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289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液体转运工具,具体是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属于冶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冶金行业也逐渐发展,进而行业内,各种金属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其中,随着铝合金的广泛应用,铝业的加工也越来越重要。
[0003]在铝业加工中,铝液中转装置是一种具有自动加热功能的铝液中转装置,是铝合金集中熔解炉和各类保温炉之间运送铝液的专用装置,可在车间内独立设置,自成一体,使用灵活方便。但目前的中转装置内衬材料易脱落,脱落的非金属混在铝液中,造成高压铸造、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夹渣,影响铸件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损坏现象,其次是中转装置内衬材料保温性能不好,需要烘包器对中转装置进行预热处理。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使用三层内衬,减免预热过程,避免脱落的杂质混在铝液中,造成高压铸造、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夹渣,影响铸件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损坏现象,确保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设置在壳体上方,所述的出液管设置在壳体的侧面,壳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壳体内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陶瓷纤维内衬1、陶瓷纤维内衬II和陶瓷纤维内衬III;其中,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I以及支撑柱II支撑。
[0006]优选的,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空隙之间的距离大于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空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支撑柱I大于支撑柱II的长度。
[0007]优选的,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空隙之间的距离是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空隙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对应的,支撑柱I是支撑柱II长度的两倍。
[0008]优选的,陶瓷纤维内衬1、陶瓷纤维内衬II和陶瓷纤维内衬III的厚度依次递减。
[0009]优选的,陶瓷纤维内衬1、陶瓷纤维内衬II和陶瓷纤维内衬III厚度的比例为3: 2:1o
[0010]优选的,进液管为倒锥体形。
[0011]优选的,出液管的内部的上下侧交叉对应的设置有多个半圆形挡板,所述的挡板使用陶瓷纤维为材质。
[0012]优选的,行走轮使用万向轮。
[0013]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三层陶瓷纤维材料制成的内衬,并且中间有间隔,保温性能好,而且不需要太厚的内衬就可以完成较好的保温,不需要使用烘包器对其预热处理,陶瓷纤维纤维材料制成的内衬不容易脱落,避免了脱落的杂质混在铝液中,造成高压铸造、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夹渣,影响铸件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损坏现象,在里层内衬的内表面还增设有防腐层,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设有滑轮,方便使用。
[0014]在此基础上,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I以及支撑柱II支撑。上述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了作业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进液管,2、壳体,3、挡板,4、出液管,5、陶瓷纤维内衬111,6、陶瓷纤维内衬II,7、陶瓷纤维内衬I,8、支撑柱I,9、支撑柱II,1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包括壳体2、进液管I和出液管4,所述的进液管I设置在壳体2上方,所述的出液管4设置在壳体2的侧面,壳体2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陶瓷纤维内衬17、陶瓷纤维内衬Π6和陶瓷纤维内衬III5 ;其中,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17和陶瓷纤维内衬116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III5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18以及支撑柱119支撑。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陶瓷纤维内衬17和陶瓷纤维内衬116空隙之间的距离大于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III5空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支撑柱18大于支撑柱119的长度。上述设计,确保了保温的均匀度。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陶瓷纤维内衬17和陶瓷纤维内衬116空隙之间的距离是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III5空隙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对应的,支撑柱18是支撑柱119长度的两倍。上述设计,确保了保温的均匀度。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陶瓷纤维内衬17、陶瓷纤维内衬116和陶瓷纤维内衬III5的厚度依次递减。上述设计,确保了保温的均匀度。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陶瓷纤维内衬17、陶瓷纤维内衬116和陶瓷纤维内衬III5厚度的比例为3: 2:1。上述设计,确保了保温的均匀度。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进液管I为倒锥体形。上述设计,确保了进液的通畅。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出液管4的内部的上下侧交叉对应的设置有多个半圆形挡板3,所述的挡板3使用陶瓷纤维为材质。上述设计,减缓出液速度,确保了安全。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行走轮10使用万向轮。
[0026]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三层陶瓷纤维材料制成的内衬,并且中间有间隔,保温性能好,而且不需要太厚的内衬就可以完成较好的保温,不需要使用烘包器对其预热处理,陶瓷纤维纤维材料制成的内衬不容易脱落,避免了脱落的杂质混在铝液中,造成高压铸造、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夹渣,影响铸件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损坏现象,在里层内衬的内表面还增设有防腐层,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设有滑轮,方便使用。
[0027]在此基础上,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I以及支撑柱II支撑。上述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了作业时的安全。
【主权项】
1.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包括壳体(2)、进液管(I)和出液管(4),所述的进液管(I)设置在壳体(2)上方,所述的出液管(4)设置在壳体(2)的侧面,壳体(2)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陶瓷纤维内衬I (7)、陶瓷纤维内衬II (6)和陶瓷纤维内衬III (5)其中,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I (7)和陶瓷纤维内衬Π(6)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111(5)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I (8)以及支撑柱II (9)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1(7)和陶瓷纤维内衬11(6)空隙之间的距离大于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III (5)空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支撑柱1(8)大于支撑柱II (9)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1(7)和陶瓷纤维内衬11(6)空隙之间的距离是陶瓷纤维内衬11(6)与陶瓷纤维内衬111(5)空隙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对应的,支撑柱1(8)是支撑柱11(9)长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I (7)、陶瓷纤维内衬II (6)和陶瓷纤维内衬III (5)的厚度依次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纤维内衬1(7)、陶瓷纤维内衬11(6)和陶瓷纤维内衬111(5)厚度的比例为3: 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I)为倒锥体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管(4)的内部的上下侧交叉对应的设置有多个半圆形挡板(3),所述的挡板(3)使用陶瓷纤维为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10)使用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用铝液三层内衬式中转装置,包括壳体、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设置在壳体上方,所述的出液管设置在壳体的侧面,壳体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壳体内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陶瓷纤维内衬I、陶瓷纤维内衬II和陶瓷纤维内衬III;其中,陶瓷纤维内衬I和陶瓷纤维内衬II之间,以及陶瓷纤维内衬II与陶瓷纤维内衬III之间均设置有空隙,空隙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有多组支撑柱I以及支撑柱II支撑。本实用新型使用三层内衬,减免预热过程,避免脱落的杂质混在铝液中,造成高压铸造、低压铸造过程中铝液夹渣,影响铸件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损坏现象,确保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IPC分类】B22D41-02
【公开号】CN204381353
【申请号】CN201420843055
【发明人】吕智, 魏世杰, 赵雨飞, 史林男, 胥沛泽, 王帅, 贾丰州, 慕柏峰
【申请人】吕智, 慕柏峰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