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喷嘴及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783发布日期:2019-05-17 22: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喷嘴及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机械加工中磨削液供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喷嘴及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微量润滑技术又称mql(minimalquantitylubrication)技术,具体是将极微量的磨削液与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混合雾化后喷射至磨削区,对磨屑、砂轮及加工表面进行有效润滑。这一技术在保证有效润滑和冷却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磨削液的使用(约为传统浇注式润滑方式用量的千分之几),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伤害。

纳米射流微量润滑是基于强化换热理论建立的,由强化换热理论可知,固体的传热能力远大于液体和气体。常温下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要比流体材料大几个数量级。在微量润滑介质中添加固体粒子,可显著增加流体介质的导热系数,提高对流换热能力,极大弥补微量润滑冷却能力不足的缺陷。此外,纳米粒子在润滑与摩擦学方面还具有特殊的抗磨减摩和高承载能力等摩擦学特性。纳米射流微量润滑就是将纳米级固体粒子加入微量润滑流体介质中制成纳米流体,即纳米粒子、润滑剂(油、或油水混合物)与高压气体混合雾化后以射流形式喷入磨削区。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技术所产生的液滴依靠高压气体的携带作用进入磨削区进而起到冷却润滑的作用,然而其运动路径并不可控,存在液滴扩散、漂移等问题。液滴飘散到工作环境中不但污染环境还威胁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磨削液的有效利用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如今使用微量润滑加工时润滑液与冷却液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正被高度关注,如:操作人员会得各种各样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职业性气喘、过敏性肺炎、肺功能丧失和皮肤病如过敏、油痤疮、和皮肤癌等。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探索工作提出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希望通过电场力的作用对雾化液滴实现可控输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

申请号为201310042095.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静电雾化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该方案采用电晕荷电技术对喷嘴出口处的微量润滑液进行荷电,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液滴会进一步发生破碎,破碎形成的小液滴沿电场线方向可控的输送到磨削区,从而对磨削区进行有效的冷却润滑。申请号为20131005022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削液气雾微量润滑方法,该方案也采用了电晕放电原理对润滑液进行破碎和输运。

发明人发现,从目前公开的文献来看,对于机械加工领域采用静电雾化进行润滑的技术并不多,而且技术也尚未成熟。当前对于润滑油的荷电输运多采用电晕放电(电极针尖端放电)的方式,但电晕放电存在着电晕区小,荷电率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电压的同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采用接触式荷电(高压电源直接与喷嘴接触)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液的荷电量,但也存在漏电风险,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适合接触式荷电的微量润滑装备。事实表明在使用接触式荷电时,在喷嘴出口处微量润滑液在压缩空气、电场力等外力作用下拉伸成一系列小液柱进而破裂成小液滴。在这一过程中液柱直径极不均匀,导致后续形成的小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液滴粒径的可控。同时喷嘴出口处的小液柱在压缩空气形成的乱流作用下波动较为严重,十分不利于液滴后续输送路线的控制。

除上述问题外,发明人还发现,由于压缩空气压强较大,从喷嘴喷出时有噪音,噪音会影响操作人员听觉健康;以及在使用微量润滑磨削系统中发现由于纳米粒子吸附性能较强,输送纳米流体的管路经常出现堵塞的情况,这大大影响了其使用性能,也是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织构静电喷嘴,其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大大增加了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微织构静电喷嘴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织构静电喷嘴,包括: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的上方连接有上喷嘴体;所述上喷嘴体与喷嘴芯之间形成空闲空间,用来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所述喷嘴芯的下方连接有下喷嘴体;喷嘴芯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加速室和喷嘴出口;所述加速室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微凸体。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其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微凸体为二级复合结构由一级微凸体和二级微凸体构成,相比于单独的微凸体结构复合微凸体无疑会更大地增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一种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包括: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的上方连接有上喷嘴体;所述上喷嘴体与喷嘴芯之间形成空闲空间,用来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所述喷嘴芯的下方连接有下喷嘴体;喷嘴芯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加速室和喷嘴出口;所述加速室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微凸体,所述微凸体由一级微凸体和二级微凸体组成,二级微凸体设置在一级微凸体上。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增阻静电喷嘴,其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锥条状微凸体,锥条状微凸体之间形成的锥条凹槽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降低了对操作人员听觉健康的危害;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一种降噪增阻静电喷嘴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噪增阻静电喷嘴,包括: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的上方连接有上喷嘴体;所述上喷嘴体与喷嘴芯之间形成空闲空间,用来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所述喷嘴芯的下方连接有下喷嘴体;喷嘴芯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加速室和喷嘴出口;所述加速室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微凸体,所述微凸体为锥条状,任意两个锥条状微凸体之间形成锥条凹槽。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其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过渡式非等高微凸体,采用过渡式微凸体结构能够使微量润滑液在加速室内的运动阻力从大至小分布,有助于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同时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包括: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的上方连接有上喷嘴体;所述上喷嘴体与喷嘴芯之间形成空闲空间,用来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所述喷嘴芯的下方连接有下喷嘴体;喷嘴芯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加速室和喷嘴出口;所述加速室内壁上均匀排布有微凸体,所述微凸体采用过渡式非等高结构,即微凸体高度沿射流运动方向逐渐减小。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其包含静电喷嘴采用静电喷嘴对润滑液进行荷电,实现雾滴实现可控分布的同时可提高荷电率及液滴的均匀度。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微织构静电喷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上述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公开的一种微织构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大大增加了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2)本公开的一种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微凸体为二级复合结构由一级微凸体和二级微凸体构成,相比于单独的微凸体结构复合微凸体无疑会更大地增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二级复合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3)本公开的一种降噪增阻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锥条状微凸体,大大增加了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同时,锥条状微凸体之间形成的锥条凹槽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降低了对操作人员听觉健康的危害;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4)本公开的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过渡式非等高微凸体,采用过渡式微凸体结构能够使微量润滑液在加速室内的运动阻力从大至小分布,有助于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同时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5)本公开的一种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采用上述静电喷嘴,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而且在绝缘油管内侧涂覆有疏水疏油碳纳米涂层,由于在纳米尺寸低凹的表面可使吸附的气体分子稳定存在,所以在宏观表面上相当于有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使油和水均无法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从而使材料表面呈现超常的双疏(疏油疏水)特性,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油管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圆柱型喷嘴;

图1(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锥型喷嘴;

图1(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锥柱型喷嘴;

图1(d)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锥柱扩散型喷嘴;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喷嘴总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喷嘴旋向通气孔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室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织构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5(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织构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织构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单位面积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7(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8(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8(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9(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9(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分布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的加速室内表面展开微织构单位面积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轴测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爆炸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横断面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高压直流电源电路体统框图;

图15(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加电装置剖视图;

图15(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加电装置俯视图。

其中,1-磨床部分工作台,2-绝缘板材,3-工件,4-砂轮,5-砂轮罩,6-磁力吸盘,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8-直流高压电线,9-可调高压直流电源,10-静电喷嘴,11-箱体,12-绝缘油杯接头,13-绝缘油杯,14-绝缘固定螺栓,15-绝缘垫圈,16-绝缘连接螺栓,17-微量泵固定板,18-精密微量润滑泵,19-气流量调节旋钮,20-绝缘三通,21-电磁阀,22-过滤调压阀,23-气源接头,24-双向接头,25-脉冲控制器,26-气管ⅰ,27-气管ⅱ,28-气管ⅲ,29-液流量调节旋钮,30-气液出口接头,31-电磁阀安装架,32-润滑泵进气接口ⅰ,33-润滑泵进气接口ⅱ,34-微量润滑液输送管出孔,35-油杯盖,36-箱盖,37-绝缘龙蛇管,38-绝缘油管,39-气体输送腔,40-疏水疏油碳纳米涂层,41-液体输送腔,42-上喷嘴体,43-下喷嘴体,44-绝缘密封圈,45-喷嘴芯,46-环状止逆圈,4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8-储气室,49-旋向气孔,50-气液混合室,51-加速室,52-喷嘴出口,53-高压电线接口,54-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5-止逆圈安置槽,56-v2o5纳米纤维片材,57-微凸体,58-工件加电装置,59-绝缘壳体,60-压铁,61-永磁铁,62-开口销插槽,63-接线环,64-压紧弹簧,65-一级微凸体,66-二级微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a)-图1(d)所示,目前喷射喷嘴结构有圆柱型喷嘴如图1(a)所示,锥型喷嘴如图1(b)所示,锥柱型喷嘴如图1(c)所示和锥柱扩散型喷嘴如图1(d)所示。喷嘴对于射流速度分布、紊动强度要求较高,喷嘴设计要求具有较为均匀的射流速度,速度梯度不易过大,射流紊动强度要小,射流不易有较大波动,喷嘴出口液滴浓度分布要均匀,射流浓度梯度不易过大。根据相关工作者研究经验认为,在相同入口和出口条件下,在速度分布方面,圆柱型喷嘴出口速度分布最不均匀,中心速度分布与边界速度分布相差较大,锥柱扩散型喷嘴出口速度分布最均匀,锥柱型喷嘴速度分布强于锥型喷嘴。在紊动强度方面,锥柱扩散型喷嘴的紊动强度最大,锥柱型喷嘴紊动强度介于圆柱型喷嘴和锥型喷嘴之间;在喷嘴出口液滴浓度分布方面,锥柱型喷嘴出口最为均匀。

综上分析认为,锥柱型喷嘴出口速度分布比较均匀,出口紊动强度分布较小,且出口液滴浓度分布最为均匀,所以根据对射流特性的要求,本实施例采用锥柱型喷嘴,即如图1(c)所示的这类喷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织构静电喷嘴,包括:上喷嘴体42,下喷嘴体43,绝缘密封圈44,喷嘴芯45,环状止逆圈46,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储气室48,旋向气孔49,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喷嘴出口52,高压电线接口53,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止逆圈安置槽55,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微凸体57。

所述上喷嘴体42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方,下喷嘴体43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嘴芯45下方,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圈44,可有效的防止喷嘴内的气体泄漏。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为绝缘材质,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上喷嘴体42上方设置有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可通过螺纹与绝缘龙蛇管37相连接。从而流经绝缘龙蛇管37的压缩空气可以进入到静电喷嘴内。喷嘴芯45内设置有储气室48,储气室48起到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的作用,同上喷嘴体42与喷嘴芯45之间形成的空闲空间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喷嘴芯45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加速室51收缩角α在5-20°之间,喷嘴出口直径为b长度为l,l/b取值在2-6之间,本实施例中α为13°,b为1mm,l/b为4。

喷嘴芯45上方设置有止逆圈安置槽55,环状止逆圈46固定粘接在止逆圈安置槽55槽内。环状止逆圈46为一个具有弹性的绝缘环状橡胶圈,在环状止逆圈46上阵列排布有4-10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图3中以8片为例。v2o5纳米纤维片材56沿环状止逆圈46粘贴一周将环形中心孔遮住,绝缘油管38从多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中心穿过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具有特殊的性质,其在外电场作用下可进行类似肌肉的强力可逆收缩,能够紧紧将绝缘油管38包住,避免了气液混合室50内气流导致的气流和润滑液回流,环状止逆圈46具有一定弹性,其弹性变形量可抵消v2o5纳米纤维片材56的收缩量。喷嘴芯45上设置有旋向气孔49,旋向气孔49是沿气液混合室50外壁阵列排布,入口轴线与气液混合室50内腔壁面相切,压缩空气流经旋向气孔49以切向速度v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由于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多个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其速度方向与轴向中心不相交,因此进入的气流对轴向中心存在一个动量矩,促使气流在气液混合室50绕轴向中心旋转,同时向喷嘴出口方向推进,从而带动纳米流体旋转形成涡流。该涡流的形成使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也导致了乱流的形成。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主要用于射流加速和润滑液在喷嘴内的铺展,润滑液在喷嘴内和出口处通常拉扯成液膜或液线,最终在气动力和静电力等外力的做用下最终破碎成液滴。喷嘴芯45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口53,下喷嘴体43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直流高压电线8可以穿过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与高压电线接口53相连接,从而为喷嘴芯45供电。加速室51内壁上设置有一系列微凸体57,微凸体57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如图6所示。

如图5(a)-图6所示,微凸体57均匀排布在加速室51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微凸体为六棱柱,同样微凸体57也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以及多边棱柱体。各微凸体57的水平中心距为a在5-50μm之间,竖直中心距为b在5-50μm之间,边长为c在2-7μm之间,高度为h在3-30μm之间,面积占有率η(即全部微凸体57投影面积与整个加速室51内表面面积比值)在20-80%之间。

本实施例a为15μm±3μm,b为15μm±3μm,c为4μm±0.5μm,h为10μm±1μm,η为40%,在加速室内表面51截取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分析单元其面积为l2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微凸体参数设置,实现喷嘴加速室内表面粗糙度因子的主动设计。

传统静电喷嘴中乱流的形成不利于微量润滑液的均匀铺展,润滑液和压缩空气在旋向气流的混合做用下变得极为不稳定,速度分布不均匀紊动强度较大,经加速室加速后这种显现变得尤为明显,最终导致喷嘴喷出的液滴尺寸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形成的液线波动较大也不利于形成液滴后的可控输运。本实施例的微织构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大大增加了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包括:

上喷嘴体42,下喷嘴体43,绝缘密封圈44,喷嘴芯45,环状止逆圈46,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储气室48,旋向气孔49,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喷嘴出口52,高压电线接口53,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止逆圈安置槽55,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微凸体57。

所述上喷嘴体42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方,下喷嘴体43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嘴芯45下方,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圈44,可有效的防止喷嘴内的气体泄漏。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为绝缘材质,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上喷嘴体42上方设置有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可通过螺纹与绝缘龙蛇管37相连接。从而流经绝缘龙蛇管37的压缩空气可以进入到静电喷嘴内。喷嘴芯45内设置有储气室48,储气室48起到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的作用,同上喷嘴体42与喷嘴芯45之间形成的空闲空间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喷嘴芯45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加速室51收缩角α在5-20°之间,喷嘴出口直径为b长度为l,l/b取值在2-6之间,本实施例中α为13°,b为1mm,l/b为4。

喷嘴芯45上方设置有止逆圈安置槽55,环状止逆圈46固定粘接在止逆圈安置槽55槽内。环状止逆圈46为一个具有弹性的绝缘环状橡胶圈,在环状止逆圈46上阵列排布有4-10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图3中以8片为例。v2o5纳米纤维片材56沿环状止逆圈46粘贴一周将环形中心孔遮住,绝缘油管38从多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中心穿过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具有特殊的性质,其在外电场作用下可进行类似肌肉的强力可逆收缩,能够紧紧将绝缘油管38包住,避免了气液混合室50内气流导致的气流和润滑液回流,环状止逆圈46具有一定弹性,其弹性变形量可抵消v2o5纳米纤维片材56的收缩量。喷嘴芯45上设置有旋向气孔49,旋向气孔49是沿气液混合室50外壁阵列排布,入口轴线与气液混合室50内腔壁面相切,压缩空气流经旋向气孔49以切向速度v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由于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多个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其速度方向与轴向中心不相交,因此进入的气流对轴向中心存在一个动量矩,促使气流在气液混合室50绕轴向中心旋转,同时向喷嘴出口方向推进,从而带动纳米流体旋转形成涡流。该涡流的形成使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也导致了乱流的形成。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主要用于射流加速和润滑液在喷嘴内的铺展,润滑液在喷嘴内和出口处通常拉扯成液膜或液线,最终在气动力和静电力等外力的做用下最终破碎成液滴。喷嘴芯45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口53,下喷嘴体43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直流高压电线8可以穿过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与高压电线接口53相连接,从而为喷嘴芯45供电。加速室51内壁上设置有一系列微凸体57,微凸体57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如图7(a)和图7(b)所示。

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凸体57由一级微凸体65和二级微凸体66组成,均匀排布在加速室51内壁上,二级微凸体66设置在一级微凸体65上。本实施例中一级微凸体65和二级微凸体66均为圆柱形,直径分别为d1和d2,d2为d1的1/5-2/3。同样也可以设置为圆锥体以及多边棱柱体。各一级微凸体65的水平中心距为a在5-50μm之间,竖直中心距为b在5-50μm之间,高度为h在3-30μm之间,一级微凸体65面积占有率η(即全部一级微凸体65投影面积与整个加速室51内表面面积比值)在20-80%之间,根据面积占有率η可得到一级微凸体65个数为n1。二级微凸体66高度h'为h的1/5-1/3,二级微凸体66面积占有率η'(即全部二级微凸体66投影面积与一级微凸体65表面面积比值)在30-80%之间,根据面积占有率η'可得到每个一级微凸体65上二级微凸体66个数为n2。

本实施例中d1为4μm±0.5μm,d2为1.5μm±0.5μm,a为15μm±mμm,b为15μm±mμm,h为10μm±1μm,η为40%,h'为3μm±0.5μm,η'为50%。

本实施例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微凸体为二级复合结构由一级微凸体和二级微凸体构成,相比于单独的微凸体结构复合微凸体无疑会更大地增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二级复合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实施例3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具体包括,上喷嘴体42,下喷嘴体43,绝缘密封圈44,喷嘴芯45,环状止逆圈46,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储气室48,旋向气孔49,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喷嘴出口52,高压电线接口53,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止逆圈安置槽55,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微凸体57。

所述上喷嘴体42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方,下喷嘴体43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嘴芯45下方,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圈44,可有效的防止喷嘴内的气体泄漏。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为绝缘材质,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上喷嘴体42上方设置有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可通过螺纹与绝缘龙蛇管37相连接。从而流经绝缘龙蛇管37的压缩空气可以进入到静电喷嘴内。喷嘴芯45内设置有储气室48,储气室48起到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的作用,同上喷嘴体42与喷嘴芯45之间形成的空闲空间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喷嘴芯45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加速室51收缩角α在5-20°之间,喷嘴出口直径为b长度为l,l/b取值在2-6之间,本实施例中α为13°,b为1mm,l/b为4。喷嘴芯45上方设置有止逆圈安置槽55,环状止逆圈46固定粘接在止逆圈安置槽55槽内。环状止逆圈46为一个具有弹性的绝缘环状橡胶圈,在环状止逆圈46上阵列排布有4-10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图3中以8片为例。v2o5纳米纤维片材56沿环状止逆圈46粘贴一周将环形中心孔遮住,绝缘油管38从多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中心穿过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具有特殊的性质,其在外电场作用下可进行类似肌肉的强力可逆收缩,能够紧紧将绝缘油管38包住,避免了气液混合室50内气流导致的气流和润滑液回流,环状止逆圈46具有一定弹性,其弹性变形量可抵消v2o5纳米纤维片材56的收缩量。喷嘴芯45上设置有旋向气孔49,旋向气孔49是沿气液混合室50外壁阵列排布,入口轴线与气液混合室50内腔壁面相切,压缩空气流经旋向气孔49以切向速度v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由于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多个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其速度方向与轴向中心不相交,因此进入的气流对轴向中心存在一个动量矩,促使气流在气液混合室50绕轴向中心旋转,同时向喷嘴出口方向推进,从而带动纳米流体旋转形成涡流。该涡流的形成使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也导致了乱流的形成。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主要用于射流加速和润滑液在喷嘴内的铺展,润滑液在喷嘴内和出口处通常拉扯成液膜或液线,最终在气动力和静电力等外力的做用下最终破碎成液滴。喷嘴芯45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口53,下喷嘴体43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直流高压电线8可以穿过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与高压电线接口53相连接,从而为喷嘴芯45供电。加速室51内壁上设置有一系列微凸体57,微凸体57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如图8(a)和图8(b)所示。

如图8(a)和图8(b)所示,微凸体57均匀排布在加速室51内壁上,加速室51展开后上边长为l,下边长为l',高为h,上边与展开侧的夹角为β。本实施例中微凸体为锥条状(各锥条状微凸体57之间形成锥条凹槽)。锥条状微凸体57的上方宽度为a在3-30μm之间,两个锥条状微凸体57之间上方的距离为a',且a=a'。锥条状微凸体57的下方宽度为b和两个锥条状微凸体57之间下方的距离为b',且b=b',所述实施例中a/a'=l/l',锥条状微凸体57高为h。面积占有率η(即全部微凸体57投影面积与整个加速室51内表面面积比值)在20-80%之间。本实施例a为15μm±mμm,h为10μm±mμm,η为50%。

本实施例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锥条状微凸体,大大增加了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加速室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同时,锥条状微凸体之间形成的锥条凹槽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降低了对操作人员听觉健康的危害。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实施例4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包括:上喷嘴体42,下喷嘴体43,绝缘密封圈44,喷嘴芯45,环状止逆圈46,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储气室48,旋向气孔49,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喷嘴出口52,高压电线接口53,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止逆圈安置槽55,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微凸体57。

所述上喷嘴体42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方,下喷嘴体43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嘴芯45下方,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圈44,可有效的防止喷嘴内的气体泄漏。上喷嘴体42和下喷嘴体43为绝缘材质,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上喷嘴体42上方设置有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可通过螺纹与绝缘龙蛇管37相连接。从而流经绝缘龙蛇管37的压缩空气可以进入到静电喷嘴内。喷嘴芯45内设置有储气室48,储气室48起到储存压缩空气和减压的作用,同上喷嘴体42与喷嘴芯45之间形成的空闲空间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喷嘴芯45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液混合室50,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加速室51收缩角α在5-20°之间,喷嘴出口直径为b长度为l,l/b取值在2-6之间,本实施例中α为13°,b为1mm,l/b为4。喷嘴芯45上方设置有止逆圈安置槽55,环状止逆圈46固定粘接在止逆圈安置槽55槽内。环状止逆圈46为一个具有弹性的绝缘环状橡胶圈,在环状止逆圈46上阵列排布有4-10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图3中以8片为例。v2o5纳米纤维片材56沿环状止逆圈46粘贴一周将环形中心孔遮住,绝缘油管38从多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中心穿过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v2o5纳米纤维片材56具有特殊的性质,其在外电场作用下可进行类似肌肉的强力可逆收缩,能够紧紧将绝缘油管38包住,避免了气液混合室50内气流导致的气流和润滑液回流,环状止逆圈46具有一定弹性,其弹性变形量可抵消v2o5纳米纤维片材56的收缩量。喷嘴芯45上设置有旋向气孔49,旋向气孔49是沿气液混合室50外壁阵列排布,入口轴线与气液混合室50内腔壁面相切,压缩空气流经旋向气孔49以切向速度v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由于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多个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其速度方向与轴向中心不相交,因此进入的气流对轴向中心存在一个动量矩,促使气流在气液混合室50绕轴向中心旋转,同时向喷嘴出口方向推进,从而带动纳米流体旋转形成涡流。该涡流的形成使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也导致了乱流的形成。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主要用于射流加速和润滑液在喷嘴内的铺展,润滑液在喷嘴内和出口处通常拉扯成液膜或液线,最终在气动力和静电力等外力的做用下最终破碎成液滴。喷嘴芯45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口53,下喷嘴体43上设置有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直流高压电线8可以穿过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与高压电线接口53相连接,从而为喷嘴芯45供电。加速室51内壁上设置有一系列微凸体57,微凸体57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如图9(a)和图9(b)所示。

如图9(a)和图9(b)以及图10所示,微凸体57均匀排布在加速室51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微凸体为六棱柱,同样微凸体57也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以及多边棱柱体。微凸体57采用过渡式非等高结构,即微凸体高度沿射流运动方向逐渐减小,相邻两排间高度差为δh。各微凸体57的水平中心距为a在5-50μm之间,竖直中心距为b在5-50μm之间,最矮的微凸体高度为h在2-15μm之间,高度差为δh为0.3-2μm之间,面积占有率η(即全部微凸体57投影面积与整个加速室51内表面面积比值)在20-80%之间,微凸体57上表面与加速室51内表面夹角为β。本实施例a为15μm±3μm,b为15μm±3μm,h为4μm±0.3μm,δh为0.5μm±0.1μm,η为40%。在加速室内表面51截取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分析单元其面积为l2,且包括最矮微凸体。

本实施例的一种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在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过渡式非等高微凸体,采用过渡式微凸体结构能够使微量润滑液在加速室内的运动阻力从大至小分布,有助于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同时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如图2-图6所示的微织构静电喷嘴。

如图11所示,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磨床部分工作台1,绝缘板材2,工件3,砂轮4,砂轮罩5,磁力吸盘6,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直流高压电线8,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静电喷嘴10,工件加电装置58以及微量润滑装置。

在磨床部分工作台30上覆上绝缘板材2(这种材料可以导磁,但不导电,从而既可以保证工件的安装又可以保证喷嘴与工件间形成稳定电场)。将磁力吸盘6吸附在砂轮罩5侧面,采用绝缘塑料链接扣固定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和直流高压电线8中与喷嘴相连接的那条。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一端与微量润滑装置相连,另一端与静电喷嘴相连。直流高压电线8其中一条的一端与静电喷嘴相连为喷嘴供电,另一端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另一条直流高压电线8的一端与工件加电装置58相连另一端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并进行接地处理。将工件加电装置58吸附于工件3非加工表面,将工件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正极接通。从而使喷嘴为负极性,工件表面为正极性,喷嘴与工件之间形成电场,为微量润滑液滴的可控输运提供条件。

如图12所示,微量润滑装置具体包括箱体11,绝缘油杯接头12,绝缘油杯13,绝缘固定螺栓14,绝缘垫圈15,绝缘连接螺栓16,微量泵固定板17,精密微量润滑泵18,气流量调节旋钮19,绝缘三通20,电磁阀21,过滤调压阀22,气源接头23,双向接头24,脉冲控制器25,气管ⅰ26,气管ⅱ27,气管ⅲ28,液流量调节旋钮29,气液出口接头30,电磁阀安装架31,润滑泵进气接口ⅰ32,润滑泵进气接口ⅱ33,微量润滑液输送管出孔34,油杯盖35,箱盖36。

箱体11由绝缘塑料制成,箱体11前方设置有绝缘塑料制成的箱盖36。箱体11内设置有两组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两组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上下并列布置,通过绝缘连接螺栓16将精密微量润滑泵18固定连接于微量泵固定板17下方,微量泵固定板17下方上预留有进液孔,其位置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进液孔相对应。进一步通过绝缘固定螺栓14和绝缘垫圈15将微量泵固定板17固定连接在箱体11内侧顶部。绝缘油杯接头12穿过箱体11上方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微量泵固定板17上方设置的进液孔上,绝缘油杯接头12上方与绝缘油杯13相连,从而为精密微量润滑泵18供液,绝缘油杯13上方设置有油杯盖35。

气源接头23一端固定于过滤调压阀22上,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气源相连。过滤调压阀22上设置与箱体11外侧,压缩空气由气源接头23进入过滤调压阀22,过滤调压阀22用于压缩空气过滤和入气压力调节,从而为润滑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洁净压缩空气。过滤调压阀22通过双向接头24与电磁阀21相连接,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电磁阀21固定安装在电磁阀安装架31上,电磁阀安装架31设置在箱体11内。电磁阀21出口与绝缘三通20右侧接口相连接,压缩空气通过绝缘三通20下方接口通过气管ⅰ26将压缩空气引入脉冲控制器25,压缩空气进一步通过气管ⅱ27进入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下方设置的润滑泵进气接口ⅱ33,这一路压缩空气用于精密微量润滑泵18吸入绝缘油杯13中的微量润滑液,可称为吸液气路,因此可以通过脉冲控制器25控制出气频率,进而控制精密微量润滑泵18吸入润滑液的频率。绝缘三通20左侧接口通过气管ⅲ28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下方设置的润滑泵进气接口ⅰ32相连接,这一路压缩空气用于输送雾化微量润滑液,可称为雾化气路。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上设置有气流量调节旋钮19和液流量调节旋钮29,气流量调节旋钮19用于调节雾化气路压缩空气的流量,液流量调节旋钮29用于调节精密微量润滑泵18每个脉冲内的吸液量。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穿过箱体下方设置的微量润滑液输送管出孔34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上设置的气液出口接头30相连接,用于雾化空气和微量润滑液的输出。

如图13所示,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具体由绝缘龙蛇管37,绝缘油管38,气体输送腔39,疏水疏油碳纳米涂层40,液体输送腔41几部分组成。

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最外侧为绝缘龙蛇管37,内部设置有绝缘油管38,绝缘龙蛇管37与绝缘油管38之间形成气体输送腔39,用于雾化空气输送。绝缘油管38内部涂覆有疏水疏油碳纳米涂层40,同时在内部形成液体输送腔。绝缘龙蛇管37的一端与气液出口接头30相连接相连,另一端与静电喷嘴相连,进而使雾化空气通过精密微量润滑泵18进入静电喷嘴。绝缘油管38一端穿过气液出口接头30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内部设置的微量润滑液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静电喷嘴相连,进而使微量润滑液通过精密微量润滑泵18进入静电喷嘴,可见本实施例中雾化空气与微量润滑液采用同轴的形式供应至喷嘴。

如图14所示,可调高压直流电源由交流电源单元、直流稳压单元v1、直流稳压单元v2、自激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脉冲升压器、倍压整流电路和恒流自动控制电路组成。

本实施例的高压直流电源能产生较高的静电高压,而供电电流微小,安全性能较高。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箱体、绝缘龙蛇管、绝缘油管、绝缘固定螺栓,绝缘垫圈,绝缘连接螺栓,微量泵固定板,绝缘油杯接头,绝缘油杯均为绝缘材料制成,有效避免了系统漏电。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工件加电装置58由绝缘壳体59,压铁60,永磁铁61,开口销插槽62,接线环63,压紧弹簧64构成。

绝缘壳体59内设置有永磁铁61,压铁60设置在绝缘壳体59中心,压铁60下部穿过绝缘壳体59。压铁60尾部设置有开口销插槽62和接线环63,压铁60与绝缘壳体59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64。将工件加电装置58靠近工件非加工表面时,永磁铁61会与工件3产生吸引力压缩压紧弹簧64,同时压紧弹簧64提供反作用力,保证压铁60与工件3紧密相连。在压铁60上开有开口销插槽62,其作用是插入开口销,以保证工件加电装置58未与工件3吸附时,压铁60和压紧弹簧64不会从绝缘壳体59中脱落。接线环63通过直流高压电线8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正极接线柱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将绝缘板材2铺放在磨床部分工作台1上,将工件3放置在绝缘板材2上,打开工作台磁力开关加紧工件。将静电喷嘴按照上述连接方式将上喷嘴体42,下喷嘴体43,绝缘密封圈44,喷嘴芯45,环状止逆圈46连接。打开绝缘油杯13上方油杯盖35向绝缘油杯13注入润滑液(通常为纯植物基油与纳米粒子混合而成的纳米流体)。将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两端分别与静电喷嘴和微量润滑装置相连接,所述与静电喷嘴相连接一端的绝缘龙蛇管37与微量润滑液输送管接口47相连接,绝缘油管38从多片v2o5纳米纤维片材56中心穿过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所述与微量润滑装置相连接一端的绝缘龙蛇管37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上设置的气液出口接头30相连接,绝缘油管38一端穿过气液出口接头30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内部设置的微量润滑液出口相连。绝缘油管38可将微量润滑泵中的润滑液通过液体输送腔41输送至气液混合室50内。绝缘龙蛇管37可将雾化用压缩空气通过气体输送腔39输送至喷嘴体内。将一条直流高压电线8的一端穿过高压电线接出通孔54与高压电线接口53相连接,另一端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负极接线柱相连。微量润滑液输送管7和这条直流高压电线8利用磁力吸盘6固定在砂轮罩5上防止窜动。再取一条直流高压电线8将其一端与接线环63相连,另一端与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正极接线柱相连。将工件加电装置58吸附在工件3的非加工表面,从而使静电喷嘴和工件3之间形成电场,为微量润滑油雾可控输运提供条件。方案所述箱体11、绝缘龙蛇管37、绝缘油管38、绝缘固定螺栓14,绝缘垫圈15,绝缘连接螺栓16,微量泵固定板17,绝缘油杯接头12,绝缘油杯13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有效避免了系统漏电。

将外界气源与气源接头23上为微量润滑装置提供压缩空气,打开过滤调压阀22调节至所需压强。压缩空气经过滤调压阀22和双向接头24进入电磁阀21,电磁阀21可以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21出口进入绝缘三通20,绝缘三通20将压缩空气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气管ⅰ26进入脉冲控制器25,通过脉冲控制器25可以控制出气频率。压缩空气经脉冲控制器25调节频率后通过气管ⅱ27进入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下方设置的润滑泵进气接口ⅱ33,这一路压缩空气用于精密微量润滑泵18吸入绝缘油杯13中的微量润滑液,可称为吸液气路。通过脉冲控制器25控制进入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中压缩空气的频率,进而控制精密微量润滑泵18吸入润滑液的频率,微量润滑液吸入精密微量润滑泵18后可通过液流量调节旋钮29调节润滑液每次脉冲的排出量,微量润滑液排出后经由液体输送腔41输送至气液混合室50内。另一路压缩空气通过气管ⅲ28与精密微量润滑泵18下方设置的润滑泵进气接口ⅰ32相连接,这一路压缩空气可通过流量调节旋钮19调节输出气量,调节后的压缩空气经由气体输送腔39输送至喷嘴体内用于输送雾化微量润滑液。绝缘油管38内侧涂覆有疏水疏油碳纳米涂层40,由于在纳米尺寸低凹的表面可使吸附的气体分子稳定存在,所以在宏观表面上相当于有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使油和水均无法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从而使材料表面呈现超常的双疏(疏油疏水)特性,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油管堵塞的问题。

微量润滑液通过液体输送腔41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压缩空气通过气体输送腔39进入到储气室48内,进一步通过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由于旋向气孔49是沿气液混合室50外壁阵列排布,入口轴线与气液混合室50内腔壁面相切,压缩空气流经旋向气孔49以切向速度v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压缩空气同时通过多个旋向气孔49进入到气液混合室50内,其速度方向与轴向中心不相交,因此进入的气流对轴向中心存在一个动量矩,促使气流在气液混合室50绕轴向中心旋转,同时向喷嘴出口方向推进,从而带动纳米流体旋转形成涡流。该涡流的形成使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也导致了乱流的形成。微量润滑液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后经由加速室51和喷嘴出口52两部分,这一过程中混合流得到加速和铺展,润滑液在喷嘴内和出口处通常拉扯成液膜或液线,最终在气动力和静电力等外力的做用下最终破碎成液滴。在传统静电喷嘴中乱流的形成不利于微量润滑液的均匀铺展,润滑液和压缩空气在旋向气流的混合做用下变得极为不稳定,速度分布不均匀紊动强度较大,经加速室51加速后这种显现变得尤为明显,最终导致喷嘴喷出的液滴尺寸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形成的液线波动较大也不利于形成液滴后的可控输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在加速室内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57,其形状与分布如上所述,制成一类一种包含微织构的荷电喷嘴。

可以通过yong’s方程和wenzel模型,分析微织构荷电喷嘴的有益效果。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由固、气、液界面间表面张力相互平衡所决定的,最终的平衡状态使得体系总能量趋于最小,因此液体在固体表面上一般处于稳态或亚稳态。通常液滴在光滑平坦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可以用yong’s方程表示:

γsv=γsl+γlvcosθ(1)

即:

其中γsv、γsl、γlv分别为固—气、固—液、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θ为平衡接触角,也可称为本征接触角。

wenzel模型中认为将一液滴置于一个粗糙表面上的真实接触角很难测定,实验所测定的只是其表观接触角,可用θr表示。若固体表面上的液体能够填满粗糙固体表面上的凹坑,则称为湿接触。此时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由于界面的变化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可表示如下:

de=r(γsv-γsl)dx+γlvdxcosθr(3)

其中,de为接触线有一无限小量dx移动时所需要的总能量,在平衡态时de=0,进而可以得到表观接触角和本证接触角之间的关系如下:

cosθr=r(γsv-γsl)/γlv(4)

其中r为粗糙度因子,指实际的固—液界面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r≥1)。将公式(2)和公式(4)进行对比可得:

cosθr=rcosθ(5)

wenzel模型表明,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实际上固液的接触面积要大于表观接触面积,于是在几何上增强了疏液性或亲液性。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变得更亲液。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变大,表面变得更疏液。本方案所采用的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通常为紫铜或不锈钢,这些材料表面为亲油类表面即当θ<90°。传统喷嘴内表面较为光滑r值较小,本方案在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57,这无疑会大大增加r值使r远大于1,即大大增加了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方案所用六棱柱微凸体均匀分布在单位面积为l2的表面上,六棱柱微凸体边长为c,高为h,分布个数n可根据η和加速室内表面实际面积确定,此时单位面积上的粗糙度因子r可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6)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微凸体的个数n,边长c和高度h可实现粗糙度因子r的主动设计。

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50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57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45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打开可调高压直流电源9开关为喷嘴芯45供电,喷嘴芯45通过与微量润滑液接触对其荷电,微量润滑液在静电力气动力的作用下雾化为均匀小液滴,进而可控输送至切削区实现冷区润滑功能。微量润滑液的具体雾化机理可表述如下:

静电雾化是静电力克服液体表面张力,从而导致液体破碎为微小雾滴的现象。喷嘴芯45与微量润滑液接触使液体表面带有大量的同性电荷,增加了液体表面活性,使表层分子产生显著的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张力。在液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荷电量增加,表面张力会逐渐减小。当表面张力的大小不足以束缚液体时,液体便会在表面同性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以及外力引起的液体表面扰动下破碎为细小雾滴。

当液滴与周围的气体之间有较高的相对速度,则液滴的分裂是由气动压力、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控制的。对于粘度较低的液体,液滴的破碎主要由气动压力和表面张力决定。液膜、液线及大液滴所受的气动压力为0.5ρgδv2,其中ρg是气体密度,δv是气液相对速度。然而,表面张力产生的内聚力将阻碍液体发生变形破碎,内聚力可以表示为4σ/d,σ是液体固有的表面张力,d为初始液滴直径。

液滴直径减小时,内聚力加大,当内聚力和气动压力造成的拉应力两者平衡时,液滴保持稳定,若两者不能互相抵消,液滴就会变形甚至破碎。根据作用在液滴上的气动力产生的拉应力和表面张力产生的内聚力两者平衡这个原则,可以得出一个无量纲数:

从而可知当韦伯数大于8时,液滴受力不平衡,发生变形。另外根据(7)可以求出与δv相对应的最大稳态液滴直径:

荷电液滴在库仑斥力的作用下,表面张力变弱,变弱后的表面张力值为:

其中r为液滴半径,q为液滴的荷电量,ε为周围空气介电常数。从式中显然可以看出当带电量q增加时,表面张力就下降,由此可知液滴表面荷电有助于雾化。

此时荷电液滴的we可以表示为:

由(10)可见,高速气流中荷电液滴的破碎与气液相对速度、气液物性参数以及充电场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若液滴在气流中达到稳定状态,荷上静电以后,we数增大,液体表面张力减小,不足以抵抗气动压力,液滴将进一步发生变形、破碎,所以在气液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荷上静电后雾滴粒径更小。这就达到了细化雾滴颗粒的目的,同时液滴表面相同的电荷,可以保证液滴的分布更加均匀。

接触式荷电的荷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t为分裂前大液滴荷电量,ε0、ε分别为空气和微量润滑油的介电常数,r12为分裂前大液滴半径,e0为空间电场强度,qmax为液滴饱和荷电量,τ为带电时间常数,t为荷电时间。根据公式11可见提高荷电量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电场强度或增加荷电时间,微凸体57的设置可有效增加荷电时间t。微量润滑液经荷电雾化后的索泰尔平均直径d32可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k1为与喷嘴结构相关的系数,k2为与荷电量qt相关的系数,|ul-ug|为液体与气体的相对速度绝对值,μl为液体的动力粘性系数,σ为液体表面张力,ρl为液体密度,ql为液体流量,qg为气体流量。从公式(12)可见荷电雾化形成的液滴粒径与喷嘴结构,液体参数,气体参数直接相关。

从喷嘴喷出的雾滴,在气动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工件加速运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其最大量的覆盖于工件表面。在静电场中存在“静电环抱”效应,因此当雾滴和纳米粒子向工件运动是更易进入到工件具有一定粗糙度表面的凹陷处,从而扩大了相对覆盖面积,能够起到更好的润滑和换热作用。

根据图14可以看出,可调高压直流电源37由自激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脉冲升压器、倍压整流电路、直流稳压单元v1和直流稳压单元v2和恒流自动控制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为输入端接交流电源,直流稳压单元v1和直流稳压单元v2提供直流电压。直流稳压单元v1作为自激振荡电路的工作电压。直流稳压单元v2是功率转换的主要能源,高频脉冲升压器经倍压整流电路整流获得高压静电,基脉冲信号由自激振荡电路获得,经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在高频脉冲升压器的升压下,最终输出高压信号,经倍压整流电路从而输出直流高压。

该电源的特点是能产生较高的静电高压,而供电电流微小,一般不超过500μa。恒流自动控制电路自动对倍压整流电路的静电工作电流取样,在恒流时,当工作负载正常加大时,不会引起工作电流的上升。当外负载超过允许电流时,自激振荡电路停震,高压被截止,这种特性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是可靠的,一旦接近或触及高压端,引起的触电电流很微弱,同时截断高压输出,所以不会有生命危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与实施例5中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结构不同点在于:静电喷嘴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如图2、图3、图4以及图7(a)和图7(b)所示的二级复合微织构静电喷嘴。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5的具体工作过程一致,不同点在于:

传统喷嘴内表面较为光滑r值较小,本方案在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57,微凸体57为二级复合结构由一级微凸体65和二级微凸体66构成,相比于单独的微凸体结构复合微凸体无疑会更大地增加r值使r远大于1,从而大大增加了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方案所用一级微凸体65和二级微凸体66构成的直径分别为d1和d2,高分别为h和h',一级微凸体65数量n1和二级微凸体66数量n2,若加速室51内表面总面积为s,则粗糙度因子r可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13)可以看出通过设置一级微凸体65个数n1直径d1高度h,二级微凸体66个数n1直径d1高度h',可实现粗糙度因子r的主动设计。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与实施例5中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结构不同点在于:静电喷嘴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如图2、图3、图4以及图8(a)和图8(b)所示的降噪增阻静电喷嘴。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5的具体工作过程一致,不同点在于:

wenzel模型表明,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实际上固液的接触面积要大于表观接触面积,于是在几何上增强了疏液性或亲液性。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变得更亲液。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变大,表面变得更疏液。本方案所采用的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通常为紫铜或不锈钢,这些材料表面为亲油类表面即当θ<90°。传统喷嘴内表面较为光滑r值较小,本方案在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微凸体57,这无疑会大大增加r值使r远大于1,即大大增加了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本实施例所用锥条状微凸体57均匀分布在加速室内表面上,上边长为a,下边长为b,高为h,可根据η和加速室内表面面积确定,此时单位面积上的粗糙度因子r可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14)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微凸体57的个数n,上边长a和高度h可实现粗糙度因子r的主动设计。

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50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并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微凸体57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45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同时,锥条状微凸体之间形成的锥条凹槽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降低了对操作人员听觉健康的危害。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与实施例5中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结构不同点在于:静电喷嘴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包括如图2、图3、图4、图9(a)、图9(b)和图10所示的渐变微凸体接触式静电喷嘴。

本实施例的可控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5的具体工作过程一致,不同点在于:

wenzel模型表明,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实际上固液的接触面积要大于表观接触面积,于是在几何上增强了疏液性或亲液性。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变得更亲液。当θ>90°时,θr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变大,表面变得更疏液。本方案所采用的喷嘴芯45为金属导电材质通常为紫铜或不锈钢,这些材料表面为亲油类表面即当θ<90°。传统喷嘴内表面较为光滑r值较小,本方案在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一系列过渡式微凸体57,这无疑会大大增加r值使r远大于1,即大大增加了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方案所用六棱柱微凸体均匀分布在单位面积为l2的表面上,六棱柱微凸体边长为c,最小高为h,高度差为δh,面积占有率为η,竖直中心距为b,微凸体57上表面与加速室51内表面夹角为β,此时单位面积上的粗糙度因子r可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15)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微凸体的面积占有率η,边长c,高度h,高度差δh,竖直中心距b,可实现粗糙度因子r的主动设计。

加速室51内表面的亲油性能可有效的吸附从混合室50内流出的微量润滑液,提高了微量润滑液的运动阻力。采用过渡式微凸体结构能够使微量润滑液在加速室51内的运动阻力从大至小分布,有助于在压缩空气的拉扯作用下形成均匀油膜,同时大大降低了射流的扰动提高了液膜液线的均匀度,进而使得最终形成的液滴分布也更为均匀,其运动路径也更加可控。加速室51内侧表面设置的一系列过渡式微凸体57也极大的增加了喷嘴芯45与微量润滑液的接触面积,由于其更好的亲油性也大大增加了微量润滑液与其接触的时间,因此具有更为理想的荷电性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