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3571阅读:3745来源:国知局
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镀膜玻璃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镀膜玻璃因其具有遮阳、保温隔热、颜色丰富等特殊的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和汽车窗上,但由于离线镀膜技术(如磁控溅射)制备的膜层不如在线镀膜制备的膜层密实,离线镀膜的膜层易受到腐蚀或划伤而导致功能膜失效,尤其是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其主要功能膜为银,银膜在空气中特别容易氧化。为避免离线镀膜的低辐射Low-E膜与空气、水等接触,一般在镀膜完成后,对镀膜玻璃进行除膜处理,然后在48小时内合成中空玻璃使用,这样可以保护功能膜,使其长久保持低辐射特性。

但传统的除膜工艺,多是采用磨轮打磨、喷砂等工艺来进行机械除膜。但这些工艺容易造成玻璃划伤或者影响玻璃的外观。且除膜时灰尘较多,易附着在低辐射膜层表面。

申请号为20092007779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的除膜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不锈钢、铝、工程塑料制成的单层遮板或双层遮板。在镀膜操作前将遮板紧贴在玻璃基片表面、并选择性地覆盖不需要镀膜的区域,以实现掩膜的功能。这种方式需要根据掩膜区域变化制作大量不同的遮板,耗时耗力。此外,为了减小镀膜边缘的重影宽度,一般要求遮板越薄越好。但遮板变薄时,无论是不锈钢、铝或是工程塑料都变得易折,而很难再保持原型,此种装置不适用于具有弧形的镀膜玻璃的除膜过程。为保持原型,遮板厚度在毫米级别,但是制备的镀膜玻璃一般存在边缘重影问题。

为了尽量减小遮板厚度,申请号为201220611411.0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弧形玻璃边部布置胶带的装置。通过在弧形玻璃镀膜前将胶带布置到玻璃镀膜面的边部,然后在镀膜过程中避免了玻璃边部被镀上薄膜,在镀膜完成后撕掉胶带就得到边部没有镀膜的镀膜玻璃,避免了以往复杂的除膜操作,这种方式成本低廉,但操作麻烦。

另外,由于胶带有一定粘结度,胶带虽然可以撕掉,但玻璃表面会留残胶,残胶难以清除。此外,胶带还有可能存在放电现象,对膜层颜色产生影响。

申请号为200910054332.7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区域除膜的可烘弯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溶液涂料进行掩膜,在玻璃成品制备过程中增加丝网印刷工艺在不需镀膜的区域进行涂布,再在镀膜后用去离子水洗去水溶性涂料。这种方式理论上简单可行,但实际操作中会因丝网印刷过程会造成玻璃表面脏污,在镀膜前需对玻璃原片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水溶性涂料很容易被洗掉,失去掩膜的功能。

申请号为201120259236.9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镀膜玻璃激光除膜设备。该设备包括除膜台、红外激光器三轴数控平台和电气控制装置。这种技术可对不规则图形除膜,对玻璃损伤小,可实现自动化,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但由于需要额外购置激光器,设备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离线镀膜玻璃除膜工艺存在的操作复杂、除膜影响产品品质以及造成成本上升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低温热分解油墨对待镀膜玻璃不需要镀膜的区域进行涂覆掩膜处理;

2)将步骤1)处理过的待镀膜玻璃进行烘干固化处理;

3)对步骤2)获得待镀膜玻璃进行磁控溅射镀膜处理;

4)将步骤3)获得的玻璃进行喷粉、配对、热弯、清洗、合片、高压及包装处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采用低温热分解油墨在玻璃不需要镀膜的部位进行掩膜,油墨在热弯时发生热分解或者清洗时溶于水中,整个操作不对玻璃产生副作用,不影响产品原有的生产工艺,并可与产品原生产工序兼容;操作简单可行,不影响生产效率;该除膜工艺,得到的镀膜玻璃产品,边线美观,质量可靠,适合用于汽车玻璃的边部除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用于汽车前风挡玻璃的涂覆部位示意图,其中,1为除膜区域,2为镀膜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低温热分解油墨对待镀膜玻璃不需要镀膜的区域进行涂覆处理;

2)将步骤1)处理过的待镀膜玻璃进行烘干固化处理;

3)对步骤2)获得待镀膜玻璃进行磁控溅射镀膜处理;

4)将步骤3)获得的玻璃进行喷粉、配对、热弯、清洗、合片、高压及包装处理,在所述热弯处理时去除所述低温热分解油墨。

下面对上述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步骤1)前,还包括原片玻璃的预处理步骤。预处理步骤为对原片玻璃进行切割、清洗、干燥以及上片等处理工序,经过预处理,得到符合汽车级的原片玻璃。

优选地,低温热分解油墨的受热分解温度为250℃~600℃。主要是由于磁控溅射时,玻璃受热温度为100℃~200℃,并且后续热弯处理的温度一般为650℃~780℃,油墨的受热分解温度应当高于磁控溅射时的受热温度、低于热弯处理的温度,能够确保涂覆在非镀膜区域的干油墨分解成粉末或者挥发,便于去除。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低温热分解油墨包括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粘合剂50%~85%;

溶剂15%~50%。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聚合物和树脂;所述溶剂为甲苯、醇酯、丙二醇苯醚、水中的任一种。

在由上述粘合剂和溶剂制备的油墨,受热分解温度在250℃~600℃区间,方便从玻璃表面去除。

优选地,上述低温热分解油墨的粘度为700mpa·s~40000mpa·s。在该粘度范围内,涂覆于玻璃表面,不留延无颗粒,能够均匀涂覆在不需要镀膜的区域,并且不易流动到其他部位。

而当上述低温热分解油墨构成组分按重量比为,丙烯酸聚合物占50%,树脂占35%,醇酯溶剂为15%时,得到的油墨粘度为25000mpa·s,油墨的热分解温度为320℃。采用该组分配比的油墨涂覆于玻璃表面,除膜效果最佳。

优选地,涂覆处理的方式为丝网印刷或者喷涂或者刷涂,无论是丝网印刷还是喷涂,其涂覆的油墨厚度为10μm~25μm较为合适,可以避免过薄或者过厚而降低镀膜效果。

如果采用丝网印刷方式,为了提高低温热分解的印刷特性,还可以在上述低温热分解油墨中添加适量的乙基纤维素。

优选地,步骤2)中的烘干固化处理,不大于100℃。

更进一步优选的温度为90℃~100℃。该低温烘干固化温度,能够达到固化油墨的作用,但不能使油墨发生热分解,避免除膜失效。

步骤3)中的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为镀膜玻璃常用手段,因此,不对其做详细的描述。

优选地,上述的热弯温度为650℃~780℃;在热弯过程中,低温热分解油墨受热挥发,未挥发区域的油墨变成粉状颗粒物,轻轻一擦即可去除,或在下一道清洗工序中,与隔离粉一起被清除。

由于喷粉、配对、清洗、合片、高压及包装处理工序均为常规工艺,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低温热分解油墨的受热分解温度为250℃~600℃,受热温度低于250℃时,涂覆于玻璃表面的低温热分解油墨保持膜状,实现其掩膜功能,受热温度在600℃以上时,则分解成粉末并发生挥发,未挥发的部分只需要后续清洗工序就可以溶解于清洗液中,整个操作不对玻璃产生副作用,不影响产品原有的生产工艺,并可与产品原生产工序兼容;操作简单可行,不影响生产效率;该除膜方法,得到的镀膜玻璃产品,边线美观,质量可靠,适合用于汽车玻璃的边部除膜过程。

为了更好的体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镀膜玻璃边部除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片玻璃预处理:将玻璃原片经切割、磨边、清洗、干燥、上片等预处理工序得到原片玻璃;

2)掩膜处理: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低温热分解油墨,涂在原片玻璃表面不需镀膜的区域进行掩膜(如图2所示的2区域);

3)烘干固化处理:在95℃温度下烘干原片玻璃上的低温分解油墨,使其固化;

4)清洗镀膜处理:在涂有低温热分解油墨的原片玻璃表面,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镀制所需膜层(镀覆的膜层位于图2中1区域);

5)后续处理工艺:原片玻璃经喷粉、配对、热弯、清洗、合片、高压及包装等工艺制成成品;

6)处理掩膜区域:在热弯过程中,热弯温度为650~780℃,低温热分解油墨受热挥发,未挥发区域的油墨变成粉状颗粒物,轻轻一擦即可去除,或在下一道清洗工序中,与隔离粉一起被清除。

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的低温热分解油墨的成分包括粘合剂和溶剂;

所述的粘合剂包括丙烯酸聚合物和树脂,油墨粘度25000mpa·s,其中丙烯酸聚合物占比50%,树脂占比35%,其余为醇酯,油墨分解温度为3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