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的传送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2902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的传送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的传送支架。



背景技术:

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适用于钢管及钢管类产品的内表面的抛丸处理,清除其氧化层及焊渣等杂物,使其呈现出金属光泽,以利于工件喷漆及涂敷。使用时,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的传送支架要伸入钢管内对其内壁进行抛丸清理。直径小的钢管由于其口径小,钢管的长度特别长,因此传送支架的结构尺寸小,杆件尺寸长,这样会造成传送支架的刚度小、挠度大,影响了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机的传送支架,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高了其刚度和挠度,满足了小口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若干组承载单体,每组承载单体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外折弯板,两外折弯板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加强板相连,加强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孔,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通过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内折弯板相连,两内折弯板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外折弯板的外侧面上且与其焊接,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相对接的两外折弯板之间设有对接焊缝,位于最左端的承载单体外端与第一连接件固连,位于最右端的承载单体外端与第二连接件固连,在位于最左端的承载单体上设有第三连接件,每组承载单体上部两侧安装有若干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上托辊架,每组承载单体下部两侧安装有若干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下托辊架,上托辊架和下托辊架上均设有托辊。

所述外折弯板或内折弯板包括长条板,长条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向其外侧折弯的水平折弯部,水平折弯部的外侧设有向其内侧折弯的竖直折弯部。

所述水平折弯部与长条板垂直,所述竖直折弯部与长条板平行。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外侧的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和右端板的中部均设有中心孔,右端板中心孔外侧的右端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左端板与右端板通过两平行的立板相连,每个立板的外侧面上固连有两个与其相垂直的平板,平板的两端与左端板、右端板固连。

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位于两外折弯板外侧的、对称设置的两支架连接板,两支架连接板通过横向连接板与两外折弯板固连,支架连接板与外折弯板之间固连有与横向连接板相垂直的支架平板,支架平板的两端与支架连接板、外折弯板固连,支架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

两外折弯板之间对应于横向连接板的位置固连有加强板。

在内折弯板的外侧面上焊接有与内折弯板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筋板。

所述对接焊缝处的两外折弯板之间固连有加强板。

所述上托辊架或下托辊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下架体固连于外折弯板上,上架体底部设有上托辊轴半孔,下架体顶部设有与上托辊轴半孔相配合的下托辊轴半孔,上架体和下架体通过螺栓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相连接的承载单体来承受来自抛丸清理机的抛丸部分和钢丸传动部分的载荷,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外折弯板及两外折弯板之间的若干加强板构成了承载单体,相邻两承载单体的连接通过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内折弯板实现,且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相对接的两外折弯板之间对接焊接,从而使本传送支架的承载能力大,保证了其刚度和挠度;外折弯板和内折弯板可根据钢管内径的需要折弯,折弯方便,承载能力大,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的要求。

2、承载单体上的上托辊架和下托辊架支撑托辊,钢丸传送皮带在托辊上移动,减小了摩擦力,同时对皮带进行张紧;上托辊架的托辊承受向右移动的输送钢丸皮带,下托辊架的托辊受向左移动的返回钢丸皮带。

3、第一连接件通过螺栓与皮带驱动部分连接,第一连接件上的中心孔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4、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与抛丸清理机的抛丸部分连接,其左端板和右端板通过两个立板、四个平板相连,平板与立板相垂直,这样平板、立板及左端板或右端板构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轻了重量,保证了其刚性;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的中心孔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5、第三连接件用来固定在抛丸行走驱动机构的支架,其支架连接板通过横向连接板、支架平板相连,支架平板与横向连接板相垂直,这样支架平板、横向连接板及支架连接板构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轻了重量,保证了其刚性。

6、加强板上的中心孔、第一连接件上的中心孔(即连接板上的中心孔)、第二连接件上的中心孔(即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的中心孔)相对应设置,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7、上托辊架或下托辊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下架体固连于外折弯板上,上架体底部设有上托辊轴半孔,下架体顶部设有与上托辊轴半孔相配合的下托辊轴半孔,上架体和下架体通过螺栓相连。这种结构便于托辊轴的拆装及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托辊架或下托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承载单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单体,2、内折弯板,3、对接焊缝,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上托辊架,8、下托辊架,9、中心孔,10、螺栓孔,11、筋板,12、加强板;101、长条板,102、水平折弯部,103、竖直折弯部;201、长条板,202、水平折弯部,203、竖直折弯部;401、连接板;501、右端板,502、左端板,503、立板,504、平板;601、支架连接板,602、横向连接板,603、支架平板;701、上架体,702、下架体,703、上托辊轴半孔,704、下托辊轴半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组承载单体1,每组承载单体1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外折弯板,两外折弯板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加强板12相连,加强板12的中部设有中心孔9,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1通过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内折弯板2相连。两内折弯板2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1外折弯板的外侧面上且与其焊接。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1相对接的两外折弯板之间设有对接焊缝3。外折弯板或内折弯板2包括长条板101,长条板10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向其外侧折弯的水平折弯部102,水平折弯部102与长条板101垂直,水平折弯部102的外侧设有向其内侧折弯的竖直折弯部103,竖直折弯部103与长条板101平行。在内折弯板2的外侧面上焊接有与内折弯板2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筋板11。对接焊缝3处的两外折弯板之间固连有加强板9。位于最左端的承载单体1外端与第一连接件4固连。第一连接件4为连接板401,连接板401的中部设有中心孔9,中心孔9外侧的连接板401上设有若干螺栓孔10。位于最右端的承载单体1外端与第二连接件5固连。第二连接件5包括左端板502和右端板501,左端板502和右端板501的中部均设有中心孔9,右端板501中心孔9外侧的右端板501上设有若干螺栓孔10,左端板502与右端板501通过两平行的立板503相连,每个立板503的外侧面上固连有两个与其相垂直的平板504,平板504的两端与左端板502、右端板501固连。在位于最左端的承载单体1上设有第三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6包括位于两外折弯板外侧的、对称设置的两支架连接板601,两支架连接板601通过横向连接板602与两外折弯板固连,支架连接板601与外折弯板之间固连有与横向连接板602相垂直的支架平板603,支架平板603的两端与支架连接板601、外折弯板固连,支架连接板601上设有若干螺栓孔10。在第三连接件6处的两外折弯板之间设有两个加强板12,用以增加两外折弯板在第三连接件6处的刚度和强度。两外折弯板之间对应于横向连接板602的位置固连有加强板12。每组承载单体1上部两侧安装有若干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上托辊架7,每组承载单体1下部两侧安装有若干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下托辊架8,上托辊架7和下托辊架8上均设有托辊(图中未画出)。在上托辊架7和下托辊架8处的外折弯板或内折弯板上设有筋板11。上托辊架7或下托辊架8包括上架体701和下架体702,下架体702固连于外折弯板上,上架体701底部设有上托辊轴半孔703,下架体702顶部设有与上托辊轴半孔703相配合的下托辊轴半孔704,上架体701和下架体702通过螺栓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连接的承载单体1来承受来自抛丸清理机的抛丸部分和钢丸传动部分的载荷,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外折弯板及两外折弯板之间的若干加强板12构成了承载单体1,相邻两承载单体1的连接通过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内折弯板2实现,且相邻的两组承载单体1相对接的两外折弯板之间对接焊接,从而使本传送支架的承载能力大,保证了其刚度和挠度;外折弯板和内折弯板2可根据钢管内径的需要折弯,折弯方便,承载能力大,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内壁抛丸清理的要求。

承载单体1上的上托辊架7和下托辊架8支撑托辊,钢丸传送皮带在托辊上移动,减小了摩擦力,同时对皮带进行张紧;上托辊架7的托辊承受向右移动的输送钢丸皮带,下托辊架8的托辊受向左移动的返回钢丸皮带。

第一连接件4通过螺栓与皮带驱动部分连接,第一连接件4上的中心孔9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第二连接件5通过螺栓与抛丸清理机的抛丸部分连接,其左端板502和右端板501通过两个立板503、四个平板504相连,平板504与立板503相垂直,这样平板504、立板503及左端板502或右端板501构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轻了重量,保证了其刚性;左端板502和右端板501上的中心孔9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第三连接件6用来固定在抛丸行走驱动机构的支架,其支架连接板601通过横向连接板602、支架平板603相连,支架平板603与横向连接板602相垂直,这样支架平板603、横向连接板602及支架连接板601构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轻了重量,保证了其刚性。

加强板12上的中心孔9、第一连接件4上的中心孔9(即连接板401上的中心孔)、第二连接件5上的中心孔9(即左端板502和右端板501上的中心孔9)相对应设置,用来通过钢丸传送皮带。

上托辊架7或下托辊架8包括上架体701和下架体702,下架体702固连于外折弯板上,上架体701底部设有上托辊轴半孔703,下架体702顶部设有与上托辊轴半孔703相配合的下托辊轴半孔704,上架体701和下架体702通过螺栓相连。这种结构便于托辊轴的拆装及维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