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均压系统及高炉炉顶装料方法

文档序号:9271108阅读:1960来源:国知局
高炉均压系统及高炉炉顶装料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炉炉顶装料领域,具体设及一种高炉均压系统及高炉炉顶装料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炉无钟炉顶由卢森堡PW公司发明于1970年并应用至今,是高炉炼铁技术发展 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与被取代的钟式炉顶相比,该技术使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了突破性的提升,设备的运行及检修费用大大降低。经多年的应用及完善,现在无钟炉顶设 备已臻于完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无钟炉顶设备在生产时温度较高,易造成齿轮箱 水冷板结构损坏甚至失效、倾动轴轴瓦润滑脂流失,倾动轴磨损甚至胶合、炉顶料罐电子称 失准等。一直W来,业界将该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于维护方面的不当,一般采取加大下阀箱的 氮气吹扫量来解决问题,该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氮气耗量很高,成本高。
[0003] W3200m3高炉为例,无钟炉顶维持生产主要有=个氮气用户,一个是齿轮箱充氮 (吹扫氮气)流量;300NmVh,用于齿轮箱内产生正压,阻止含尘高温的高炉炉顶煤气从间 隙进入齿轮箱。该个氮气用量较少,也不允许减量;第二个也是用量最大的一个,是下阀箱 的吹扫用氮,其作用是防止高炉炉顶的高温含尘煤气进入齿轮箱中屯、孔道。在实际生产中, 该处充氮流量一般调整到约2100NmVh,并且该流量调定后不变,即不随装料程的变化而改 变。一些厂矿为降低费用,简单的将下阀箱吹扫氮气流量调小,致使下阀箱设备及齿轮箱温 度升高,造成设备故障及损伤。第=个是料罐的二次均压。
[0004] 无二次均压工序的装料流程:
[0005] 下密阀及料流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料罐内压力为零,均压阀关闭,二次均压阀关 闭,放散阀开启,上密封阀开启,上料闽开启;
[0006] 炉料经由上密封阀、上料闽后落入料罐;
[0007] 关闭上料闽,关闭上密封阀;关闭放散阀;
[000引开启均压阀向料罐内充压,罐内压力一般充至低于炉内压力0.OlMPa时关闭均压 阀;
[0009] 开启下密阀,开启料流调节阀,料罐内炉料落入炉内;料空信号来,关闭料流调节 阀、关闭下密封阀;
[0010] 开启均压阀放散阀,料罐内压力降至0,一个装料周期结束。
[0011] 增加二次均压后(参见图1),目前用于料罐二次均压的煤气为高炉炉顶煤气除尘 后的半净煤气,该煤气的压力一般低于高炉炉顶0. 005~0. 015MPa,因此料罐内的压力不 能充到与炉内压力相等。由此而引起一个问题:在料罐开启下密封阀时,由于炉顶与料罐 内压差的存在,造成开阀需较大的开启力,有时甚至无法开启,并且在开启的瞬间,高炉炉 顶煤气由下高速冲入料罐内部,对下密封阀及密封造成很大冲击,该是下密封阀臂杆、密封 圈、连接球头等零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
[0012] 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料罐的均压入口处并联一个氮气二次均压系统,该个系统 的压力高于高炉炉顶压力,在对料罐进行均压时,先开煤气均压阀,当料罐内煤气压力达到 一定数值时(〇.2MPa),关闭煤气均压阀,开启氮气二次均压系统,高压氮气进入料罐。将罐 内压力充至与炉顶压力相同后关闭氮气二次均压系统。
[0013] 因二次均压消耗的氮气量较少,所W该种工艺每年氮气消耗费用略大于无二次均 压工艺。
[0014] 采用二次均压工艺后,料罐在向高炉放料时高温煤气进入料罐,是造成齿轮箱及 下阀箱温度升高的真正原因。齿轮箱的中屯、通道的冷却板经常因高温而发生水管结垢堵塞 的现象。由于齿轮箱的特殊结构,使得现有的齿轮箱中屯、通道、旋转底盘、倾动转盘轴的冷 却只能设计成仅依靠水的高差而流动的系统,因而压力低、流速低,冷却能力非常有限。当 该些冷却板承受较高的温度时,就会在管内形成水垢直至堵塞。在料罐不向高炉内排料时, 从中屯、喉管的出料口到下密封阀直至料罐是一个盲端,气流几乎是静止的。高炉炉顶的温 度及热量仅靠热传导向上传递,因气体的导热率很低,传热过程很慢,在该个工序仅需在下 阀箱充入较少流量的氮气即可阻止高温煤气进入该空间,并将被加热的气体持续顶出该空 间。从而维持该空间的温度不致上升或较缓慢的上升。
[0015] 造成下阀箱及齿轮箱温度升高的真正原因如下;料罐上部封闭,料罐在向高炉放 料排空的过程中,在料罐内形成抵压,高炉炉内的高温煤气由中屯、喉管、下阀箱倒流进入料 罐,使齿轮箱及下密封阀被加热至较高温度。
[0016] 在料罐不向炉内排料时,下阀箱及中屯、喉管中的气体是相对静止的,炉内的热量 主要靠热传导进入该两个空间,因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此时温升速度不是很高。现有的W 固定流量向下阀箱充入氮气的方法,一方面在料罐不向炉内排料时氮气被浪费掉,另一方 面在料罐向高炉排料时氮气流量有不足W完全补充炉料排出的空间,引起炉顶设备温度升 局。
[0017] 在料罐没有向高炉内排料时下阀箱无需充入很大流量的氮气,但是必须在料罐向 高炉内排料时向料罐或下阀箱中充入足够的氮气。所述氮气的流量要大于或等于单位时间 内排出的固体炉料的体积,使料罐内的压力始终保持等于或大于炉顶的压力,如此,高炉炉 顶的煤气就无从进入料罐。下面计算排料补充氮气的最低用量的理论计算。
[001引W3200m3高炉为例,每小时6. 5批料,炉顶压力0. 25MPa,W氮气价格0. 25元/N m3,年工作日为360天,每批装料时间;9. 2min/批,焦炭及矿石放料时间约100秒,矿石每 批;9化,堆比重~1. 8t/m3,焦炭每批;2化,堆比重~0. 55t/m3。
[0019] 每批料矿石排出容积=90/1. 8 = 50m3
[0020] 放矿瞬时流量=50/100*3600*2. 5 = 4500Nm3/h
[0021] 每批料焦炭排出容积=20/0. 55 = 36m3
[0022]放焦炭瞬时流量=36/100*3600*2. 5 = 3240Nm3/h
[0023] 齿轮箱氮气流量标准为200NmVh,实际约为300NmVh,下阀箱在不排料时氮气流 量约为150NmVh,排料时该流量计入补充氮气。
[0024] 一个装料周期平均需补充氮气流量(不含下阀箱通入的氮气流量)=(50+36)*9 .2*2. 5+150*(1-9. 2*(100+100)/3600) = 2051Nm3/h
[0025]W上的计算量未考虑炉料的孔隙率,推定炉料进入高炉时,吸附在炉料孔隙中的 气体随同炉料一起进入高炉。
[0026] 基于上述研究及计算的结论,最佳均压及炉顶设备充氮控制工艺如下:
[0027] 齿轮箱充氮(吹扫氮气)流量;300NmVh,用于齿轮箱内产生正压,阻止含尘高温 的高炉炉顶煤气从间隙进入齿轮箱。
[002引下阀箱长通氮气流量约为150NmVh,用于在下密封阀至中屯、喉管的出料口之间产 生小正压,阻止含尘高温的高炉炉顶煤气进入该空间,维持该空间的低温度。
[0029] 有二次均压的装料工艺;
[0030] 下密阀及料流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料罐内压力为零,均压阀关闭,二次均压阀关 闭,放散阀开启。
[0031] 上密封阀开启,上料闽开启:
[0032] 炉料经由上密封阀、上料闽落入料罐;
[0033] 关闭上料闽,关闭上密封阀,关闭放散阀;
[0034] 开启均压阀向料罐内充压,罐内压力充至0. 2M化时关闭均压阀,开启二次均压阀 至料罐内压力与炉内压力相同;
[0035] 关闭二次均压阀。
[0036] 改进工序;开启下密阀,开启料流调节阀,开启二次均压阀并控制氮气流量(当放 料为矿石时,氮气流量为4500NmVh;当放料为焦炭时,氮气流量为3240NmVh);料罐内的炉 料落入炉内;料空信号来,关闭二次均压阀、关闭料流调节阀、关闭下密封阀;开启均压阀 放散阀,料罐内压力降至0;-个装料周期结束。
[0037]W上的氮气补充量仅是基本值,具体值因物料的性质、高炉顶压、料流大小的控制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应用时W理论值为基数进行流量的调整,如果流量小于安全值,下阀箱 的温度上升较快,此时适当增加补充氮气的流量;实际上少量的高温高炉煤气进入料罐不 足W使设备温升较高,因此补充氮气流量可W在上述的基本值上下调一定的数值,目的是 降低一部分氮气消耗费用。实践证明,在放矿石时,将补充氮气流量下调为3500NmVh,下阀 箱温度不会超过60°
[003引与现有的控制工艺相比较,改进的放料补充氮气控制工艺在料罐不放料时仅向下 阀箱充入少量的起顶出作用的氮气,在放料时才补充一个适当的量。减少了不放料时无作 用的充氮量,而且有效的控制了装料系统的温升。
[0039]W上的二次均压及放料补充工艺所使用的都是氮气,氮气的成本较高,并且进入 高炉煤气后,会降低高炉煤气的浓度。表1为上面=种装料氮气均压及补充控制工艺的经 济性比较。因布料齿轮箱吹扫用氮在所有工艺中不参与控制,因此表1中未计入该氮气耗 量。
[0040]
[0041]上表中,炉顶压力0.25MPa,W氮气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