作成本较高。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管材下料设备,该设备下料稳定,效率较高。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管材下料设备,包括管材承托架,管材承托架的一侧设置有管材输送装置和管材切割装置,管材切割装置悬设于待切割管材的待切割端的上方,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包括动滑块、带动动滑块沿管材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设置在动滑块上且对管材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一夹持机械手。
[0008]所述动滑块每动作一次,其动作行程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等,动滑块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并进行管材输送时,第一夹持机械手夹紧管材,动滑块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且无需带动管材移动时,第一夹持机械手放开对管材的夹持。
[0009]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钳,每个第一移动钳均配置有一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移动钳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动滑块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管材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动滑块的两侧,各第一移动钳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一导向槽移动。
[0010]所述驱动部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动滑块的一侧相连,第二气缸设置在管材承托架上,且动滑块及第二气缸均位于管材的下方。
[0011]所述管材切割装置包括圆锯机,圆锯机包括圆锯座、圆锯以及带动圆锯沿管材径向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圆锯设置在圆锯座上。
[0012]所述管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包括定滑块和设置在定滑块上且对管材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二夹持机械手,定滑块设置在管材待切割端与动滑块之间。
[0013]所述第二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钳,每个第二移动钳均配置有一个第三气缸,两个第二移动钳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定滑块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管材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三气缸分别设置在定滑块的两侧,各第二移动钳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槽移动,管材切割时,两个第二移动钳对向移动形成对管材的夹持,管材移动时,两个第二移动钳向背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放开对管材的夹持。
[0014]所述管材下料设备还包括落料装置,落料装置包括落料工作臂,落料工作臂的一端通过连杆与动滑块的底端相铰接,落料工作臂的中部与管材承托架或定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落料工作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落料托手,落料托手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未切割管材的底部所在的平面相平齐或低于未切割管材的底部所在的平面。
[0015]所述落料托手呈半圆管状,落料托手的横断面的半径大于管材的半径,落料托手的长度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当。
[0016]所述落料托手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从落料托手上落下的落料的料台。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控制动滑块的动作行程,进而控制管材的进给行程,从而实现了对管材切割长度的控制,可实现均等切割、定长切割或首尾切割,自动化程度高,容易控制。
[0019]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送料动作和落料动作的联动,切割下来的管材通过落料工作臂落至料台,方便了后续管材加工的取料,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0]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下料稳定可靠,下料速度快,效率高,将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料设备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会使管材的加工工序更加紧凑,加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从一侧看过去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另一侧看过去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管材承托架2、管材3、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31、动滑块32、第二气缸33、第一移动钳34、第一气缸35、第一导向槽4、管材切割装置41、圆锯42、圆锯座5、落料装置51、落料托手52、落料工作臂53、第一定位块54、转轴55、连杆56、第二定位块6、料台61、承接管7、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71、定滑块72、第二移动钳73、第三气缸74、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管材下料设备,包括管材承托架1,管材承托架I的一侧设置有管材输送装置和管材切割装置4:
[0028]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3,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3包括动滑块31、带动动滑块31沿管材2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设置在动滑块31上且对管材2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一夹持机械手;所述动滑块31每动作一次,其动作行程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等,动滑块31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并对管材2输送时,第一夹持机械手夹紧管材2,动滑块31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且无需带动管材2移动时,第一夹持机械手放开对管材2的夹持;所述驱动部为第二气缸32,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与动滑块31的一侧相连,第二气缸32设置在管材承托架I上,且动滑块31及第二气缸32均位于管材2的下方,通过设置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的行程可控制动滑块31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对管材2切割长度的控制;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钳33,每个第一移动钳33均配置有一个第一气缸34,两个第一移动钳33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2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动滑块3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5,第一导向槽35的长度方向与管材2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一气缸34分别设置在动滑块31的两侧,各第一移动钳33在第一气缸34的驱动下沿第一导向槽35移动。
[0029]所述管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7,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7包括定滑块71和设置在定滑块71上且对管材2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二夹持机械手,定滑块71设置在管材待切割端与动滑块31之间;所述第二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钳72,每个第二移动钳72均配置有一个第三气缸73,两个第二移动钳72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2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定滑块71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74,第二导向槽74的长度方向与管材2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三气缸73分别设置在定滑块71的两侧,各第二移动钳72在第三气缸73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槽74移动,管材2切割时,两个第二移动钳72对向移动形成对管材2的夹持,管材2移动时,两个第二移动钳72向背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放开对管材2的夹持。
[0030]所述定滑块71与动滑块31与管材承托架I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针对不同直径的管材2,可用不同规格的第一、第二移动钳进行夹持。
[0031]所述管材切割装置4悬设于待切割管材的待切割端的上方,管材切割装置包括圆锯机,圆锯机包括圆锯座42、圆锯41以及带动圆锯41沿管材径向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圆锯41设置在圆锯座42上。
[0032]所述管材下料设备还包括落料装置5,落料装置5包括落料工作臂52,定滑块7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3,动滑块3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56,落料工作臂52的一端通过连杆55与第二定位块56相铰接,落料工作臂52的中部通过转轴54与第一定位块53转动连接,落料工作臂52的另一端设置有落料托手51,落料托手51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未切割管材2的底部所在的平面相平齐或低于未切割管材的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落料托手51呈半圆管状,落料托手51的横断面的半径略大于管材2的半径,落料托手51的长度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当,落料托手51上设置有摩擦纹路。
[0033]所述落料托手5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从落料托手51上落下的落料的料台6,料台6顶端设置有承接管61,承接管61的内径大于管材2的外径,或者承接管61的外径小于管材2的内径,以方便切下来的管材2能顺利落入承接管61内或套置在承接管61上,以方便后续的取料工序。
[0034]利用本实用新型切割管材的具体过程大致为:第一移动钳33张开,动滑块31在第二气缸32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与所需要切割的管材2的长度相等的距离,第一移动钳33夹紧管材2,定滑块71上的第二移动钳72张开,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动滑块31在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向前运送管材2,完成管材2的一次送料动作;然后,圆锯机在下降的过程中启动圆锯,完成对管材2的切割,切割好的管材正好落入落料托手51中,切割完成后圆锯机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圆锯机停车,切割过程中第二移动钳72夹紧管材2,避免了管材2的移动,保证了切割精度;切割完成后,第一移动钳33张开,动滑块31再次在第二气缸32活塞杆的带动下向后移动,由于动滑块31底端通过连杆55与落料工作臂52相连,动滑块31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落料工作臂52动作,进而带动落料托手51绕转轴54转动,落料托手5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切下来的管材移动,当落料托手51转动到一定的位置上时,管材与落料托手51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克服管材的重力,管材滑落,并顺利落入料台6上的承接管61内,完成一次下料工序。
[0035]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承托架,管材承托架的一侧设置有管材输送装置和管材切割装置,管材切割装置悬设于待切割管材的待切割端的上方,管材输送装置包括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可伸缩式夹持送料机构包括动滑块、带动动滑块沿管材轴向移动的驱动部以及设置在动滑块上且对管材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一夹持机械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块每动作一次,其动作行程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等,动滑块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并进行管材输送时,第一夹持机械手夹紧管材,动滑块在驱动部的带动下移动且无需带动管材移动时,第一夹持机械手放开对管材的夹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钳,每个第一移动钳均配置有一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移动钳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动滑块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管材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动滑块的两侧,各第一移动钳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一导向槽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动滑块的一侧相连,第二气缸设置在管材承托架上,且动滑块及第二气缸均位于管材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切割装置包括圆锯机,圆锯机包括圆锯座、圆锯以及带动圆锯沿管材径向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圆锯设置在圆锯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固定式管材夹持机构包括定滑块和设置在定滑块上且对管材进行夹紧、放开的第二夹持机械手,定滑块设置在管材待切割端与动滑块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械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钳,每个第二移动钳均配置有一个第三气缸,两个第二移动钳配合形成用于对管材实施夹持的夹持间隙,定滑块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管材的轴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三气缸分别设置在定滑块的两侧,各第二移动钳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二导向槽移动,管材切割时,两个第二移动钳对向移动形成对管材的夹持,管材移动时,两个第二移动钳向背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放开对管材的夹持。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下料设备还包括落料装置,落料装置包括落料工作臂,落料工作臂的一端通过连杆与动滑块的底端相铰接,落料工作臂的中部与管材承托架或定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落料工作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落料托手,落料托手的底部所在的平面与未切割管材的底部所在的平面相平齐或低于未切割管材的底部所在的平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托手呈半圆管状,落料托手的横断面的半径大于管材的半径,落料托手的长度与所需切割的每节管材的长度相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托手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从落料托手上落下的落料的料台。
【文档编号】B23D45/12GK205496689SQ20162015150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王智伟, 刘毅, 王吉岱, 王峰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