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062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压铸产品时由于产品
[0003]机构复杂,成型困难,且常常出现气孔,缩孔以及缩松,导致高压油道漏油,产品报废率高,生产效率低,造成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及各种费用的增加,压铸成本翻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模具结构,通过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共同作用,缩短流道距离,使液态金属能平稳向前推进,消除产品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不仅提高了产能,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和主流道,所述的定模和动模上下布置并形成模腔,所述的动模内的中部一侧布置有主流道,所述的主流道沿两侧伸出布置有分流道,所述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前端均通过内浇口与模腔相连,所述的模腔相对主流道的一侧环绕布置有若干渣包,所述的渣包通过溢流槽并与模腔相通,所述的溢流槽环绕布置,每条溢流槽均与相应的渣包相对应。
[000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定模和动模之间布置有冷却水管。
[000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冷却水管呈互相垂直交叉状布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模和动模上下布置并形成模腔,所述的动模内的中部一侧布置有主流道,所述的主流道沿两侧伸出布置有分流道,所述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前端均通过内浇口与模腔相连,所述的模腔相对主流道的一侧环绕布置有若干渣包,所述的渣包通过溢流槽并与模腔相通。
[0011]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共同作用,缩短流道距离,使液态金属能平稳向前推进,消除产品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不仅提高了产能,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1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I和主流道3,所述的定模和动模I上下布置并形成模腔2,所述的动模I内的中部一侧布置有主流道3,所述的主流道3沿两侧伸出布置有分流道4,所述的主流道3和分流道4的前端均通过内浇口 7与模腔2相连,所述的模腔2相对主流道3的一侧环绕布置有若干渣包6,所述的渣包6通过溢流槽5并与模腔2相通,所述的溢流槽5环绕布置,每条溢流槽5均与相应的渣包6相对应。
[0016]所述的定模和动模I之间布置有冷却水管8。
[0017]所述的冷却水管8呈互相垂直交叉状布置。
[0018]本实用新型中把定模和动模I上下安放好后,再把液态金属从主流道3内通入,接着液态金属又流入分流道4,主流道3和分流道4内的液态金属到达各自对应的内浇口 7处,通过设计合理的内浇口 7和分流道4,使液态金属能平稳向前推进,消除产品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不仅提高了产能,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1)和主流道(3),所述的定模和动模(1)上下布置并形成模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1)内的中部一侧布置有主流道(3),所述的主流道(3)沿两侧伸出布置有分流道(4),所述的主流道(3)和分流道(4)的前端均通过内浇口(7)与模腔(2)相连,所述的模腔(2)相对主流道(3)的一侧环绕布置有若干渣包¢),所述的渣包(6)通过溢流槽(5)并与模腔(2)相通,所述的溢流槽(5)环绕布置,每条溢流槽(5)均与相应的渣包(6)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和动模(1)之间布置有冷却水管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管(8)呈互相垂直交叉状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动模(1)和主流道(3),所述的定模和动模(1)上下布置并形成模腔(2),所述的动模(1)内的中部一侧布置有主流道(3),所述的主流道(3)沿两侧伸出布置有分流道(4),所述的主流道(3)和分流道(4)的前端均通过内浇口(7)与模腔(2)相连,所述的模腔(2)相对主流道(3)的一侧环绕布置有若干渣包(6),所述的渣包(6)通过溢流槽(5)并与模腔(2)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共同作用,缩短流道距离,使液态金属能平稳向前推进,消除产品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不仅提高了产能,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IPC分类】B22D17/22
【公开号】CN205020779
【申请号】CN201520567888
【发明人】李和良
【申请人】李和良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