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2864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电机外壳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外壳冲孔模,为解决传统的电机外壳冲孔工艺中单道次仅能冲制单面孔的技术限制、冲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施力件、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用于轴向放置电机外壳的工位区、滑动连接于基座且受所述施力件直接作用力或间接作用力而产生径向位移并以此向所述工位区移动的凸模、以及设置在工位区内与凸模配合的凹模;且所述凸模环绕工位区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在模具中的改进,实现了单道次内解决筒状外壳的全部冲孔需求,生产加工效率倍数增长。
【专利说明】
电机外壳冲孔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加工用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冲孔模。
【背景技术】
[0002]启动电机的外壳在加工过程中须要在外壳的两端加工出若干个用于与端盖连接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结构见说明书附图6。
[0003]在2014年07月02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36804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机保护器外壳冲孔模具,其特征是:该模具由下模架、下垫板、凹模、凸模、脱料板、胶皮、固定板、上垫板、上模架、脱料螺钉、模柄组装而成,下模架、下垫板、凹模的出料口对正,用两个螺栓和两个销钉对角匹配连接固定;凸模与固定板垂直;固定板、上垫板、上模架用两个螺栓连接固定。上模、下模合模凹模和凸模间隙均匀,用两个匹配的销钉对角连接固定,胶皮和脱料板,用四个脱料螺钉锁紧固定。
[0004]如上述专利所示,传统的冲孔模具将凸模、凹模分别置于上模、下模中,凸模的运动受上模限制仅为单一方向,即使增加凸模与凹模的组数,在一次冲孔过程中也只能加工出电机外壳上处于同一侧面的安装孔。而限于电机外壳普遍呈立体筒状设置,其安装孔均匀分布在各个侧面,导致单次冲孔工序中无法实现全部安装孔的冲裁,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孔效率高的电机外壳冲孔用模具。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外壳冲孔模,其中:包括施力件、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用于轴向放置电机外壳的工位区、滑动连接于基座且受所述施力件直接作用力或间接作用力而产生径向位移并以此向所述工位区移动的凸模、以及设置在工位区内与凸模配合的凹模;且所述凸模环绕工位区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传统冲孔模具中上模、下模以及凸模和凹模分别置于上模、下模中这三个固定概念。将凸模从上模中分离出来,转而将工位区和凸模一起设置在基座中,并且将凸模环绕工位区设置,通过施力件作用令凸模产生位移实现冲孔。使得凸模的位移方向不被传统上模的移动方向所限制。同一基座内各个凸模的位移方向根据加工需要分别设置,实现在单次冲孔加工中筒状电机外壳周向上各个侧面全部安装孔的冲制。显著提高了电机外壳的冲孔效率。另外,在本文中所涉及的轴向、径向均以工位区为基准。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中还设置有在施力件对凸模的直接作用力或间接作用力消除后使凸模退出凹模的复位弹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复位弹簧保持在凸模冲裁一次后及时回行复位。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模呈径向设置,基座中具有轴向设置并与基座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的底部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保持滑块在开模后的顶出弹簧,所述滑块与凸模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在合模时,滑块受施力件力作用产生轴向位移并通过所述楔形面推动凸模产生径向位移。[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时,本文中的合模指施力件和基座从分离状态合拢直至施力件、基座相贴合的过程,施力件移动并推动滑块产生轴向位移,并利用楔形面将滑块轴向位移转化为凸模的径向位移,使凸模顺利地向凹模移动进而冲裁位于凸模与凹模之间的电机外壳;开模时,本文中的开模指施力件和基座从合模状态分开的过程,施力件上行,滑块脱离施力件的压力并由顶出弹簧顶出,凸模则由复位弹簧带动退出凹模复位。利用上述原理使施力件在一次施力动作过程中间接对凸模施力,实现全部凸模的冲裁,极大地提高了电机外壳的冲孔效率。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模朝向工位区倾斜设置,且在合模时凸模与施力件直接接触而产生位移。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件直接对凸模施加作用力,利用倾斜设置使得凸模具有同时具有轴向和径向位移,实现对电机外壳的冲孔加工。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模远离工位区的一端延伸出基座外。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施力件对凸模施加作用力。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朝向工位区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导套,所述凸模滑动连接在该导套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套安装凸模,将基座的结构分体化,在更换凸模时,直接拆出导套进行更换,方便凸模的安装、更换、维修。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施力件位于基座的正上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座与施力件的使用与常规的模具相同,降低了本电机外壳冲孔模对于适用环境、条件的要求。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位区内设置有一与电机外壳的内侧壁贴合并具有中空腔室的模座,所述凹模设置在该模座上,且凹模与中空腔室联通。
[0021 ]通用米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模冲裁电机外壳时,电机外壳受凸模冲击后会产生向电机外壳里侧变形的趋势,而模座抵触在电机外壳的内侧壁,有效阻止电机外壳向内弯曲、变形,保证在电机外壳冲孔时表面不会产生形变。且凸模冲裁电机外壳后,将电机外壳上的废料裁断分离,并由凸模的端部带至凹模底部,进一步的由凹模底部掉落至模座内的中空腔室暂存。避免废料堆积在凹模底部,导致电机外壳在冲孔时出现垫伤。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下端向外侧凸起有用于供电机外壳抵触的凸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外壳在加工过程中套接在模座上,且受重力影响具有下落的运动趋势,通过凸沿支撑电机外壳,避免电机外壳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向下位置导致出现加工误差。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底部还设置有与中空腔室联通的落料通道。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中空腔室中的废料继续由落料通道排出下模,使冲孔过程中废料自动脱离下模。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外壳冲孔模不仅分离出了凸模与施力件,实现单次多方向安装孔的冲制。而且相比与传统的单侧冲孔,在环绕电机外壳进行冲孔的情况下,电机外壳上各个侧面整体、同时受凸模力作用,使得电机外壳在被加工时会更加紧密的固定在模座上,有效避免电机外壳在加工时因受力不均而产生位移,有效提高了电机外壳安装孔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实施例1中电机外壳冲孔模的正视图;
[0028]图2是实施例1中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实施例1中模具开模后的截面示意图;
[0030]图4是实施例1中模具合模后的截面示意;
[0031 ]图5是实施例2中模具开模后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6是电机外壳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基座;11、竖直槽;13、滑块;131、上楔形面;14、顶出弹簧;15、凸台;16、落料通道;2、施力件;21、凸柱;3、工位区;4、模座;41、中空腔室;42、凹模;43、凸沿;5、电机外壳;6、导套;61、水平槽;7、凸模;71、冲头;72、下楔形面;8、复位弹簧;9、电机外壳;9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实施例1: 一种电机外壳冲孔模,参见说明书附图1,包括安装在冲床工位台上方的施力件2以及安装在冲床工位台台面的基座I。
[0036]如说明书附图2和6所示,在基座I中心位置具有中空的工位区3。在加工时,电机外壳9沿轴向放置在该工位区3中。在工位区3内固定一模座4,模座4的外形尺寸与待加工的电机外壳9适配,模座4呈圆筒状,其内部具有中空腔室41,在加工时,电机外壳9套接在该模座4上且两者保持紧贴。模座4上端、下端的周向上分别设置六个用于加工出电机外壳9上安装孔91的凹模42,凹模42与中空腔室41联通,模座4下端向外侧沿边凸起一凸沿43,电机外壳9套在模座4上后,其下端抵触在该凸沿43上,避免电机外壳9在模座4上下滑,起固定作用。
[0037]参见说明书附2、3和4,在基座I的内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一导套6,导套6的部、下部分别沿周向设置六个水平槽61,凸模7穿设在该水平槽61中。水平槽61与凸模7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构成了用于放置复位弹簧8的腔室。复位弹簧8朝向模座4的一端与导套6抵触,远离模座4的一端与凸模7抵触。凸模7朝向模座4的一端为冲头71,该冲头71与凹模42配合用于冲孔,凸模7远离模座4的一端设置一下楔形面72。
[0038]需知导套6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凸模7的安装、拆卸,亦可取消导套6,将水平槽61直接设置在基座I上,而复位弹簧8则改为设置在基座I与凸模7之间也可以实施本技术方案。
[0039]基座I中环位置沿周向开设六个容纳滑块13的竖直槽11,滑块13放置在该竖直槽11中,滑块13底部与竖直槽11的底部之间放置一顶出弹簧14。在滑块13朝向模座4的一面设置有与凸模7上的下楔形面72配合的上楔形面131,从而使凸模7呈垂直角度插在滑块13上。滑块13的上端具有凸出基座I上端面的凸台15,而施力件2的下端面则凸起有凸柱21,凸柱21的外形尺寸略小于凸台15。
[0040]本实施例1中模具的动作过程为:
[0041 ]在合模动作中,施力件2由冲床带动下行,施力件2逐渐靠近基座I直至凸柱21抵触按压凸台15,进而使滑块13压缩顶出弹簧14,令顶出弹簧14积蓄弹性势能;在滑块13下行的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上楔形面72、下楔形面131推挤凸模7,使凸模7压缩复位弹簧8并向凹模42动作,进而冲制出电机外壳9上的安装孔91,而电机外壳9上被冲裁出的废料则经由凹模42落入模座4的中空腔室41中,在基座I的中间底部具有与中空腔室41联通的落料通道16,废料经该落料通道16从模具中排出。
[0042]在开模动作中,施力件2由冲床带起上行,滑块13由顶出弹簧14抬起,凸模7由复位弹簧8推出,冲头71退出凹模42。
[0043]传统的冲孔工艺中,均是将凸模7竖直设置在施力件2上,凹模42分布在基座I,通过上基座I的合模、开模引导凸模7与凹模42的咬合,在冲制电机外壳9上的安装孔91时,需将电机外壳9横向放置,每次冲裁单一侧面上的安装孔91。与之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冲孔工序中,仅需一次冲床行程即可加工出电机外壳9周向上分布的全部安装孔91,极大的缩短了电机外壳9的冲孔加工周期。
[0044]实施例二:参见说明书附图5,包括基座I,设置在基座I正上方的施力件2,基座I中心位置设置有工位区3,工位区3内轴向固定一个模座4。模座4下方具有水平的凸沿43。冲孔时,待加工的电机外壳套9在模座4,且电机外壳9的下端抵触在凸沿43上。
[0045]基座I上设置有朝向工位区3倾斜的滑槽,凸模7滑动连接在该滑槽中。凹模42以与凸模7相同的倾斜角度设置在模座4上,且凸模7与凹模42正对。凸模7与滑槽具有一间隙,复位弹簧8置于该间隙内,且套在凸模7外侧。凸模7上端延伸在基座I外。合模时,施力件2直接挤压凸模7,使凸模7朝向凹模移动进行冲孔。
[0046]相比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本方案中利用倾斜设置的凸模7使施力件2在合模时直接对凸模7施力,省去了如滑块13、顶出弹簧14等结构,模具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在冲制过程中,凸模7对电机外壳9不仅具有径向的冲击,同时也带有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凸模7在冲孔的同时还保持下压电机外壳9,进一步将电机外壳9牢牢固定在模座4上,避免电机外壳9因凸模7冲击而产生向上的位移,有效提高了电机外壳9的加工精度。
[004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件(2)、基座(1)、设置在基座(I)上用于轴向放置电机外壳(9)的工位区(3)、滑动连接于基座(I)且受所述施力件(2)直接作用力或间接作用力而产生径向位移并以此向所述工位区(3)移动的凸模(7)、以及设置在工位区(3)内与凸模(7)配合的凹模(42);且所述凸模(7)环绕工位区(3)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中还设置有在施力件(2)对凸模(7)的直接作用力或间接作用力消除后使凸模(7)退出凹模(42)的复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7)呈径向设置,基座(I)中具有轴向设置并与基座(I)滑动连接的滑块(13),滑块(13)的底部与基座(I)之间还设置有保持滑块(13)在开模后的顶出弹簧(14),所述滑块(13)与凸模(7)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在合模时,滑块(13)受施力件(2)力作用产生轴向位移并通过所述楔形面推动凸模(7)产生径向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7)朝向工位区(3)倾斜设置,且在合模时凸模(7)与施力件(2)直接接触而产生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7)远离工位区(3)的一端延伸出基座(I)外。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朝向工位区(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导套(6),所述凸模(7)滑动连接在该导套(6)内。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施力件(2)位于基座(I)的正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区(3)内设置有一与电机外壳(9)的内侧壁贴合并具有中空腔室(41)的模座(4),所述凹模(42)设置在该模座(4)上,且凹模(42)与中空腔室(41)联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⑷下端向外侧凸起有用于供电机外壳(9)抵触的凸沿。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冲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底部还设置有与中空腔室(41)联通的落料通道(16)。
【文档编号】B21D28/32GK205599754SQ201620330764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9日
【发明人】张作权
【申请人】瑞安市作权冲压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