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风眼砖及转炉炉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511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风眼砖及转炉炉衬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冶炼用转炉风眼砖及转炉炉衬。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炼钢衬炉的风眼砖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紧密结合的砖1和风眼孔2,风眼孔2斜向贯穿两块砖1的交接处。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在转炉前期因风口畅通、炉内容积相对较大,吹炼中炉内挂渣控制相对较少,风眼砖在高温高风量吹炼中机械冲刷1—80炉次时损耗相对较快。在80—110炉次时炉衬损耗相对较快,如图2所示区域A中两块砖1与风眼孔2交接处的上下两个三角区在吹炼过程中尺寸小无依托损耗相对较快。120—130炉次也就是转炉周期寿命中期风眼砖损耗相对在低点,在两块砖1交接中间处即图2中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区域,损耗相对较低。130—160炉次时炉衬也是损耗相对较快,如图2所示区域B中两块砖1与风眼孔2交接处的上下两个三角区在吹炼过程中尺寸小无依托损耗相对较快,风眼砖损耗也会相对较高。中后期转炉炉衬损耗基本恢复正常损耗,后期损耗也相对较低。总之,风眼砖的损耗从A区域至B区域移动,因为风眼砖的区域A和区域B中上下连个三角区的不正常损耗,大大降低了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风眼砖及转炉炉衬,降 低风眼砖的不正常损耗从而提高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炉风眼砖,包括第一砖、第二砖及风眼孔,第一砖的一侧面与第二砖的一侧面连接,风眼孔贯穿第二砖上下端面,风眼孔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入口端位于第二砖的上端面,出口端位于第二砖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风眼孔全部设置在第二砖中,风眼孔同时第一砖和第二砖无交接,从而降低风眼砖的不正常损耗,进而提高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一种转炉风眼砖,所述第一砖设置为三棱柱。

进一步,所述一种转炉风眼砖,所述第二砖设置为多棱柱。

进一步,所述一种转炉风眼砖,所述第二砖设置为五棱柱。

进一步,所述所述一种转炉风眼砖,所述第一砖的一侧面设置凸起,所述第二砖的一侧面设置凹槽,凸起与凹槽适配连接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炉衬,降低风眼砖的不正常损耗从而提高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炉炉衬,包括安装于风眼区域的转炉风眼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炉风眼砖将风眼孔全部设置在第二砖中,风眼孔与第一砖和第二砖无交接,使用上述转炉风眼砖从而降低风眼砖的不正常损耗,进而提高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炉风眼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砖,2、风眼孔,3、第一砖,4、第二砖,21、入口端,22、出口端,31、凸起,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转炉风眼砖,包括第一砖3、第二砖4及风眼孔2。

风眼孔2贯穿第二砖4上下端面。风眼孔2具有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入口端21位于第二砖4的上端面,出口端22位于第二砖4的下端面。也就是说,风眼孔2全部位于第二砖4的内部。

第一砖3的一侧面与第二砖4的一侧面连接。具体的第一砖3的一侧面设置凸起31,第二砖4的一侧面设置凹槽41,凸起31与凹槽41适配连接。固定第一砖3和第二砖4在沿连接面上下方向的移动。

第一砖3设置为三棱柱。第二砖4设置为多棱柱,具体的第二砖4设置为五棱柱。连接后的第一砖3和第二砖4组成的外形结构与现有技术中转炉风眼砖的两块结构相同的砖连接后组成的外形结构基本相同,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转炉衬更加的通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风眼孔2全部设置在第二砖4中,风眼孔2同时第一砖3和第二砖4无交接,从而降低转炉风眼砖的不正常损耗,进而提高转炉周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炉炉衬,包括安装于风眼区域的如所述的一种转炉风眼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