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88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可以方便的实现不同浓度淬火液的转换。
背景技术
汽车钢板弹簧压淬生产线传统采用油淬,但是对于厚度较厚、低淬透性的一些板簧难以保证淬硬层,同时油淬会导致工作条件差,环境污染大。随着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成熟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淬火液,特别是大规格的60Si2Mn板簧应用最为广泛。随着对淬火液冷却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很多板簧热处理企业开始采用淬火液生产 50CrV、SUP9等较好淬透性的产品,但是开裂的风险很大,淬火液浓度需严格控制。考虑到不同材质的板簧需要不同的浓度,目前60Si2Mn板簧多控制在7-10%,而 50CrV、SUP9等材质的板簧浓度需控制在12%以上。为了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板簧,需频繁调整的淬火液浓度,给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不同浓度淬火液的转换的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它包括能够储存两种以上浓度淬火液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与淬火生产线的淬火槽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淬火槽的出液口与储液槽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槽的出液口与储液罐的进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高于淬火槽的进液口 ;所述淬火槽的出液口高于或等于储液槽的进液口,这样可以使淬火液自动流出。本实用新型中,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储液槽与储液罐之间设有第二管泵,因为储液槽的出液口低于储液罐的进液口,所以要通过泵来将淬火液抽出;同时为了将淬火槽内的淬火液全部转移到储液槽内,所述的淬火槽与储液槽之间设有第一管泵。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可轻松实现不同浓度淬火液的转换,大大减少了多品种淬火液转换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换液系统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包括储液罐1和储液槽3。所述储液罐1能够储存两种浓度的淬火液,储液罐1的出液口高度高于淬火生产线的淬火槽2的进液口高度,储液罐1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放液阀4与淬火槽2的进液口连接,储液罐 1内的淬火液自动流入淬火槽2。淬火槽2的出液口分别通过第二放液阀5、第一管泵6与储液槽3的进液口连接,储液槽3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泵7与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接;且淬火槽2的出液口高于储液槽3的进液口,也可与储液槽3的进液口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以使淬火液自动流入储液槽3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根据板簧淬火生产线的需要,将储液罐1内其中一种浓度的淬火液通过第一放液阀4流入淬火槽2中,对板簧进行淬火;需要更换淬火液时,关闭第一放液阀4,打开第二放液阀5,使淬火槽2内的淬火液流入储液槽3,不能流入的淬火液通过第一管泵6抽入储液槽3,储液槽3中一般不存储淬火液,淬火槽2中淬火液完全转移到储液槽3中后,通过第二管泵7将储液槽3中的淬火液抽入储液罐1进行存储,储液槽3清空后,再打开第一放液阀 4,使储液罐中1中另一种浓度的淬火液流入淬火槽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够储存两种以上浓度淬火液的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的出液口与淬火生产线的淬火槽O)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淬火槽O)的出液口与储液槽(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槽(3)的出液口与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 的出液口高于淬火槽O)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O)的出液口高于或等于储液槽(3)的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槽 (3)与储液罐(1)之间设有第二管泵(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槽 (2)与储液槽(3)之间设有第一管泵(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它包括能够储存淬火液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与淬火生产线的淬火槽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淬火槽的出液口与储液槽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槽的出液口与储液罐的进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淬火生产线换液系统可轻松实现不同浓度淬火液的转换,大大减少了多品种淬火液的转换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换液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C21D1/56GK202187032SQ20112018768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林天泉, 聂晓霖 申请人:南京科润工业介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