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5642发布日期:2019-02-15 23: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等制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当金属制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生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锈除了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也与外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锈蚀都工件的强度降低,容易脱落,影响仪器的美观。需要进行表面喷漆进行保护,喷漆前需对工件进行前期的除锈、打磨操作。现有技术中,除锈大多数是机械除锈,化学除锈污染物大,但机械除锈还不存在能自动校准除锈精度,或者采用预设的值进行除锈控制但是装置复杂,出错率高,工艺连续性不好,不适合流水线上的规模化生产;同时,现有技术还缺乏对于表面不规则的工件的操作的装置。

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调节除锈、打磨高度的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本发明通过对校验块进行校验来驱动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对校验块表面的信号采集并通过机械装置传递到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对除锈和打磨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此提高除锈和打磨的精度问题。

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设置在设有固定位的传送带上,包括箱体、驱动装置、打磨装置和除锈装置,

箱体,包括由分隔板分隔形成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箱体采用热镀锌钢板。

驱动装置,包括接触头和驱动轮,接触头活动设置在驱动杆的下端,驱动杆的上端设有螺杆,驱动杆贯穿设置在分隔板下的限位筒,限位筒内设有限位块和复位弹簧,驱动轮中部设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上设有与驱动杆的螺杆啮合的螺旋凹槽;

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头和第二摆动轮,第二摆动轮与驱动轮连接;打磨头活动设置于第二升降杆的下端,第二升降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旋凹槽与固定设置在分隔板上的第二传递轮啮合,第二活动杆上端设有与第二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二滚轮,第二活动杆位于上箱体内还设有第二固定块和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二弹簧,分隔板下还固定设有清扫轮;

除锈装置,包括除锈头和第一摆动轮,第一摆动轮与第二摆动轮连接;除锈头活动设置于第一升降杆的下端,第一升降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旋凹槽与固定设置在分隔板上的第一传递轮啮合,第一活动杆上端设有与第一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一滚轮,第一活动杆还设有第一固定块和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与分隔板之间的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位与工件最左端的距离不大于工件高度的五分之一,固定位与工件最左端面的最高点的距离不大于工件高度的三分之一;此时,固定位完全处于接触头离开工件的抛物线轨迹线面积内,避免接触头与固定位撞击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处于限位筒最下端的极限位置时,接触头、打磨头和除锈头恰好与传送带表面无压力接触状态;使得接触头、打磨头和除锈头之间的联动升降适合其与工件的作用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头、打磨头和除锈头之间的距离与固定位之间的距离一致;保证接触头、打磨头和除锈头与工件作用准确,保证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的外形一致,其接触面为弧形过渡连接的曲面,外形呈现“y”形;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之间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的曲面接触传递机械力,力传递平稳且无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的最大径与最小径的差值至少不小于工件的高度值;确保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不发生转动,始终处于摆动状态,准确保证联动的升降是工件待作用表面高度值的准确反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之间可通过直接接触连接或通过连杆连接;在固定位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可以直接采用接触传递,但传递效果不如连杆传递,连杆传递不仅适用于固定位之间的距离较大的情况,还可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连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数量为三,均匀布在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上;保证力的传递的稳定性,降低连杆的负荷,减缓疲劳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取为同一值,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的十倍以上;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的十倍以上,使得作为动力源的驱动装置,其带载能力应足以驱动其带载的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且使得驱动装置的带载对驱动装置的影响忽略不计。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限位块处于限位筒最下端的极限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取值使得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始终紧贴合在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经除锈打磨后的工件作为检验块并通过驱动装置对检验块的表面进行信号采集,再通过与驱动装置联动的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的联动升降完成对工件的除锈和打磨操作,保证除锈和打磨的时刻校准,装置简单且能保证精度;尤其适合待除锈工件表面不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本发明通过对校验块进行校验驱动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对校验块表面的信号采集并通过机械装置传递到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对除锈和打磨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此提高除锈和打磨的精度问题。本发明的的校验块在初始状态时,采用人工精加工的工件进行校验,之后采用的是经过除锈、打磨完成后的中间件作为校验块进行校验,从而达到在生产流水线上的自动校正效果。

一种自动校正高度的除锈装置,设置在设有固定位51的传送带上,包括箱体1、驱动装置2、打磨装置3和除锈装置4。本装置通过驱动装置2与传输带上固定位51固定夹持的中间件接触,由中间件驱动驱动装置动作,驱动装置传递驱动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动作使得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的高度满足精度需求。工件由本装置一侧进入,先后经除锈、打磨后,在作为驱动装置的校准件后从装置的另一侧离开装置。

箱体1,包括由分隔板13分隔形成的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所述箱体采用热镀锌钢板。

驱动装置2包括与校准块接触的接触头21,接触头采用可自由在校验块表面自由转动的滚轮活动设置在驱动杆23的下端,驱动杆的上端设有螺杆231,驱动杆贯穿固定设置于分隔板下的限位筒25,限位筒内设有被限制于所述限位筒内部活动的限位块27,限位筒内还设有一端固定于限位块、另一端固定于分隔板上的复位弹簧26,复位弹簧套于驱动杆外,使得驱动杆在垂直方向上动作。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轮22,驱动轮中部设有圆柱凸起24,圆柱凸起上设有与驱动杆的螺杆啮合的螺旋凹槽,通过螺旋凹槽与驱动杆的螺杆的啮合传动将驱动杆的垂直运动转为驱动轮的转动。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接触头21在受工件挤压的作用向上动作,与接触头连接的驱动杆23向上垂直动作并压缩复位弹簧26,驱动杆通过螺杆231与圆柱凸起24的啮合传动带动驱动轮24逆时针转动;在接触头21不受校准块作用时即校验块表面与接触头的接触位置相比于此前的接触位置处于更低的高度时,驱动杆23在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向下动作,一方面使得接触头21紧贴着校验块表面,另一方面使得驱动轮顺时针转动。

驱动装置2在工作前需对其初始位置进行校验,在所述限位块27处于极限位置时即处于限位筒25最下端的极限位置时,此时接触头21恰好处于与传送带表面无压力接触的状态;并且,所述复位弹簧26弹性系数大到足以驱动整体装置动作,其在限位筒内即使限位块处于极限位置时也处于压缩状态。

校验块5通过固定位51固定在传递带上,所述接触头21与工件表面接触会出现在接触头离开工件表面时出现骤然断裂面下坠的情形,在接触头离开断裂面时,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接触头相对于工件表面存在向左的速度,同时,接触头在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还存在向下的加速度,因此整个接触头相对于工件做加速度向下的抛物线的运动,存在与固定位51撞击的可能,而长期撞击会使得固定位松动失去固定能力以及接触头的损伤。因此,需对固定位的外形进行限定,优选的,固定位51与工件最左端的距离不大于工件高度的五分之一,固定位与工件最左端最高点的距离不大于工件高度的三分之一,此时,固定位完全处于接触头离开工件的抛物线轨迹线面积28内。

除锈装置4,包括与待除锈工件接触进行除锈操作的除锈头49和接收驱动力的第一摆动轮42,除锈头活动设置于第一升降杆47的下端,第一升降杆活动设置贯穿分隔板13并能在垂直方向上升降,第一升降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旋凹槽与固定设置在分隔板上的第一传递轮48啮合,以此使得第一活动杆与第一升降杆的动作方向相反。第一活动杆贯穿分隔板13至上箱体11内并在垂直方向上动作,第一活动杆上端设有与第一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一滚轮43,第一活动杆位于上箱体内还设有第一固定块44和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块44与分隔板13之间的第一弹簧45,第一滚轮43通过第一弹簧45的作用紧贴合在第一滚轮43上。除锈装置4的工作原理:在第一摆动轮42接收驱动力做逆时针转动时,压迫与第一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一滚轮43向下动作并压缩第一弹簧45,第一升降杆47通过第一传递轮48的作用向上动作;在第一摆动轮42接收驱动力做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弹簧45复位使得第一滚轮43依旧紧贴合在第一摆动轮42上,第一活动杆46向下动作并通过第一传递轮48的作用使得第一升降杆47向下动作。

经过除锈装置4除锈操作后的工件将在下一工位即打磨装置3进行打磨操作。

打磨装置3,包括与待打磨工件接触进行打磨操作的打磨头39和接收驱动力的第二摆动轮32,打磨头活动设置于第二升降杆37的下端,第二升降杆活动设置贯穿分隔板13并能在垂直方向上升降,第二升降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旋凹槽与固定设置在分隔板上的第二传递轮38啮合,以此使得第二活动杆与第二升降杆的动作方向相反。第二活动杆贯穿分隔板13至上箱体11内并在垂直方向上动作,第二活动杆上端设有与第二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二滚轮33,第二活动杆位于上箱体内还设有第二固定块33和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3与分隔板13之间的第二弹簧35,第二滚轮33通过第二弹簧35的作用紧贴合在第二滚轮33上。分隔板下还固定设有清扫轮310对打磨完成的工件进行清扫。打磨装置3的工作原理:在第二摆动轮32接收驱动力做逆时针转动时,压迫与第二摆动轮紧贴合的第二滚轮33向下动作并压缩第二弹簧35,第二升降杆37通过第二传递轮38的作用向上动作;在第二摆动轮32接收驱动力做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弹簧35复位使得第二滚轮33依旧紧贴合在第二摆动轮32上,第二活动杆36向下动作并通过第二传递轮38的作用使得第二升降杆37向下动作;清扫轮310对打磨完成的工件进行清扫。

打磨装置3和除锈装置4也需进行初始校准。在驱动装置2的限位块27处于极限位置,打磨头和除锈头的初始位置刚好与传输带无压力接触。

打磨装置3和除锈装置4通过第一摆动轮42和第二摆动轮32的机械传动连接,打磨装置3和驱动装置2通过第二摆动轮32与驱动轮22的机械传动连接。其机械连接可采用第一摆动轮42和第二摆动轮32、第二摆动轮32与驱动轮22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所述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的外形一致,其接触面为弧形过渡连接的曲面,外形呈现“y”形,接触传递适用于工位之间的距离不大的情形,否则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的最大径将增大,占据装置大量的空间并使得装置笨重。因此,在本实施例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之间采用连杆31进行连接,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距离应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匹配,连杆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摆动轮42、第二摆动轮32和驱动轮22的最大径与最小径之间需满足要求,本发明在保证接触始终与校验块接触的同时,将校验块的高度值变化联动传递至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不允许发生转动,只允许在规定范围内摆动。因此,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的最大径与最小径的差值至少不小于工件的高度值,优选的,预留10%的幅度值,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将始终处于摆动状态,并且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将始终处于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的一个最大径和最小径之间滚动。所述连杆的数量至少一个,为一个时,连杆应设置在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上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相异的一侧上,更优的,所述连杆数量为与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外形一致的三个,均匀布在第一摆动轮、第二摆动轮和驱动轮上使得力的传递更为均衡。

所述驱动装置作为装置的动力源,其带载能力应足以驱动其带载的除锈装置和打磨装置,因此,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远大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取为同一值,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至少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的十倍以上,使得驱动装置的带载对驱动装置的影响忽略不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