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154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覆铜板又称为基材,是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在覆铜板使用之前,需要对覆铜板表面的氧化层进行打磨处理。

中国专利CN203650204U针对已有的氧化层打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金属带表面氧化层打磨装置,其通过设有机架和轮磨机的方式,实现了能对金属氧化层连续、双面打磨的功能,但由于设计不够全面,该装置并不能对覆铜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从而会导致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的覆铜板打磨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对覆铜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对覆铜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的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包括有处理箱、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二皮带轮、平皮带、滑块、第三轴承座、第一皮带轮、第三转轴、第三锥齿轮、旋转电机、第四锥齿轮、第四转轴、打磨块、处理台、滑轨、齿条、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齿轮;处理箱内右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上方,第三轴承座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锥齿轮和第一皮带轮,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一皮带轮左方,第二轴承座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二皮带轮左方,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处理箱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四转轴底端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打磨块,处理箱内左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轨配合,滑块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处理台,处理台上开有固定槽,处理台位于打磨块正下方,滑块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齿条,处理箱内后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前方,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位于齿条下方,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板,第四转轴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打磨块连接。

优选地,固定槽内底部左侧开有除杂孔,除杂孔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除杂孔的直径为2.5cm。

优选地,打磨块的材质为合金工具钢。

优选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处理箱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覆铜板的打磨工作时,将需要打磨的覆铜板放置在固定槽内,之后启动旋转电机交替正反转,带动第四转轴交替正反转,从而使打磨块转动对覆铜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并且在第四转轴交替正反转的同时,使第四锥齿轮交替反正转,从而使第一皮带轮交替反正转,通过平皮带使第二皮带轮交替反正转,进而使第二锥齿轮交替反正转,进而使第一锥齿轮交替正反转,使第一齿轮交替正反转,从而使齿条左右移动,使滑块左右移动,最终使处理台左右移动,所以可以使覆铜板表面全部被打磨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对覆铜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当覆铜板表面打磨处理完毕,处理台向左移动复位后,旋转电机停止转动,取下打磨完毕的覆铜板,当下次还需要进行覆铜板的打磨处理工作时,可以再次按照上述原理进行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第四转轴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打磨块连接,所以便于打磨块的更换和安装。

因为固定槽内底部左侧开有除杂孔,除杂孔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除杂孔的直径为2.5cm,所以便于清理固定槽内打磨产生的粉尘。

因为打磨块的材质为合金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的硬度高,所以打磨块的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能更精准地控制转速,所以旋转电机运转时更加平稳。

因为处理箱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强度高、塑性好,所以处理箱的使用效果更好、工作寿命更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对覆铜板进行打磨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和装置的操作简单的效果,并且在旋转电机工作时,能同时使打磨块进行打磨工作,并且使处理台左右移动,保证覆铜板表面完全被处理,所以更加节约能源,综合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处理箱,2-第一转轴,3-第一轴承座,4-第二锥齿轮,5-第二转轴,6-第二轴承座,7-第二皮带轮,8-平皮带,9-滑块,10-固定槽,11-第三轴承座,12-第一皮带轮,13-第三转轴,14-第三锥齿轮,15-旋转电机,16-第四锥齿轮,17-第四转轴,18-打磨块,19-处理台,20-滑轨,21-齿条,22-第一锥齿轮,23-第一齿轮,24-安装板,25-除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覆铜板预处理用氧化层高可靠性打磨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处理箱1、第一转轴2、第一轴承座3、第二锥齿轮4、第二转轴5、第二轴承座6、第二皮带轮7、平皮带8、滑块9、第三轴承座11、第一皮带轮12、第三转轴13、第三锥齿轮14、旋转电机15、第四锥齿轮16、第四转轴17、打磨块18、处理台19、滑轨20、齿条21、第一锥齿轮22和第一齿轮23;处理箱1内右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轴承座11和第二轴承座6,第三轴承座11位于第二轴承座6上方,第三轴承座11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4和第一皮带轮12,第三锥齿轮14位于第一皮带轮12左方,第二轴承座6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二转轴5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和第二皮带轮7,第二锥齿轮4位于第二皮带轮7左方,第二皮带轮7与第一皮带轮12之间绕有平皮带8,处理箱1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旋转电机15,旋转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四转轴17,第四转轴17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6,第四锥齿轮16与第三锥齿轮14啮合,第四转轴17底端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打磨块18,处理箱1内左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滑轨20,滑轨2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9,滑块9与滑轨20配合,滑块9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处理台19,处理台19上开有固定槽10,处理台19位于打磨块18正下方,滑块9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齿条21,处理箱1内后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3的内轴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和第一齿轮23,第一锥齿轮22位于第一齿轮23前方,第一锥齿轮22与第二锥齿轮4啮合,第一齿轮23位于齿条21下方,第一齿轮23与齿条21啮合。

还包括有安装板24,第四转轴17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打磨块18连接。

固定槽10内底部左侧开有除杂孔25,除杂孔25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除杂孔25的直径为2.5cm。

打磨块18的材质为合金工具钢。

旋转电机15为伺服电机。

处理箱1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覆铜板的打磨工作时,将需要打磨的覆铜板放置在固定槽10内,之后启动旋转电机15交替正反转,带动第四转轴17交替正反转,从而使打磨块18转动对覆铜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并且在第四转轴17交替正反转的同时,使第四锥齿轮16交替反正转,从而使第一皮带轮12交替反正转,通过平皮带8使第二皮带轮7交替反正转,进而使第二锥齿轮4交替反正转,进而使第一锥齿轮22交替正反转,使第一齿轮23交替正反转,从而使齿条21左右移动,使滑块9左右移动,最终使处理台19左右移动,所以可以使覆铜板表面全部被打磨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对覆铜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当覆铜板表面打磨处理完毕,处理台19向左移动复位后,旋转电机15停止转动,取下打磨完毕的覆铜板,当下次还需要进行覆铜板的打磨处理工作时,可以再次按照上述原理进行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24,第四转轴17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打磨块18连接,所以便于打磨块18的更换和安装。

因为固定槽10内底部左侧开有除杂孔25,除杂孔25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除杂孔25的直径为2.5cm,所以便于清理固定槽10内打磨产生的粉尘。

因为打磨块18的材质为合金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的硬度高,所以打磨块18的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旋转电机15为伺服电机,能更精准地控制转速,所以旋转电机15运转时更加平稳。

因为处理箱1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强度高、塑性好,所以处理箱1的使用效果更好、工作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