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炉升降机构及其应用的铸造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2604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保温炉升降机构及其应用的铸造机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炉升降机构,还涉及应用所述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
【背景技术】
[0002]在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9日,专利号为201310619096.5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披露了一种低压铸造机台,所述低压铸造机台包括具有工作台10的机架80,所述工作台10上设有四个导柱1,所述I导柱上方固接有顶模板2,在所述顶模板2上设有合模机构20,在所述工作台10的中心对应升液通道42设置有升液接口 10a。在所述工作平台10的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保温炉50,保温炉50具有升液管51,升液管51的管口对应升液接口 10a。上述专利中提出了所述保温炉50为可以升降的装置,但是并没有披露如何升降所述保温炉50。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保温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保温炉保持在平稳状态下进行上、下升降移动。其次,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保温炉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
[0004]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温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一对支撑臂组,即左支撑臂组和右支撑臂组;所述左支撑臂组包括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左连接臂以及长度能够伸缩变化的左驱动臂,所述左驱动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的尾端部和第二左支撑臂的尾端部上,所述左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的大致中部位置,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所述右支撑臂组包括第一右支撑臂、第二右支撑臂、右连接臂以及长度能够伸缩变化的右驱动臂,所述右驱动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右支撑臂的尾端部和第二右支撑臂的尾端部上,所述右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右支撑臂的大致中部位置,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右支撑臂的首端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保温炉的结合器,所述结合器大致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第一右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上。
[0005]其中,长度能够伸缩变化的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首先定义了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为所述保温炉升降机构的动力源提供装置,通过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驱使所述结合器升降移动,另外还定义了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的结构,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为长度能够伸缩变化的杆体。进一步地,所述左驱动臂和右驱动臂为驱动油缸或驱动气缸。
[0006]其中,所述左驱动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的尾端部和第二左支撑臂的尾端部上,所述左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的大致中部位置,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实质上定义了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左连接臂以及左驱动臂四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它们形成四杆传动机构。当所述左驱动臂的长度增长时,所述左驱动臂会驱使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的尾端部向上提升,实质上也就是驱使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绕其首端部旋转而具有站立起来的趋势,进而通过所述左连接臂带动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也向上提升,这样,所述第二左支撑臂也是绕其尾端部旋转而具有站立起来的趋势。从整体上看,当所述左驱动臂的长度增长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左支撑臂和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绕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左连接臂之间的铰接点相对靠拢转动,此时所述左支撑臂组整体上逐渐向上站立起来。反之,当所述左驱动臂长度缩短时,所述左驱动臂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左支撑臂和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绕
所述铰接点反向张开转动,此时所述左支撑臂组整体上逐渐向下“蹲”。而由于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与所述第二左支撑臂之间还铰接有所述左连接臂,为此,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的运动轨迹实质上被所述第一左支撑臂以及左连接臂共同限制,或者说,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的运动轨迹虽然总体被所述第一左连接臂所限制,但是所述左连接臂能够为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提供相对灵活的移动范围或者说所述左连接臂能够为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在位置上提供微调的范围。
[0007]其中,所述右驱动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右支撑臂的尾端部和第二右支撑臂的尾端部上,所述右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右支撑臂的大致中部位置,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右支撑臂的首端部于上述的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左连接臂以及左驱动臂四者之间的连接传动关系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0008]其中,用于安装所述保温炉的结合器,所述结合器首先是所述保温炉的定位器,或者说是所述保温炉与一对所述支撑臂组之间的连接器,通过所述结合器使所述保温炉定位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其次,所述结合器还是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升降机构最终通过所述结合器带动所述保温炉完成升、降移动。
[0009]其中,所述结合器大致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第一右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上,首先定义了所述结合器的布局方式,所述结合器大致水平布置,为此所述结合器能够为所述保温炉提供水平的支撑面。另外还定义了所述结合器的定位方式,所述结合器通过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第一右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第一右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协同决定了所述结合器的移动轨迹以及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但是由于所述结合器需要为所述保温炉提供稳定的支撑,所述结合器需要具有稳定不变的支撑范围,为满足此条件,所述结合器实质上也成为所述第一左支撑臂、第二左支撑臂、第一右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移动的制约因素。正如上述所论述到的,所述左连接臂能够为所述第二左支撑臂的首端部提供相对灵活的移动范围,为此,所述第二左支撑臂能够适应所述结合器在所述左连接臂所提供的移动范围内自动选择合适的位置,同理,所述右连接臂能够为所述第二右支撑臂的首端部提供相对灵活的移动范围,为此,所述第二右支撑臂能够适应所述结合器在所述右连接臂所提供的移动范围内自动选择合适的位置。这样,最终使所述结合器不论升降到任何高度都能够保持在大致水平的位置上。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每个支撑臂组上都设置有一个驱动臂,为此所述驱动臂能够为所述提升机构提供平稳的升、降动力源。另外,由于所述支撑臂组采用上述四连杆传动机构,不论是在升、降的过程中,还是在最终的定位状态下,所述升降机构都能够为所述保温炉提供平稳的支撑。
[0011]至于,所述结合器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的实施方式,例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合器包括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前抬升臂和后抬升臂。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抬升臂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支撑臂和第一右支撑臂上,所述后抬升臂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左支撑臂和第二右支撑臂上。这样,所述前抬升臂和后抬升臂能够相对一对所述支撑臂组绕其轴线自转,而使所述前抬升臂、后抬升臂与所述保温炉结合的结合点保持在朝上方向。
[0013]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方便所述保温炉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拆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合器还包括呈板状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前抬升臂和后抬升臂上。这样,所述保温炉可以直接搁置在所述安装台上。
[001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平台,还包括所述升降机构和保温炉,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下侧空间;所述保温炉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保温炉前、后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到所述保温炉上。
[0015]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固定设置,可以理解为,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整体上并不会在左、右方向上产生位移。为此,所述驱动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固定连接在建筑地面或所述机架等静止物上。
[0016]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到所述保温炉上,实质上包括两种传动连接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直接连接到所述保温炉上,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所述保温炉的拆装,为此还可以选择另一种传动连接方式,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到所述安装台、所述前抬升臂或所述后抬升臂上。另外,所述驱动装置不仅能够驱动所述保温炉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还能够使所述保温炉在前、后方向上得到定位。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滑轨,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滑动地设置在一对所述滑轨上。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油缸或驱动气缸。
[0019]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保温炉升降机构及其应用的铸造机台中。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升降机构及其应用的铸造机台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是具有保温炉升降机构的铸造机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铸造机台,包括机架I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I上的工作平台10,所述工作平台10的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三个输料口 12。在所述工作平台10上还设置有可滑动的接料小车11。在所述工作平台10的下侧空间设置有保温炉升降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上的保温炉2。所述保温炉2包括保温腔21,以及连通外空间与所述保温腔21的3个升液管20。所述保温腔21内的铸造熔液通过所述升液管20输送到所述输料口 12,再由所述输料口 12为铸造模具提供铸造熔液。
[0023]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左、右设置的一对支撑臂组(301、302),即左支撑臂组301和右支撑臂组30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