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2030发布日期:2019-06-19 01:5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镀锌钢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热镀锌时,锌锅中的锌液被加热到460℃以上,带钢的入锌锅温度一般也在460℃以上。炉鼻子内部的锌液面会有锌蒸汽生成。当升至一定高度后由于与炉鼻子中的微量水分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锌颗粒。带钢进入锌锅时便把氧化锌颗粒粘到带钢表面,在带钢经过锌锅后在带钢表面就产生粗糙不平的表面。未发生氧化的锌蒸汽上升到炉内壁时,由于炉内壁温度低,与部分氧化锌颗粒一起,凝固在炉内壁,形成锌灰。生产过程中震动可造成锌灰掉落,落至钢带表面后形成表面锌灰缺陷,严重时造成钢带表面漏镀。

为控制锌液蒸发,一般热镀锌线均设有加湿装置,通过向锌液面上方喷吹加湿的保护气体,在锌液面上形成一层非常薄的氧化锌薄膜,从而抑制锌液的进一步挥发。在热镀锌炉鼻子加湿气体密闭循环系统中,加湿后的保护气体经过主管进入围管,再经过围管进入周围的支管,最后经过支管直接接入炉鼻子中。液面上方是否形成氧化锌薄膜以及薄膜的均匀性除与加湿气体的含水量有关外,还取决于支管中加湿保护气体的流量。如果支管中的气体流量分布不均,某支管流量偏小,则该支管对应液面将无法形成氧化锌薄膜,进而无法避免由于锌液蒸发造成的表面缺陷;提高气体的总流量可以提高各支管气体的流量,但会造成某支管流量偏大,保护气体中的水分造成钢板表面氧化,形成漏镀缺陷。

目前使用的热镀锌炉鼻子加湿气体密闭循环系统中,炉鼻子上下各有一根加湿管,支管与加湿管垂直相连,加湿管末端封闭。由于加湿管封闭末端的存在,造成气流对冲,导致加湿管末端附近支管中的气流明显小于其他支管,无法避免由于锌液蒸发造成的表面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其通过将热镀锌炉鼻子上下加湿管末端连接形成围管,并在连接中心处增加出气管,显著提高各支管气体流量的均匀性,消除由于加湿气体流量不均匀造成的热镀锌表面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包括加湿气体进气主管、围管、支管、出气管和出气控制阀,围管为矩形,加湿气体进气主管和出气管对称分布在围管短边中心,支管对称分布在围管的长边,位于同侧围管上的支管间距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加湿气体进气主管内径r0和围管内径r1相同;围管内径r1与支管内径r2满足如下关系:2≤r1/r2≤4;出气管内径r3与支管内径r2满足如下关系:1≤r3/r2≤1.5。

更进一步,所述的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支管对称分布在围管的长边,位于同侧围管上的支管间距相同,间距L1满足如下条件:150mm≤L1≤300mm,且两侧支管距离炉鼻子边部距离L2满足如下条件:1/2L1≤L2≤L1。

进一步,所述的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出气管与加湿罐通过控制阀相连,回收多余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总消耗的前提下,通过热镀锌炉鼻子上下加湿管末端连接形成围管,并在连接中心处增加出气管,显著提高各支管气体流量的均匀性,消除由于加湿气体流量不均匀造成的热镀锌表面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湿气体进气主管、2-围管、3-支管、4-出气管、5-出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及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加湿管道结构,包括加湿气体进气主管1、围管2、支管3、出气管4和出气控制阀5,围管2为矩形,加湿气体进气主管1和出气管4对称分布在围管2短边中心,支管3对称分布在围管2的长边,位于同侧围管2上的支管3间距相同。

加湿气体进气主管1内径r0和围管2内径r1相同;围管2内径r1与支管3内径r2满足如下关系:2≤r1/r2≤4;出气管4内径r3与支管3内径r2满足如下关系:1≤r3/r2≤1.5。支管3对称分布在围管2的长边,位于同侧围管2上的支管3间距相同,间距L1满足如下条件:150mm≤L1≤300mm,且两侧支管3距离炉鼻子边部距离L2满足如下条件:1/2L1≤L2≤L1。出气管4与加湿罐通过控制阀5相连,回收多余气体。

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加湿管道结构与1520mm宽度炉鼻子配套使用。本实施例中加湿管道结构,包括加湿气体进气主管1(内径r0=30mm)、围管2(内径r1=30mm)、12根支管3(内径r2=15mm)、出气管4(内径r3=15mm)和出气控制阀5,围管2为矩形,加湿气体进气主管1和出气管4对称分布在围管2短边中心,12根支管3对称分布在矩形围管2的长边,位于同侧围管2上的6根支管3间距相同(间距L1=250mm),两侧支管3距离炉鼻子边部距离L2=135mm。

为方便调节气体流量,同时避免保护气体浪费,出气管4与加湿罐通过控制阀5相连,将多余气体进行回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