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969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配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制造业,均采取CNC计算机数控机床生产制造。但是CNC生产面临成本高,耗时长,良率低等问题,单个手机外壳的CNC加工时间达4600秒,单片成本为102元,良品率仅为85%。

手机制造业对手机外壳的产品质量进行分类,如下:A+类产品—没有任何瑕疵的精品;A类产品—能满足客户要求;B类产品—需要和客户讨论,是否能够接受;C类产品—存在外观和结构上的不足,但是不影响组装,需要返工;D类产品—此类产品无法返工,直接报废。

现阶段手机外壳开始采用压铸的方案,有以下两种方式:

1、铝镁合金:

该生产方式为了增加压铸时的流动性,铝镁合金原料中均含有Si元素,同时为了方便脱模,会在模具表面涂上一层Si油(喷一层脱模剂),这样就会导致产品在进行阳极化处理的时候发黑,达不到预期的外观效果,只能为C类或者D类产品,如图1和图2所示,其产品的外观效果较差,良品率较低,不能够满足手机外壳生产的工艺要求。

2、采用DM2/DM6铝锰合金:

后来为了改进,采用铝锰合金(原料中不含硅),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放入Si元素,但是同样,为了方便脱模,会在模具表面涂上一层Si油。在压铸的时候,Si元素会渗入合金内部表层,虽然可以压铸之后CNC打磨去掉外面的表层,但是由于压铸产品致密性很差,CNC超过0.15mm,就会出现气孔,龟裂等不良现象,只能为B类或者C类产品,外观结果还是会不良,手机外壳的外观效果较差。如图3和图4所示。

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高效生产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同时提高其美观效果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外壳金属固态件与压铸材料压铸的方式,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作为手机外壳的外表面,具有极佳的美观效果,不会因为硅元素或气泡影响外观效果;同时,该制备方法后续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只需对手机壳内侧的结构进行加工,比背景技术中整体CNC加工的方式,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良品率极大提高至95%,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将手机外壳形状的外壳金属固态件放入压铸模内,再将熔点低于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压铸材料注入压铸模内进行压铸,由压铸材料制作手机外壳内表面结构件,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外壳的外表面,制得手机外壳。该制造方法采用预先冲压制得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与压铸材料进行压铸,能够避免常规方式中硅元素和气泡对手机外壳外观的不利影响,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壳的外表面,能够保证手机外壳的美观效果,若外壳金属固态件在压铸后受到硅元素的影响,也可以打磨去除表层,确保其美观效果,此时则不会受到气泡或硅元素的影响,保证最佳的美观效果。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制备手机外壳,加工方式简单,简化了后续工序,只需对手机壳内侧的结构进行加工,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意义。

优选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为铝材质,压铸材料为铝合金。采用铝合金与铝材质的外壳金属固态件压铸,压铸时压铸材料中的铝在高温下熔解渗透进铝材质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中,达到较好的结合力。

优选的,压铸材料为铝镁合金或铝锰合金。

优选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为不锈钢材质,压铸材料为铝合金。

优选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为不锈钢,压铸材料为铝镁合金或铝锰合金。铝合金与不锈钢的外壳金属固态件在压铸过程中的结合较弱,需要在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内表面加工有用于与压铸材料结合的倒扣和/或毛刺,以提高压铸材料与外壳金属固态件的结合强度。

优选的,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厚度不小于0.5mm。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厚度过小会造成后期打磨外表层的操作中对手机外壳造成损坏,同时保证手机外壳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内表面加工有用于与压铸材料结合的倒扣和/或毛刺,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材料冷却凝结后与倒扣和毛刺结合为一体,保证了手机外壳的整体强度,提高手机外壳的产品质量。

优选的,倒扣和毛刺通过冲压加工制得。

优选的,压铸后的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通过计算机数控机床打磨去除外表层,除去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粘附的脱模剂中的硅。这样进一步提高手机外壳的美观效果,保证最佳的成品率。

优选的,计算机数控机床打磨去除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的厚度为0.15mm。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采用预先冲压制得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与压铸材料进行压铸,能够避免常规方式中硅元素和气泡对手机外壳外观的不利影响,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壳的外表面,能够保证手机外壳的美观效果,若外壳金属固态件在压铸后受到硅元素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打磨去掉表层,确保其美观效果,此时则不会受到气泡或硅元素的影响,保证最佳的美观效果。

本发明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制备手机外壳,加工方式简单,所铣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对手机壳内侧的结构进行加工,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铝镁合金生产方式制备的手机外壳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铝镁合金生产方式制备的手机外壳产品外观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DM2/DM6铝锰合金生产方式制备的手机外壳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DM2/DM6铝锰合金生产方式制备的手机外壳产品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获得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获得的产品外观实物图。

图中:1、注塑模表面;2、硅油中的硅元素;3、压铸材料中的硅元素;4、压铸材料;5、气泡;6、外壳金属固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将手机外壳形状的外壳金属固态件放入压铸模内,再将熔点低于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压铸材料注入压铸模内进行压铸,由压铸材料制作手机外壳内表面结构件,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外壳的外表面,制得手机外壳,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为纯铝材质,压铸材料为铝合金,铝合金采用铝镁合金或铝锰合金。采用铝合金与铝材质的外壳金属固态件压铸,压铸时压铸材料中的铝在高温下可以熔解渗透进铝材质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中,达到较好的结合力。

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厚度为0.6mm。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厚度过小会造成后期打磨去除外表层的操作中对手机外壳造成损坏,同时保证手机外壳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该制造方法采用预先冲压制得的外壳金属固态件与压铸材料进行压铸,能够避免常规方式中硅元素和气泡对手机外壳外观的不利影响,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壳的外表面,能够保证手机外壳的美观效果,若外壳金属固态件在压铸后受到硅元素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打磨去掉表层,确保其美观效果,此时则不会受到气泡或硅元素的影响,保证最佳的美观效果。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手机外壳,加工方式简单,所铣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对手机壳内侧的结构进行加工,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良品率极大提高10%以上,单片产品加工时间节省了75%以上,单片成本降低了70%以上,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意义。

如图5所示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其外壳金属固态件作为手机壳的外表面附着的硅元素较少,打磨去除表层以提高美观效果。图6所示制备的最终产品,其手机外壳的表面具有极佳的美观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外壳金属固态件为非铝金属材质的不锈钢,压铸材料为铝合金。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厚度为0.55mm。

铝合金与不锈钢的外壳金属固态件在压铸过程中的结合较弱,需要在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内表面加工有用于与压铸材料结合的倒扣和毛刺,以提高压铸材料与外壳金属固态件的结合强度。倒扣和毛刺通过计算机数控机床或冲压加工制得。

压铸后的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通过计算机数控机床打磨掉外表层,除去外壳金属固态件的外表面粘附的脱模剂中的硅。这样进一步提高手机外壳的美观效果,保证最佳的成品率。外表面的打磨去除的厚度为0.05-0.15mm。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