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744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斜切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具体地说是一种斜切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机加工技术中,磨头装配装置是常用的加工装置。目前,常用的磨头装配结构,主轴上的轴承定位通常通并帽来实现,具体是通过并帽将轴承并紧。这种装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在工作时,轴承高速旋转发热,导致轴承膨胀,并帽并紧导致轴承热胀冷缩缺少必要的让位空间,导致轴承容易损坏;另外并帽的方式导致轴承受力部位为点接触,导致轴承端面受力不均,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现有结构采用油脂对轴承润滑,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轴承高速旋转会导致油脂被甩到边缘,而难以继续润滑,导致轴承使用寿命受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斜切磨装置,该斜切磨装置中的轴承在高速旋转受热膨胀后,能轴向自由变动,且轴承能有效润滑。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斜切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左端转动设有左轴承组件,主轴右端转动设有右轴承组件,套筒支承于所述左轴承组件与右轴承组件上,所述左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前衬圈、前弹簧套及前端盖,前端盖紧固于套筒端面上,前端盖内圈与主轴之间设置前定位圈,前定位圈通过前定位环限位固定,前吊紧圈压紧于前定位环上,所述前端盖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前密封盖,前密封盖内圈设有前密封环;所述右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后衬圈、后弹簧套及后端盖,后端盖紧固于套筒端面上,后端盖内圈与主轴之间设置后定位圈、后定位环,后端盖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后密封盖,后密封盖内圈设置后吊紧圈、后當封环。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前轴承内圈、前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并列设置,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并列设置,前轴承内圈与前轴承外圈设置于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之间。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轴承组件包括第五轴承、第六轴承、后轴承外圈、后轴承外圈,所述后轴承外圈、后轴承外圈设置于第五轴承与第六轴承之间。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上设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下端油口连通左轴承组件,所述后密封盖上开设第一油道,后端盖上开设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第二油道,套筒内壁与主轴之间留有间隙。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弹簧套来对轴承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轴承外侧定位端面受力均匀,且在受热膨胀时,能沿轴向自由变动;同时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油道中通入油雾对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采用油脂时的甩出问题;通过上述两个措施可以有效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I中,包括主轴1、前密封环2、前密封盖3、前吊紧圈4、前端盖5、第三油道5-1、前定位圈6、前定位环7、前弹簧套8、前衬圈9、前轴承内圈10、前轴承外圈11、套筒12、后轴承外圈13、后轴承内圈14、后衬圈15、后端盖16、第二油道16-1、后定位圈17、后定位环18、后密封盖19、第一油道19-1、后吊紧圈20、后密封环21、后弹簧套22、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26、第五轴承27、第六轴承28等。
[0012]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斜切磨装置,包括主轴I,所述主轴I左端转动设有左轴承组件,主轴I右端转动设有右轴承组件,套筒12支承于所述左轴承组件与右轴承组件上,所述左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前衬圈9、前弹簧套8及前端盖5,前端盖5紧固于套筒12端面上,前端盖5内圈与主轴I之间设置前定位圈6,前定位圈6通过前定位环7限位固定,前吊紧圈4压紧于前定位环7上,所述前端盖5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前密封盖3,前密封盖3内圈设有前密封环2;所述右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后衬圈15、后弹簧套22及后端盖16,后端盖16紧固于套筒12端面上,后端盖16内圈与主轴I之间设置后定位圈17、后定位环18,后端盖16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后密封盖19,后密封盖19内圈设置后吊紧圈20、后密封环21。
[0013]左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26、前轴承内圈
10、前轴承外圈11,所述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并列设置,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26并列设置,前轴承内圈10与前轴承外圈11设置于第二轴承24与第三轴承25之间。
[0014]右轴承组件包括第五轴承27、第六轴承28、后轴承外圈13、后轴承外圈14,所述后轴承外圈13、后轴承外圈14设置于第五轴承27与第六轴承28之间。
[0015]前端盖5上设有第三油道5-1,第三油道5-1下端油口连通左轴承组件,所述后密封盖19上开设第一油道19-1,后端盖16上开设第二油道16-1,所述第一油道19_1连通第二油道16-1,套筒12内壁与主轴I之间留有间隙。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工作时,轴承高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发热,轴承沿轴向膨胀过程中,推动弹簧套轴向微动,实现动平衡。同时需要对高速旋转的轴承进行润滑作业,通过向油道中通入润滑油雾能有效实现对于轴承的润滑作业,由于油道是连通的,通入的油雾能实现循环作业。为了方便定期对使用后的润滑油雾进行清理作业,一般还会在套筒12上开设一个油孔。
【主权项】
1.一种斜切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轴(I),所述主轴(I)左端转动设有左轴承组件,主轴(I)右端转动设有右轴承组件,套筒(12)支承于所述左轴承组件与右轴承组件上,所述左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前衬圈(9)、前弹簧套(8)及前端盖(5),前端盖(5)紧固于套筒(12)端面上,前端盖(5)内圈与主轴(I)之间设置前定位圈(6),前定位圈(6)通过前定位环(7)限位固定,前吊紧圈(4)压紧于前定位环(7)上,所述前端盖(5)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前密封盖(3),前密封盖(3)内圈设有前密封环(2);所述右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后衬圈(15)、后弹簧套(22)及后端盖(16),后端盖(16)紧固于套筒(12)端面上,后端盖(16)内圈与主轴(I)之间设置后定位圈(17)、后定位环(18),后端盖(16)外侧端面紧固连接后密封盖(19),后密封盖(19)内圈设置后吊紧圈(20)、后密封环(21)。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26)、前轴承内圈(10)、前轴承外圈(11),所述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并列设置,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26)并列设置,前轴承内圈(10)与前轴承外圈(11)设置于第二轴承(24)与第三轴承(25)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右轴承组件包括第五轴承(27)、第六轴承(28)、后轴承外圈(13)、后轴承外圈(14),所述后轴承外圈(13)、后轴承外圈(14)设置于第五轴承(27)与第六轴承(28)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端盖(5)上设有第三油道(5-1),第三油道(5-1)下端油口连通左轴承组件,所述后密封盖(19)上开设第一油道(19-1),后端盖(16)上开设第二油道(16-1),所述第一油道(19-1)连通第二油道(16-1),套筒(12)内壁与主轴(I)之间留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具体地说是一种斜切磨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左端转动设有左轴承组件,主轴右端转动设有右轴承组件,套筒支承于所述左轴承组件与右轴承组件上,所述左轴承组件外端依次设置前衬圈、前弹簧套及前端盖,前端盖紧固于套筒端面上,前端盖内圈与主轴之间设置前定位圈,前定位圈通过前定位环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弹簧套来对轴承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轴承外侧定位端面受力均匀,且在受热膨胀时,能沿轴向自由变动;同时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油道中通入油雾对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采用油脂时的甩出问题;通过上述两个措施可以有效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C35/04, B24B41/04
【公开号】CN205148045
【申请号】CN201520913132
【发明人】刘洪根
【申请人】无锡巨勇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