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7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高频淬火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热处理行业对淬火处理的加热装置研究较多,有很多成熟的装备产品,而对冷却装置的研究较少,多为企业自制,质量高低不齐。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自制的简陋装置无法满足多样化、高精度的产品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主要表现为介质无搅拌或搅拌不均勻,冷却速度不可控,介质温度不可调整等,使工模具处理后的变形大、硬度不均勻、甚至开裂报废,所以开发一种合适好用的冷却装置是每个热处理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该装置可以探测金属产品(工模具)的实际冷却状态来进行变频调节,实时调整冷速,实现均勻冷却以减小工模具变形、开裂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包括保温层、外壳、内胆及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覆于外壳表面,并在外壳顶部设盖板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盛装有冷却介质,密封空间四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连接至控制部分;搅拌器置于密封空间内,其通过驱动电机与控制部分连接。根据以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变频器和微电脑控制器组成。根据以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内胆。根据以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部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工件的均勻冷却,效果实用,处理后的产品品质稳定,一次成功率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2、本实用新型主要功能全部由微电脑控制完成,操作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巧妙,一机多用,适合于多种产品冷却之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保温层1、外壳2、内胆3及盖板9形成的冷却部分及由温度传感器、变频器和微电脑控制器组成的控制部分10。所述保温层1包覆于外壳2 表面形成圆筒形的冷却部分,所述保温层1包覆于外壳2表面,并在外壳2顶部设盖板9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盛装有冷却介质4,所述冷却介质可根据待冷却工件的温度范围进行更换,并通过控制部分10预先设定。密封空间四周设有加热器5,加热器5连接至控制部分10。盖板9上设有孔,搅拌器7穿过该孔置于密封空间内,并通过驱动电机6与控制部分 10连接。温度传感器8穿过盖板9置于密封空间内,其上端连接至控制部分10。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内胆3,内胆3起到引导冷却介质4流向的作用,可以根据工模具的形状人工调节,以实现均勻的目的,且内胆3为可移动设计,可根据不同产品灵活自由调节,实现一机多用。生产准备时,先打开加热器5,设定好所需温度,给冷却介质4加热。到达指定温度后,加热器5自动断电,可以开始生产。加热过程中,驱动电机6带动搅拌器作用,使冷却介质4温度混合均勻。当高温的金属产品(工模具)放入本装置内胆3中以后,驱动电机6 启动,开始搅拌冷却介质4,同时温度传感器8实时监控产品温度并传送至控制部分10,控制部分10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分析后,根据温度的波动微调驱动电机6转速,实现可控冷却。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包括保温层、外壳、内胆及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 (1)包覆于外壳(2)表面,并在外壳(2)顶部设盖板(9)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盛装有冷却介质G),密封空间四周设有加热器(5),加热器(5)连接至控制部分(10);搅拌器(7) 置于密封空间内,其通过驱动电机(6)与控制部分(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10)由温度传感器、变频器和微电脑控制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内胆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工模具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连接至控制部分(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高频淬火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工模具冷却机构,其包括保温层、外壳、内胆及控制部分,所述保温层包覆于外壳表面,并在外壳顶部设盖板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盛装有冷却介质,密封空间四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连接至控制部分;搅拌器置于密封空间内,其通过驱动电机与控制部分连接;所述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变频器和微电脑控制器组成。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内胆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部分。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工件的均匀冷却,操作工程由微电脑控制完成,操作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处理后的产品品质稳定,一次成功率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21D1/62GK201990701SQ2011200317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金浩星 申请人:深圳市和胜金属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