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8645发布日期:2019-01-18 20:1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在完成轧制之后,需要进入罩式退火炉对带钢进行退火。退火的方式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约600~800℃左右的温度,再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到常温。退火目的是降低带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在退火过程中,带钢要放出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这部分热量都直接散失到车间中,在造成热量浪费的同时,还提升了车间的温度,恶化了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目的,从而为企业节约开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需要退火的产品置于退火炉内胆的容纳空间中,所述余热回收器包括辐射换热部和对流换热部;所述辐射换热部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外侧,所述辐射换热部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供空气流动的间隙,所述内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辐射换热部具有多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分水器和所述集水器的第一换热管;所述对流换热部设置在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外侧,一个所述对流换热部具有一对流空间,所述对流空间设置成,其顶部通过上升管与所述集水器连接,其底部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分水器连接,其内部具有连接所述上升管和所述供水管的第二换热管,所述间隙通过循环风机与所述对流空间的内部连通,以使得热空气流动至所述对流空间。

优选的,所述辐射换热部围绕在所述内胆的周向,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表面、所述分水器以及所述集水器的内表面、所述内胆的外表面共同构成一供空气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通过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对流空间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管为蛇形管。

优选的,在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外侧具有多个所述对流换热部。

优选的,所述分水器通过给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集水器通过出汽管与用热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辐射换热部和对流换热部充分回收退火工艺中的热量,从而用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为产品的其他用热工艺提供能量,例如酸洗、脱脂、涂镀等工艺,替代锅炉,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最终目标,从而为企业节约开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如下:

1-带钢;2-内胆;3-辐射换热部;4-第一换热管;5-对流换热部;6-上升管;7-供水管;8-分水器;9-给水管;10-集水器;11-出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需要退火的产品,在本实施例中是带钢1,置于退火炉内胆2的容纳空间中。退火降温所散发的热量通过内胆2壁传递到外部。因此,内胆2壁面所采用应该是导热系数高的材料。本实用新型用于罩式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器主要包括辐射换热部3和对流换热部5。其中,辐射换热部3设置在所述内胆2的外侧,而对流换热部5设置在辐射换热部3的外侧。

内胆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分水器8和集水器10。分水器8通过给水管9与外部水源连接,用于将外部水源分配至换热管。集水器10通过出汽管11与用热装置连接,用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为产品的其他用热工艺提供能量,例如酸洗、脱脂、涂镀等工艺。辐射换热部3具有多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分水器8和所述集水器10的第一换热管4。辐射换热部3与内胆2的壁面之间具有供空气流动的间隙,辐射换热部3与内胆2之间主要通过辐射实现热量的传递。第一换热管4中的水在加热后到达集水器1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辐射换热部3围绕在所述内胆2的周向,以达到辐射换热部3的最大换热面积。辐射换热部3的内表面、所述分水器8以及所述集水器10的内表面、所述内胆2的外表面共同构成一供空气流动的封闭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辐射换热部3围绕在所述内胆2的周向和顶部。第一换热管4的出口位于辐射换热部3顶部的中心,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4有最大的换热面积。

在所述辐射换热部3的外侧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对流换热部5。任一个对流换热部5都具有一个对流空间。所述对流空间设置成,其顶部通过上升管6与集水器10连接,其底部通过供水管7与分水器8连接,其内部具有连接上升管6和供水管7的第二换热管。而且,辐射换热部3和内胆2之间的间隙通过循环风机与对流空间的内部连通,以使得热空气流动至所述对流空间,而对流换热后相对的冷空气回流至间隙。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流换热部5的数量为两个。辐射换热部3的内表面、所述分水器8以及所述集水器10的内表面、所述内胆2的外表面共同构成的封闭空间通过循环风机与对流空间的内部连通,以使得热空气流动至所述对流空间,而对流换热后相对的冷空气回流至间隙。而且为了增加换热面积,增强热空气的流动性,第二换热管采用蛇形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器通过辐射换热部3和对流换热部5充分回收退火工艺中的热量,在降低车间温度,改善车间环境的同时回收热能,取代现有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余热回收器能够用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为产品的其他用热工艺提供能量,例如酸洗、脱脂、涂镀等工艺,替代锅炉,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最终目标,从而为企业节约开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