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3634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



背景技术: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葡萄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高于其他大多数水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营养兼药用的商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果品生产业正经历着从数量效益型向注重品质的质量效益方向转化。水果品质主要决定于遗传因子,但环境因子,也能对水果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市场上各种水果增甜剂层出不穷,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提高葡萄抗逆性,增加葡萄的含糖量,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并且养分配比科学,添加了多种中微量元素,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葡萄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品质、优化生态,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0~44份,窑灰钾肥20~22份,硝酸钠32~36份,氯化铵7~9份,五水硼砂1~1.3份,腐殖酸钙1.8~2.6份,EDTA螯合锌0.3~0.5份,EDTA螯合铁0.1~0.2份,黄腐酸铜0.1~0.2份,改性红薯淀粉2~10份,胺鲜脂0.5~1份,钼酸钠1.2~1.8份,乙蒜素5~8份,聚谷氨酸0.3~1.2份,辅料1~1.4份。

优选地,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红薯淀粉、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加入大豆卵磷脂、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冷却,静置,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优选地,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5~15份红薯淀粉、40~80份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加入4~8份大豆卵磷脂、35~45份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冷却,静置,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优选地,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5~15份红薯淀粉、40~80份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20~60min,搅拌温度为85~92℃,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110~125℃搅拌10~30s,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10~20min,加入4~8份大豆卵磷脂、35~45份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1~3h,冷却至1~3℃静置2~8h,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优选地,辅料包括聚丙烯酸钠、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褐藻酸钠及吐温。

优选地,辅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酸钠1~2份,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1~2份,褐藻酸钠2~4份,吐温2~4份。

优选地,水溶肥中,N:P2O5:K2O的重量比为18~20:8~10:22~24。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1~43份,窑灰钾肥20.5~21.5份,硝酸钠33~35份,氯化铵7.5~8.5份,五水硼砂1.1~1.2份,腐殖酸钙2~2.4份,EDTA螯合锌0.35~0.45份,EDTA螯合铁0.12~0.18份,黄腐酸铜0.13~0.17份,改性红薯淀粉4~8份,胺鲜脂0.6~0.8份,钼酸钠1.4~1.6份,乙蒜素6~7份,聚谷氨酸0.5~1份,辅料1.1~1.3份。

本发明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制得。

本发明水溶性好,杂质少,能迅速溶解于水中,在作物吸收水分的同时也汲取了养分,大大提高了肥料养分利用率并节约了用水,不仅可显著提高葡萄含糖量,增加甜味,而且营养物质丰富,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葡萄中农药残留,提高葡萄品质。本发明养分配比科学,科学添加了多种中微量元素,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葡萄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品质、优化生态;通过根据葡萄的需肥特性,合理优化配方中各营养元素的配比,提高抗逆性,确保葡萄的生长,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可提高产量15%以上。

本发明采用胺鲜脂可促进葡萄对配方中的各养分的吸收;而胺鲜脂、乙蒜素配合作用,可有效提高葡萄抗逆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综合效率,是真正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品;同时胺鲜脂、乙蒜素、钼酸钠、聚谷氨酸、五水硼砂、腐殖酸钙、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铁、黄腐酸铜,提高了葡萄的含糖量,色好味甜,并且达到早熟、增产、优质的目的。

本发明的改性红薯淀粉中,红薯淀粉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普鲁兰酶与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及大豆卵磷脂包覆,包结络合极好,稳定性极高,其中大豆卵磷脂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基,与酶解后的红薯淀粉络合,大豆卵磷脂包结在酶解后红薯淀粉螺旋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络合物,结合紧密,可有效改善红薯淀粉的稳定性,与胺鲜脂的相容性好,改性红薯淀粉可对胺鲜脂进行缓释,延长胺鲜脂有效期,大大提高胺鲜脂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发现喷施该水溶肥能明显提高葡萄中的含糖量,蔗糖提高50%,葡萄糖提高30-50%,果糖提高30-50%,增加葡萄甜度,提高葡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0份,窑灰钾肥22份,硝酸钠32份,氯化铵9份,五水硼砂1份,腐殖酸钙2.6份,EDTA螯合锌0.3份,EDTA螯合铁0.2份,黄腐酸铜0.1份,改性红薯淀粉10份,胺鲜脂0.5份,钼酸钠1.8份,乙蒜素5份,聚谷氨酸1.2份,辅料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4份,窑灰钾肥20份,硝酸钠36份,氯化铵7份,五水硼砂1.3份,腐殖酸钙1.8份,EDTA螯合锌0.5份,EDTA螯合铁0.1份,黄腐酸铜0.2份,改性红薯淀粉2份,胺鲜脂1份,钼酸钠1.2份,乙蒜素8份,聚谷氨酸0.3份,辅料1.4份。

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红薯淀粉、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加入大豆卵磷脂、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冷却,静置,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辅料包括聚丙烯酸钠、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褐藻酸钠及吐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1份,窑灰钾肥21.5份,硝酸钠33份,氯化铵8.5份,五水硼砂1.1份,腐殖酸钙2.4份,EDTA螯合锌0.35份,EDTA螯合铁0.18份,黄腐酸铜0.13份,改性红薯淀粉8份,胺鲜脂0.6份,钼酸钠1.6份,乙蒜素6份,聚谷氨酸1份,辅料1.1份。

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5份红薯淀粉、40份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60min,搅拌温度为85℃,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125℃搅拌10s,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20min,加入4份大豆卵磷脂、45份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1h,冷却至3℃静置2h,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辅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酸钠2份,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1份,褐藻酸钠4份,吐温2份。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3份,窑灰钾肥20.5份,硝酸钠35份,氯化铵7.5份,五水硼砂1.2份,腐殖酸钙2份,EDTA螯合锌0.45份,EDTA螯合铁0.12份,黄腐酸铜0.17份,改性红薯淀粉4份,胺鲜脂0.8份,钼酸钠1.4份,乙蒜素7份,聚谷氨酸0.5份,辅料1.3份。

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5份红薯淀粉、80份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20min,搅拌温度为92℃,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110℃搅拌30s,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10min,加入8份大豆卵磷脂、35份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3h,冷却至1℃静置8h,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辅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酸钠1份,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份,褐藻酸钠2份,吐温4份。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葡萄增产增质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钾42份,窑灰钾肥21份,硝酸钠34份,氯化铵8份,五水硼砂1.15份,腐殖酸钙2.2份,EDTA螯合锌0.4份,EDTA螯合铁0.15份,黄腐酸铜0.15份,改性红薯淀粉6份,胺鲜脂0.7份,钼酸钠1.5份,乙蒜素6.5份,聚谷氨酸0.8份,辅料1.2份;其中N:P2O5:K2O的重量比为18~20:8~10:22~24。

改性红薯淀粉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份红薯淀粉、60份pH值为5.2~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混合搅拌,冷却,依次采用普鲁兰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然后搅拌,调节体系pH值至2~2.8,室温静置,加入6份大豆卵磷脂、40份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搅拌,冷却,静置,离心,洗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红薯淀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