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6348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抛光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手持式抛光机往往结构较为单一,使用范围不广,无法方便地让用户在不同工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抛光机,该手持式抛光机的手柄与机身之间的角度可调,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广泛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抛光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前端可拆卸地设置抛光盘,且所述机身与手柄之间设置用以调节所述机身与所述手柄之间角度的调节部件。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抛光机,设置抛光盘的机身与用于手持的手柄之间的角度可调;具体来说,机身的前端设置抛光盘,机身的末端面与手柄的上端面之间紧密贴合,且两者可以相对转动;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手持式抛光机的机身与手柄之间大体呈7字形;倘若受到工作空间等限制,需要调节手柄相对于机身的位置时,则可以旋转手柄,使得机身与手柄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当手柄转至第二工作状态时,手柄与机身大体可以呈水平直线,从而节省了竖直方向的空间;这样一来,能够使手持式抛光机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其适用广泛性。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具体为能够供所述机身的末端面与手柄的上端面之间贴合且可转动连接的扭转部,且所述手柄能够以所述机身末端面的垂向为轴周向转动,以实现所述机身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角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机身的轴线与所述机身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手柄的轴线与所述机身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具体为万向轴、转盘或旋转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具体为将所述机身与所述手柄铰接的铰接部,且所述手柄能够以所述铰接部为轴相对于所述机身旋转,以实现所述机身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角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机身的末端面与所述手柄的上端面之间还设置用以锁定两者相对旋转的锁定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抛光盘下方的照明灯。

优选地,所述手柄还设置呈波浪形的握持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

1-手柄、2-机身、21-散热孔、3-抛光盘连接部、4-开关、5-供电部、6-锁定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抛光机,包括手柄1和机身2;机身2分为前后两端,在机身2的前端设置抛光盘,抛光盘与机身2之间可以通过抛光盘连接部3相连;即,抛光盘连接部3与机身2固定连接,而抛光盘可拆卸地与抛光盘连接部3相连。

在机身2的内部还应设置动力装置,如电机等;利用动力装置与抛光盘连接,从而实现动力装置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抛光盘,以实现抛光操作。

在机身2的侧壁通常还设置散热孔21,如说明书附图1与附图2所示,当然,散热孔21优选水平设置多个,以提高散热效果。除此之外,在手柄1上还设置开关4.开关4与机身2的内部的动力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开启;并且在手柄1的下端面还设置供电部5,且供电部5优选与手柄1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快速更换的目的。当然,供电部5可以是锂电池等供电装置。

手柄1包括上端面与下端面,手柄1的上端面与机身2的末端面相互连接,且手柄1可以相对于机身2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手柄1能够相对于机身2转动,从而调节两者之间的角度;并且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转动有两种方式;

其一、手柄1以机身2末端面的垂向为轴周向转动,以实现机身2与手柄1之间的角度可调。

即,机身2的末端面与手柄1的上端面之间贴合且可转动连接的扭转部;手柄1的上端面与机身2的末端面紧密贴合,因此可以将紧密贴合的面称之为摩擦面;手柄1在旋转过程中,手柄1的上端面与机身2的末端面始终保持紧密贴合,且手柄1是以摩擦面的垂线方向为轴进行的旋转,而非手柄1以自身的轴线旋转;即,手柄1并非自转,而是绕着摩擦面的法线或者是垂线方向进行扭转,从而改变手柄1与机身2之间角度的变化。

说明书附图1示出了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机身2水平,而手柄1与机身2之间呈7字形,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工作环境中的竖直空间,有助于使用者握持手柄1;倘若工作环境中的竖直空间不足,可以将手柄1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进行旋转,使得手持式抛光机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手持式抛光机大体呈一字型,即手柄1扭转至与机身2大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显而易见地,这样便能够节省竖直空间,而充分利用水平空间,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抛光机便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工作场合,有效提高其使用广泛性。

如上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工作状态下还是在手柄1扭转的过程中,手柄1的上端面与机身2的末端面始终保持紧密贴合,且手柄1始终保持水平,这样便能够有效确保手持式抛光机的结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手柄1与机身2的相对转动而造成的结构失稳情况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优化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将机身2的轴线与机身2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与手柄1的轴线与机身2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相同。

为方便说明,机身2的轴线与机身2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称之为第一夹角,手柄1的轴线与机身2的末端面之间的夹角称之为第二夹角;如上文所述,第一夹角即为机身2的轴线与摩擦面之间的夹角,而第二夹角为手柄1的轴线与摩擦面之间的夹角。

将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设置为相同,能够确保手持式抛光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手柄1的轴线与机身2的轴线平行,从而提高手持式抛光机的结构稳定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数值关系,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相同。

为了实现上述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扭转部设置为万向轴、转盘或旋转部,从而连接于机身2的末端面与手柄1的上端面之间。

可以在手柄1与机身2分别设置转轴,并且两个转轴之间通过万向轴连接,从而实现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旋转;当然,还可以在手柄1与机身2分别设置转盘,两个转盘之间通过铰接等方式相连,同样能够实现手柄1与机身2之间旋转的目的;当然,手柄1与机身2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不同设置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

针对手柄1与机身2转动之间的转动方式;

其二、手柄1与机身2之间设置铰接部;利用铰接部能够实现手柄1相对于机身2的旋转,以实现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角度可调。

也就是说,在铰接部的作用下,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角度可以变化,从而调节两者之间的角度,扩大了手持式抛光机的适用范围;这种旋转方式类似于折叠刀的刀片的展开或收缩。

利用锁定开关6可以锁定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相对旋转,将锁定开关6设置于机身2的末端面与手柄1的上端面之间;当无需旋转手柄1与机身2时,锁定开关6处于限制状态;当需要旋转手柄1时,可以开启锁定开关6,从而供手柄1旋转。

锁定开关6可以直接作用于手柄1与机身2之间,以限制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位置,使得两者的位置固定,如锁紧结构;锁定开关6还可以作用于手柄1与机身2内部用于实现两者旋转的旋转件上,如上文所述的万向轴、转盘或旋转部;利用锁定开关6控制万向轴、转盘或旋转部等旋转部件的旋转,从而控制手柄1与机身2之间的相对转动;当然,锁定开关6的形状构造还可以有多种方式,本文将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持式抛光机的适用范围,还可以在抛光盘的下方设置照明灯,从而提高黑暗环境下的作业能力;照明灯可以为呈环形设置的若干个LED灯;并将手柄1设置呈波浪形的握持部,以方便使用者手部握持,握持部设置于开关4的下方,且位于供电部5的上方,并且在握持部设置橡胶等弹性部件提高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式抛光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