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M1粉末钢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201阅读:1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M1粉末钢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HM1模具钢具有良好的抗热疲惫性能、抗回火稳定性能和良好的冶炼、锻造、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艺性能,是高强韧性热作模具新钢种。适用于高温、高负荷、急热急冷条件下的压力机锻模、轴承热锻凹模、成型滚锻模、高强度和高热强钢的精密锻造、铝和铜合金压铸模、热挤压摸具等,在高温性能方面明显优于H13钢。从模具经济性方面考虑,使用粉末冶金(PM)模具钢大大降低了单件成本。尽管模具初始成本较高,但是延长模具寿命,减少停工时间,同样让使用者获益。从冶金学观点来看,根据特殊方法冶炼推出的粉末冶金模具钢比常规工具钢的寿命长。粉末冶金模具钢碳化物细小且分布均匀,形成的碳化物越硬,尺寸越小,分布越均匀,就越能提高模具寿命。粉末钢制备过程中,金属粉末的成分和性能对于粉末钢的性能影响最为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钢含有的C、Si、Mn、Cr、Mo、W、V、P、S元素,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HM1粉末钢的制备工艺及其金属粉末,粉末粒度50-100μm,其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2-0.42%C,0.60-0.90%Si,1.20-1.80%Mn,2.80-3.30%Cr,2.50-3.00%Mo,0.80-1.20%V,1.20-2.80%W,P≤0.030%,S≤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W优选2.4-2.8%。

W熔点高,比重大,W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W在钢中除形成碳化物外,部分地溶入铁中形成固溶体。其作用与钼相似,按质量分数计算,一般效果不如钼显著。W在钢中的主要用途是增加回火稳定性、红硬性、热强性以及由于形成碳化物而增加的耐磨性。W形成难熔碳化物,在较高温度回火时,能延缓碳化物的聚集过程,保持较高的高温强度。W还可以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增加淬透性。所以,优选W含量,对获得优良的高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HM1粉末钢的制备方法为:热等静压温度1000-1150℃,压力100-160MPa,保温2小时,以0.01-0.15℃/s的速率冷却到700-800℃,保温1-4小时,缓冷至室温。

其中:热等静压温度优选1040℃,缓冷冷却速度优选0.01℃/s。

相比传统熔铸,热等静压工艺会获得更为均匀细致的显微组织。热等静压温度与压力的配合对样品的显微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获得性能优异的产品,微观组织需要最大程度的均匀致密,组织缺陷降到最低。若温度偏低,压力偏小,使合金粉末弥合度降低,会导致大量的组织缺陷,从而严重影响机械性能;若温度偏高,压力偏大,则会导致显微组织过分长大,粗化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较差,不能够达到性能的要求。

加热至1180℃,保温1小时,1125℃开始锻造,终锻温度900℃以上。

加热至700-800℃,保温2-6小时,缓冷至650-750℃,保温4-10小时,缓冷至室温。其中:第一次退火保温时间优选6小时,第二次退火保温时间优选10小时。

加热至1000-1150℃,保温1小时,油介质淬火,回火加热500-65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二次回火加热500-65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其中:回火及二次回火温度优选6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显微组织均匀细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各种组织缺陷的形成,例如现有技术中没有尺寸如此细小的析出相。当具备上述条件时,钢的综合性能优异。

2. 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维护费用低,性能优异,经济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中粉末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粉末钢的制备工艺如表2所示,粉末钢及对比钢的抗拉强度性能如表3所示,粉末钢及对比钢的冲击韧性性能如表4所示。

表1 本发明钢实施例与对比钢的化学成分,wt%

表2 本发明钢实施例与对比钢的制备工艺

表3 本发明钢实施例与对比钢的抗拉强度对比

表4 本发明钢实施例与对比钢的冲击功对比

实施例1

热等静压温度1020℃,压力120MPa,保温3小时,以0.02℃/s的速率冷却到760℃,保温4小时,缓冷至室温。

加热至1150℃,保温1小时,1100℃开始锻造,终锻温度920℃。

加热至780℃,保温4小时,缓冷至740℃,保温6小时,缓冷至室温。

加热至1050℃,保温1小时,油介质淬火,回火加热62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二次回火加热62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

目标产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表1中实施例1所示。按表2发明钢1所示工艺制备本发明钢。发明钢1的抗拉强度性能如表3所示,发明钢1的冲击韧性性能如表4所示。

实施例2

热等静压温度1020℃,压力120MPa,保温3小时,以0.02℃/s的速率冷却到760℃,保温4小时,缓冷至室温。

加热至1150℃,保温1小时,1100℃开始锻造,终锻温度920℃。

加热至780℃,保温4小时,缓冷至740℃,保温6小时,缓冷至室温。

加热至1050℃,保温1小时,油介质淬火,回火加热62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二次回火加热620℃,保温2小时,空冷至室温。

目标产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表1中实施例2所示。按表2发明钢2所示工艺制备本发明钢。发明钢2的抗拉强度性能如表3所示,发明钢2的冲击韧性性能如表4所示。

对比钢3

对钢钢采取传统熔铸工艺获得。

对比钢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按表2所示工艺制备对比钢。对比钢的抗拉强度性能如表3所示,对比钢的冲击韧性性能如表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