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500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发明名称一种真空浇铸模具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浇铸模具,适用于真空浇铸技术。本发明包括一流槽,模具主体,离心盘;流槽位于浇盘上方,底部有导流管;模具主体由多根模具,模套,浇盘和分流盖组成;模具坐落在模具底座上;浇盘上对称开有多个模孔,模孔下方焊接有模座。本发明能一次浇铸出多个铸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捷,采用分流盖配合离心的浇铸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每个铸件的浇铸均匀,还能减少铸件的气孔,提高铸件的品质。
【专利说明】
一种真空浇铸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浇铸模具,适用于真空浇铸技术领域,尤其适合一次出多个铸件的真空熔铸炉。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金属铸造模具一次只能成型一个铸件,而且脱模复杂,组合式模具虽然可以满足一炉多个铸件,但是通过转盘轮流浇铸,过程复杂,而且容易因为定位不准倒在模具外面。而对于一般流动性、充型能力较好的金属溶液,传统的模具显得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目前真空炉浇铸模具结构复杂,操作复杂的的问题,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真空浇铸模具。
[0004]本发明所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模具主体(I),流槽(2),离心盘(3)。
[0005]所述的流槽为漏斗型,顶端为圆形开口,底部为圆管,起到稳流和导流的作用。
[0006]所述的模具主体包括多根柱形模具,模座,浇盘和分流盖。
[0007]所述的模具外部为圆柱形,内部为具有一定角度的锥形圆柱,便于快速脱模。
[0008]所述的模具浇盘为环形结构,对称开有多个模孔。
[0009]所述的模座为凸形结构,焊接在模具浇盘底部,模具浇盘周边焊有一定高度的薄片,形成一个金属型流槽。
[0010]所述离心盘使用离心电机带动,模具底座坐落在离心盘上,使用螺栓紧固,通过离心盘的转动带动模具的转动,以达到金属熔液均匀分流的作用。
[0011 ]本发明的优点是:多孔模具能够一次完成多根铸锭的浇铸,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较大的提高了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真空浇铸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流槽的示意图;
图3为浇盘的正视图;
图4位浇盘的俯视图;
其中:
1、模具主体;11、分流盖;12、浇盘底板;13、模座;14、模具;15、模具底座;16、
2、流槽;21、流槽上部;22、流槽下部;
3、饶盘正视图;31、饶盘内沿;32、饶盘外沿;
4、浇盘俯视图;41、模具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4]采用本发明的真空浇铸模具可以一次成型多根棒材,而且安装拆卸快捷方便。
[0015]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真空浇铸模具,包括模具主体,该模具主体包括分流盖U,分流盖固定在浇盘底板内沿31上,起到熔液分流的作用。浇盘底板12,采用不锈钢板制作,不易变形和避免金属液粘结,浇盘底板上对称分布多个模具孔41,模座13焊接在底板上,模座套在模具14上,防止金属液外漏,模具底座15坐落离心盘16上。
[0016]如图2所示,一种真空浇铸模具,包括流槽,流槽上部21为圆形敞口,起到熔液缓冲作用,流槽下部22为圆柱形小管,起到稳流,导流的作用。流槽底部位于分流盖顶端,通过分流盖的分流以及离心盘带动浇铸模具的转动,可以使金属熔液均匀的流向各个模具,从而一次浇铸可以获得多根棒材,通过离心的作用还能一定程度上消除铸棒中的气孔。
[0017]以上所述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真空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主体,流槽,离心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主体包括浇盘,模套,模具和分流盖: 所述浇盘为环形结构,浇盘底部对称开有多个模孔,内外分别焊有外沿,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流槽; 所述模座为凸形结构,焊接在模孔的正下方,起到固定模具,防止金属熔液外流的作用; 所述模具为无缝钢管,外部为圆柱形,内部为锥形圆柱,可以快速的脱模; 所述分流盖为锥形,放置在浇盘顶部,流下来的熔液经锥形分流盖分流,可以起到均匀分流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为漏斗型,可以缓冲坩祸金属熔液直接浇铸下来的势能冲击,同时底部的导流管可以起到定向导流和稳流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盘由离心电机和离心盘组成,模具底座固定在离心浇盘中心,随离心盘一起转动,达到熔液分流均匀的以及除气的效果。
【文档编号】B22D18/06GK105903928SQ20161052239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7月6日
【发明人】葛大梁, 吴国清, 朱权, 乔培玉
【申请人】江苏立美航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