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5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型铸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在铸造工序中,金属液浇注入铸型后,由于冷却凝固,由液态转为固态,产生体积收缩。当体积收缩得不到金属液补充时,在凝固后,铸件内模数较大的部位会产生缩孔和缩松。对于那些体积收缩较大的铸造合金,这种缺陷经常发生。缩孔、缩松可使铸件的力学性能、气密性和物化性大大降低,减小铸件的有效截面积,甚至成为废品。因此必须设法控制凝固,防止缺陷产生。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设置冒口套,把缩孔引入冒口套中,最后割去冒口套,是目前在铸造行业中控制凝固、补偿收缩的最有效、最普及的工艺措施。

普通砂型冒口套由于散热能力较强,冒口套金属的热传导和热辐射损失大,凝固速度快,其补缩效率仅为10%~ 14%,绝大部分冒口套金属实际上是一种无功消耗。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冒口套用于高压造型线时,往往因承受不住高压造型的压力而被压裂,不能满足高压造型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通过缓冲砂芯的设置,能够减缓造型时的高压压力,防止冒口套被压裂,同时能够延长冒口套内金属液的凝固时间,提高补缩效率和工艺出品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冒口套本体,所述冒口套本体的下端内部套接有缓冲砂芯,所述缓冲砂芯沿轴向设有通孔。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冒口套本体的内部沿轴向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上部的直径小于阶梯孔下部的直径。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缓冲砂芯的上部呈圆柱状并且与所述阶梯孔下部的内壁紧密接触。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缓冲砂芯的上部沿外圆周面方向均布若干限位条并且所述限位条与冒口套本体的底端面相靠接。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冒口套本体的顶端设有出气孔。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阶梯孔的顶端接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顶端延伸至出气孔。

上述的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所述冒口套本体的下部呈倒圆台状。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在高压造型线上使用,确保冒口套在造型时的受高压情况下不会破损,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铸造工艺中,冒口套用于高压造型线上时,需要先将冒口套放置在模具上,然后再将砂子填充到砂箱并采用很高的压力对砂子进行紧实,此时冒口套都会被高压压碎,因此无法满足高压造型线的生产需求。针对上述高压造型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不大量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设置缓冲砂芯,在冒口套本体承受造型的高压时,缓冲砂芯克服限位条,限位条破碎,缓冲砂芯开始慢慢向上移动,造型完成后,缓冲砂芯被压入冒口套本体内部,缓冲砂芯底端面和冒口套本体的底端面持平,从而抵消造型压力,有效地防止了冒口套本体被压裂,解决了冒口套本体因强度不足无法适用于高压造型生产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冒口套套由保温材料与发热材料混合均匀后制成,冒口套套中的发热材料在高温下反应放出热量,同时保温材料发挥保温效果,减少了金属液的热量散失,对冒口套套内部的金属液进行保温,延长金属液的凝固时间,确保冒口套内的金属液的凝固晚于铸件凝固,实现对铸件的长时间补缩,确保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同时也把不直接发生补缩作用的金属液量减少到较低限度,从而提高补缩效率和工艺出品率。

(3) 本实用新型冒口套本体的下部为倒圆台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以冒口套本体的底部与铸件的接触面积小,在清理铸件时,冒口套很容易清除,降低了切割冒口套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缓冲砂芯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冒口套本体,所述冒口套本体一体成型,其顶端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的上端是封闭的,高压造型时可通过定位销顶开。冒口套本体的下部呈倒圆台状。冒口套本体的内部沿轴向设有阶梯孔2,所述阶梯孔2上部的直径小于阶梯孔2下部的直径。所述阶梯孔2的顶端接设有锥形孔1,所述锥形孔1的顶端延伸至出气孔5。冒口套本体的下端内部套接有缓冲砂芯4,所述缓冲砂芯4一体成型并且沿轴向设有通孔7。缓冲砂芯4的上部呈圆柱状并且与阶梯孔2下部的内壁紧密接触。缓冲砂芯4的上部沿外圆周面方向均布五个限位条6并且所述限位条6与冒口套本体的底端面相靠接。阶梯孔2下部(即直径较大的部分)的高度与缓冲砂芯4的高度一致,当缓冲砂芯4被压入冒口套本体的内部时,正好停止在阶梯孔的转折处,以支撑缓冲砂芯4。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