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面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3858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面打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地面打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装修业有很大进步和发展,装修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相应地,地面板的装修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为发展体育事业,许多原有的体育场的各类球场地面都需重新装修一新。为发展第三产业及娱乐业,许多楼堂馆所、舞台、歌舞厅、会议厅、影剧院等地面的装修都愈来愈考究,要求也愈高,人们为使自己的小家庭更加舒适,也常对地面进行铺垫装饰,如铺木地板、大理石板等。然而遗憾的是常听到装饰工作人员抱怨其工具效率低下,人工操作劳动量大等话语,目前状况是装饰人员普遍采用建筑工地上常用于水泥地板平面打磨的手推式砂轮机进行。由于磨粒的堵塞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干磨也很容易将木质烧伤而改变其颜色。有的则采用国外进口的手提式链条平面磨削设备进行。效率虽然比较高,也不烧伤木质,但是由于手工把持机器,人往往需蹲下操作,不仅质量上难以保证整体均平,而且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底面打磨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地面打磨机,通过推杆的设计可以实现自立操作,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地面打磨 机,包括主动轮、打磨轮、驱动电机与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轮与支撑板,所述车轮安装在支撑板两端,所述主动轮包括主动外轮与主动内轮,所述打磨轮包括打磨外轮与打磨内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主动内轮相连接,所述主动外轮通过链条与打磨内轮相连接,所述主动内轮与打磨内轮之间设有支撑伸缩杆,所述支撑伸缩杆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杆的末端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有刻痕。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与打磨轮外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吸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伸缩杆由若干个节杆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而且加工发热少,适应性强,加工范围广泛的特点,几乎能加工所有的金属及非金属,尤其对砂轮难以胜任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木材、大理石、橡胶、塑料、尼龙、成革等,综合加工成本低,尤其对木材加工,打磨轮耗损极少,工具和设备成本都低设备操作安全、方便,根据这些特点用它来完成大面积地板打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主动轮,2-打磨轮,3-驱动电机,4-车体,5-车轮,6-支撑板,7-主动外轮,8-主动内轮,9-打磨内轮,10-打磨外轮,11-皮带,12-链条,13-支撑伸缩杆,14-加强杆,15-推杆,16-防滑套,17-刻痕,18-吸尘 器,19-防护罩,20-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地面打磨机,包括主动轮1、打磨轮2、驱动电机3与车体4,所述车体4包括车轮5与支撑板6,所述车轮5安装在支撑板6两端,所述主动轮1包括主动外轮7与主动内轮8,所述打磨轮2包括打磨外轮9与打磨内轮10,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皮带11与主动内轮8相连接,所述主动外轮7通过链条12与打磨内轮9相连接,所述主动内轮8与打磨内轮9之间设有支撑伸缩杆13,所述支撑伸缩杆13连接有加强杆14,所述加强杆14固定连接支撑板6,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支撑板6上,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推杆15。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推杆15的末端设有防滑套16,所述防滑套16上设有刻痕17,起到防滑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主动轮1与打磨轮2外设有防护罩19,起到保护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吸尘器18,可以洗掉打磨掉的碎屑。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支撑伸缩杆13由若干个节杆20组成,用于调剂打磨轮的高度。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一步带动打磨轮的转动进 行打磨,主动轮起到了调整转速的作用,同时设有的手推杆,可以实现自立进行操作。

基于上述,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具有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而且加工发热少,适应性强,加工范围广泛的特点,几乎能加工所有的金属及非金属,尤其对砂轮难以胜任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木材、大理石、橡胶、塑料、尼龙、成革等,综合加工成本低,尤其对木材加工,打磨轮耗损极少,工具和设备成本都低设备操作安全、方便,根据这些特点用它来完成大面积地板打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