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41550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包括与抛光机连接的柱体,于所述柱体的两端均开设用于配合圆形刃口零件的孔,所述孔的开口由外向内逐渐递减形成锥孔,所述孔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柱体配合抛光机来实现圆形刃口零件中刃口毛刺的去除,简化了原有手工去除毛刺的步骤,自动化程度高,毛刺去除更彻底,并且在圆形刃口零件外周不易产生刮痕,柱体的锥孔若出现磨损后可重新加工恢复使用,再次利用率高,成本低。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翅片模具中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调翅片模具中的冲孔凸模均为圆形带刃口零件,其在平面磨床上加工完成后在刃口会产生细小毛刺,因此需要对刃口进行部分处理,现有技术是装配人员通过铜皮以一定角度将刃口四周的毛刺刮除,此方法不仅效率低,同时还具有毛刺去除不彻底,易产生刮痕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其能快速去除刃口毛刺,毛刺去除彻底、不易产生刮痕。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包括与抛光机连接的柱体,于所述柱体的两端均开设用于配合圆形刃口零件的孔,所述孔的开口由外向内逐渐递减形成锥孔,所述孔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07]所述孔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0.5mm;
[0008]于所述孔锥面上互为相对的两条斜边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60°±0° ;
[0009]所述柱体为圆柱体,所述柱体采用铜材料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柱体配合抛光机来实现圆形刃口零件中刃口毛刺的去除,简化了原有手工去除毛刺的步骤,自动化程度高,毛刺去除更彻底,并且在圆形刃口零件外周不易产生刮痕,柱体的锥孔若出现磨损后可重新加工恢复使用,再次利用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4]其中:1、柱体;2、孔;3、冲孔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包括与抛光机连接的柱体I,柱体I为圆柱形并采用铜材料制成,于柱体I的两端均开设用于配合圆形刃口零件的孔2,孔2的开口由外向内逐渐递减形成锥孔,孔2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上述孔2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0.5mm。于孔2锥面上互为相对的两条斜边形成夹角α,夹角α为60° ±0°,孔2的深度为3mm。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孔2最外端的开口直径可以根据生产情况做成相同或不同的,由此实现不同刃口直径的零件加工,上述抛光机为已有公知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已有公知技术。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状态如下:
[0018]首先将柱体I的一端固定于抛光机的夹手中,打开抛光机电源使抛光机开始工作,然后工作人员手持冲孔凸模3(即圆形刃口零件),将冲孔凸模3带刃口的一端伸进柱体另一端开设的孔2中,由于柱体I受抛光机作用旋转,因此冲孔凸模3带刃口的一端外周与孔2的内壁配合,毛刺受力去除,然后抽出冲孔凸模3即可,冲孔凸模3刃口与柱体I中孔2的孔壁接触时间不易过长,否则易出现刃口磨钝的情况发生。
[0019]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抛光机连接的柱体(1),于所述柱体(I)的两端均开设用于配合圆形刃口零件的孔(2),所述孔(2)的开口由外向内逐渐递减形成锥孔,所述孔(2)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最外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圆形刃口零件的直径0.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孔(2)锥面上互为相对的两条斜边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60° ±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刃口零件的刃口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I)为圆柱体,所述柱体(I)采用铜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24B9/02GK205630187SQ20162007465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发明人】李民, 陈兆茂, 刘庆丰
【申请人】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