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7570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建筑装饰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特别是室内装饰,必不可少的程序是墙面刮白,而常用的刮白方式有刷漆、刮腻子等,由于漆料味道重,使用年限较短,已经渐渐被其他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墙面刮白方式就是刮腻子,通常情况下,腻子刮上墙之后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需要对墙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一定的平滑度。最常用的打磨方法,是使用砂纸进行人工打磨,这样的打磨方式,效率低、劳动力大,并且其打磨的效果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无法很好的进行把控。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使用机械进行打磨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一种腻子打磨车(cn204826577u),包括车轮、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第三合页、车轮轴、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挡头、把手和活动卡口;所述车轮固定安装在车轮轴上;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通过第一合页车与车轮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两端通过第二合页和第三合页连接在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所述挡头设置在第二支架一端;所述把手安装在第三支架一侧端。该腻子打磨车,可使打磨机摇摆或前后推拉打磨,省时间,省力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打磨车在打磨的时候对墙面的压力不可控,无法准确的把握打磨的厚度,使得同一面墙打磨得不均匀,并且,由于正在进行装饰的房间光线都比较差,需要另外提供照明设备,工人需要同时进行照明和打磨操作,使得打磨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包括本体、打磨件、传动件和用于驱动打磨件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本体固定连接,传动件的一端与打磨件连接,传动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传动件设置有感应件。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套筒,套筒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打磨件连接,第一传动杆的远离打磨件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一端从套筒的一端插入,第二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第一传动杆的外表面和套筒的内表面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一插槽,第二传动杆的外表面和套筒的内表面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凸起和第二插槽,第一端、第二端和套筒的内表面之间构建为活动腔,活动腔内嵌设有使第一传动杆具有远离第二传动杆的趋势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端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应件包括显示屏以及相互匹配的第一感应头和第二感应头,第一感应头设置于第一端,第二感应头设置于第二端,显示屏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显示屏分别与第一感应头和第二感应头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套筒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从套筒的靠近打磨件的一端向套筒的中间位置延伸,第一滑槽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传动杆设置有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第一抵顶块,第一限位块相对于第一抵顶块更靠近打磨件,第一抵顶块活动嵌设于第一滑槽内且用于与第一限位块抵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套筒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从套筒的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向套筒的中间位置延伸,第二滑槽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传动杆设置有与第二滑块相对应的第二抵顶块,第二限位块相对于第二抵顶块更靠近驱动机构,第二抵顶块活动嵌设于第二滑槽内且用于与第二限位块抵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的靠近打磨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照明灯,多个照明灯沿本体周向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包括本体、打磨件、传动件和用于驱动打磨件转动的驱动机构,传动件设置有感应件。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打磨件施加在墙体上的压力,并且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使得打磨操作的过程被直观的反映出来,工人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数据控制打磨操作,使打磨更加的准确,并且本体设置有照明的装置,可以为打磨操作提供光源,使得工人能够随时清楚的观察到打磨的效果,并进行调整,该打磨装置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第一传动杆与套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第二传动杆与套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本体;11-通孔;12-照明灯;13-把手;20-打磨件;21-砂纸;30-传动件;31-第一传动杆;310-第一端;311-第一凸起;312-第一感应头;313-第一抵顶块;32-第二传动杆;320-第二端;321-第二凸起;322-第二感应头;323-第二抵顶块;33-套筒;330-第一插槽;331-第二插槽;332-活动腔;333-弹性件;334-第一滑槽;335-第一限位块;336-第二滑槽;337-第二限位块;34-显示屏;35-感应件;4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包括本体10、打磨件20、传动件30和用于驱动打磨件20转动的驱动机构40,本体10用于安装打磨件20、传动件30和驱动机构40,打磨件20用于对墙体的腻子进行打磨,传动件30用于将驱动机构40的驱动力传送至打磨件20以使打磨件20转动。

本体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11,也可以开设多个通孔11,当通孔11的数量为多个的时候,传动件30的数量也对应设置多个,每个传动件30都可以与一个打磨件20连接,也就能够使用多个打磨件20进行打磨,以增加本装置的打磨效率。传动件30穿过该通孔11,驱动机构40和打磨件20分别位于本体10的两侧,驱动机构40与本体10固定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是焊接。传动件30的一端与驱动机构40连接,传动件30的另一端与打磨件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本体10的靠近打磨件20的一端设有把手13和多个照明灯12,多个照明灯12沿本体10周向设置。以使照明灯12发出的光能够汇集起来,使工人能够更清楚的观察墙面打磨的状态。这里的本体10设置成棱柱型,所以,在本体10的每个侧面都设置至少一个照明灯12,并且该照明灯12的功率需要大于或者等于一百瓦,使照明灯12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

把手13的作用是使工人打磨的时候能够有一个适合的着力点,方便于打磨。把手1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把手13沿本体10的外表面周向设置,使得工人能够从不同的方向操作本装置。

打磨件20的截面为圆形,便于转动的进行打磨。打磨件20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打磨件20的一侧用于连接砂纸21,打磨件20与砂纸21的连接是可拆卸的,因为对于墙面的不同粗糙度要求,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砂纸21;砂纸21与打磨件20可拆卸的连接,方便于更换砂纸21。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40为电动机,也可以为汽油机或者柴油机等可以产生旋转动力的装置。

请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传动件30包括第一传动杆31、第二传动杆32和套筒33,套筒33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2分别从套筒33的两端插入套筒33内,并且第一传动杆31与套筒33的连接是活动连接,第二传动杆32与套筒33的连接可以是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3所示,具体而言,第一传动杆31的一端与打磨件20连接,第一传动杆31的远离打磨件20的一端为第一端310,第二传动杆3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40转动连接,也就是第二传动杆32与驱动机构40的驱动杆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32随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第二传动杆32的远离驱动机构40的一端为第二端320,第一端310从套筒33的一端插入,第二端320从套筒33的另一端插入。

第一传动杆31的外表面和套筒33的内表面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凸起311和第一插槽330,也就是说第一凸起311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杆31上,同时第一插槽330就会设置在套筒33的内表面,而当第一凸起311设置在套筒33的内表面的时候,第一插槽330需要设置在第一传动杆31的外表面。第一插槽330限制了第一凸起311的活动,使第一凸起311只能沿第一插槽330的长度方向滑动。

同理,第二传动杆32的外表面和套筒33的内表面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凸起321和第二插槽331,第二凸起321设置在第二传动杆32上的时候,第二插槽331设置在套筒33的内表面,而第二凸起321设置在套筒33的内表面的时候,第二插槽331设置在第二传动杆32的外表面。第二插槽331限制了第二凸起321的活动,使第二凸起321只能沿第一插槽330的长度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40在驱动第二传动杆31转动的时候,由于第二凸起321和第二插槽331的插接结构的作用下,第二传动杆32不会相对于套筒33转动,而由于第一凸起311和第一插槽330的插接结构的作用下,第一传动杆31相对于套筒33也不会转动,使得驱动机构40产生的转动作用能够依次从第一传动杆31、套筒33、第二传动杆32传送至打磨件20,以使打磨件20转动。并且在旋转动力被上述的结构传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第一端310、第二端320和套筒33的内表面之间构建为活动腔332,活动腔332内嵌设有弹性件333,这里的弹性件333为弹簧,也可以为其他的具有弹性形变的结构。弹性件333的一端与第一端310连接,弹性件333的另一端与第二端320连接,弹性件333使得第一传动杆31始终具有远离第二传动杆32的趋势,也就是说弹性件33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感应件35包括显示屏34以及相互匹配的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头322,第一感应头312设置于第一端310,第二感应头322设置于第二端320,显示屏34设置于本体10的外表面,显示屏34分别与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头322电连接。

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头322属于距离感应装置,也就是说,当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能够将感应到的距离变化信息传递至显示屏34,显示屏34可以将该距离变化信息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头322感应到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的距离变化的目的是检测弹簧的压缩形变过程。弹簧的弹力由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压缩距离(压缩量)决定,当弹簧选定之后,劲度系数也就确定了,能够变化的因素就是弹簧的压缩距离(压缩量),检测弹簧的压缩形变可以检测到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等于打磨件20施加在墙面的压力,所以,第一感应头312和第二感应头322可以间接检测到打磨件20施加在墙面上的压力。

进一步的,在使用之前,可以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出打磨墙面效果最好的压力值,该压力值定义为最佳压力值。同时将显示屏34设置成能够同时显示多个数据的装置,通过显示屏34显示的数据包括:施加在墙面上的实时的压力值、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的距离值以及最佳压力值。在进行打磨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本体10进行操作操作,使打磨件20施加在墙面的压力等于或者接近于最佳的压力值,从而使得打磨的整体平整度更好。

由于弹簧预先施加了对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2的弹力,所以在设置最佳压力值的时候,应该扣除弹簧预先受压时损失的弹力。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套筒33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34,第一滑槽334从套筒33的靠近打磨件20的一端向套筒33的中间位置延伸,第一滑槽334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35,第一传动杆31设置有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第一抵顶块313,第一抵顶块313嵌设在第一滑槽334内,并且,第一抵顶块313能够在第一滑槽334内滑动,第一限位块335相对于第一抵顶块313更靠近打磨件20,第一抵顶块313活动嵌设于第一滑槽334内且用于与第一限位块335抵接。

第一限位块335的作用是用于抵住第一抵顶块313,防止第一传动杆31在弹性件333的作用下被弹出套筒33。

请参照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套筒33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36,第二滑槽336从套筒33的靠近驱动机构40的一端向套筒33的中间位置延伸,第二滑槽336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37,第二传动杆32设置有与第二滑块相对应的第二抵顶块323,第二抵顶块323嵌设在第一滑槽334内,并且,第二抵顶块323能够在第一滑槽334内滑动,第二限位块337相对于第二抵顶块323更靠近驱动机构40,第二抵顶块323活动嵌设于第二滑槽336内且用于与第二限位块337抵接。

在弹性件333的作用下,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2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第二限位块337的作用是用于抵住第二抵顶块323,防止第二传动杆32在弹性件333的作用下被弹出套筒33。同时,由于第一抵顶块313和第一限位块335相互抵接,第二抵顶块323和第二限位块337相互抵接,使得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2在套筒33内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传动杆32与套筒33固定连接的时候,可以不设置第二限位块337和第二抵顶块323。由于第一传动杆31与套筒33是活动连接的,在弹性件333的作用下,同样能够使得第一传动杆31具有远离第二传动杆32的趋势。

本打磨装置除了能够运用在墙面腻子的打磨上,还可以用于其他的需要打磨的产品或者结构上,例如:汽车漆面的打磨,高精度的机械零件的打磨,可以做到更加精细化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