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450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特别是一种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方坯连铸机的铸坯切割方式采用火焰切割方式,使用氧气、液化气做为切割介质。在切割过程中,铸坯的下表面形成切割瘤,铸坯在轧制之前需要对下表面的切割瘤进行修整,但是人工清理费时、费力且表面清理不彻底,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费用,也降低了铸坯的成材率。此现象在高碳钢(如GF600、65MN等钢种)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在线去除割瘤、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铸坯外观质量的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包括金属硬管,过渡接头,喷嘴,所述金属硬管置于套管内,金属硬管的下端与过渡接头的一端固接,过渡接头的另一端与喷嘴连接管的一端固接,喷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喷嘴固接;金属硬管与喷嘴连接管垂直,金属硬管的上端通过金属软管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通过第三管路与减压阀连通,减压阀通过第二管路与总管阀门一端连通,总管阀门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更换、安装方便,铸坯下割瘤去除彻底,实现自动在线去除毛刺、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板坯外观质量,提高铸坯成材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所述过渡接头为90度变径弯头。

所述金属硬管的直径大于喷嘴连接管的直径。

所述套管设有贯通管壁的螺纹孔,紧固螺栓与该螺纹孔配合。

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动力介质为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嘴与金属硬管连接示意图;

图3为套管主视图;

图4为套管A-A视图;

图5为金属硬管与套管连接示意图;

图6为电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硬管1;套管2;螺纹孔2-1;紧固螺栓3;过渡接头4;喷嘴连接管5;喷嘴6;第一管路7;总管阀门8;第二管路9;减压阀10;第三管路11;电磁阀12;金属软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连铸机去除切割瘤装置,金属硬管1(图1、图2所示)置于套管2(图3、图4所示)内,套管2设有2个贯通管壁的螺纹孔2-1,紧固螺栓3与该螺纹孔2-1配合,紧固螺栓3用于紧固金属硬管1。金属硬管1的下端与过渡接头4的一端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过渡接头4为90度变径弯头,过渡接头4的另一端与喷嘴连接管5的一端焊接连接,喷嘴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喷嘴6焊接连接,金属硬管1与喷嘴连接管5垂直设置,金属硬管1的直径大于喷嘴连接管5的直径,过渡接头4将管路直径由Φ20过渡到Φ15。金属硬管1的上端通过金属软管13与电磁阀12连通,电磁阀12通过第三管路11与减压阀10连通,减压阀10通过第二管路9与总管阀门8一端连通,总管阀门8另一端与第一管路7连通,第一管路7是主管路,第一管路7内的动力介质为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作用,能延长铸坯下表面切割瘤形成固态毛刺的时间,在切割瘤为液态时将其去除。总管阀门8用于控制关闭和开启整个去割瘤装置的氧气,减压阀10用于控制连铸机每个流之间的氧气压力,当切割车开启切割氧的同时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12,电磁阀12用于控制去割瘤装置管路氧气的喷射。本实施例安装于切割枪下方,与连铸坯切割同步进行,不占用连铸生产线的空间和连铸生产时间,生产效率高。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将套管2焊接在切割车车体上,松动紧固螺栓3能调节金属硬管1上下移动,调整喷嘴6与铸坯下表面的距离。使用时,总管阀门8处于打开状态,打开切割车切割氧的同时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12,使氧气依次通过金属软管13、金属硬管1、过渡接头4、喷嘴连接管5将氧气传递到喷嘴6处,喷嘴6处喷出高压力的氧气,将切割过程中在连铸坯下表面形成的切割瘤吹离连铸坯,防止切割瘤冷却凝固在连铸坯上形成毛刺。切割完毕后,关闭切割车切割氧的同时将信号再次传递给电磁阀12,关闭氧气,以起到降低氧气介质成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更换、安装方便,铸坯下表面切割瘤去除彻底,实现自动在线去除毛刺、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板坯外观质量,有效降低了人工去除铸坯下表面切割瘤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改善了铸坯外观质量,提高了铸坯成材率从而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