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848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模具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模造玻璃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玻璃素材为一平板状。若欲生产一具有造型的玻璃,公知的作法是将平板状的玻璃素材设置在一上模件与一下模件之间,接着加热上模件、下模件以及设置在上模件与下模件之间的玻璃素材,以使玻璃素材软化。当上述的玻璃素材软化时,上模件与下模件便可进行合模动作,借以塑造玻璃素材的外形。

然而,由于公知的上模件与下模件不具有支撑结构,故大部分的玻璃素材在加热过程中会处在悬空状态。因此,当玻璃素材被加热至软化时,大部分的玻璃素材因无结构限制而产生一热变形,导致所述大部分玻璃素材的表面产生波浪状的纹路而影响透明度,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而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如要产生不同方向的形变结构,通常需先针对一方向成型形变结构,再针对另一方向成型另一形变结构,即需两次成型才可完成不同方向的形变结构,增加玻璃素材的加工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制造一模造玻璃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制造一模造玻璃的模具结构,所述模造玻璃具有一平板部与延伸于所述平板部的一周边部,所述模具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母型模具件、一第一公型模具件、一顶推件、一第二母型模具件以及一顶推机构,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用以支撑所述模造玻璃的所述平板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上方,所述顶推件固设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上,所述顶推件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沿一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时顶推所述平板部,以在所述平板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第一形变结构,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周围且对应所述模造玻璃的所述周边部,所述顶推机构耦合于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所述顶推机构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至一合模位置时,驱动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沿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移动至一成型位置,使所述周边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一第二形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模具结构还包含一第二公型模具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与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之间,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与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共同夹持所述模造玻璃的所述平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形成有一通道,且所述顶推件通过所述通道顶推所述平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顶推件包含一顶销构件以及一锁固构件,所述顶销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锁固构件连接于所述顶销构件并固设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上形成有对应所述通道的一成型凹部,所述顶销构件具有一成型端部,所述成型端部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相对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至所述合模位置时进入所述成型凹部,以形成所述第一形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模具结构还包含多个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与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之间,各支撑件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与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可相对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在一开模位置与所述合模位置间移动,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位在所述开模位置时,支撑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以防止所述顶推件顶破所述模造玻璃的所述平板部,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被加热时软化,使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能由所述开模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移动至所述合模位置,且软化的所述多个支撑件能将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移往所述合模位置时所产生的一下压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面向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定位下凹部,且各支撑件的底部容置在所述多个定位下凹部的其中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面向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的一侧形成有一容置凹部,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的所述侧容置在所述容置凹部内,所述容置凹部的底面形成有对应所述多个定位下凹部的多个定位上凹部,且各支撑件的顶部容置在所述多个定位上凹部的其中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容置凹部的底面形成有多个溢料凹部,各溢料凹部连通于所述多个定位上凹部的其中之一,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被加热时软化,且各溢料凹部在所述多个支撑件软化时,提供各被软化的支撑件一溢料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各支撑件分别由可热变形材质所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包含一基座及一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凸台具有一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公型模具件具有一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分别夹持所述模造玻璃的所述平板部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分别以镜面加工的方式所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基座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或与所述凸台分别为两独立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模具结构还包含一抵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上,所述抵接件在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移动至所述合模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间具有间距,且所述抵接件另在所述顶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移动至所述成型位置时抵接于所述第一公型模具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包含一基座及一凸台,且基座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或与所述凸台分别为两独立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母型模具件的所述基座形成有一通孔,且所述顶推机构包含一连接件以及一顶杆构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一头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设在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所述头部容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顶杆构件对应所述连接件,所述顶杆构件通过所述通孔推顶所述连接件,以驱动所述连接件,进而使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第二母型模具件至所述成型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第一母型模具件的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公型模具件的第二夹持面分别夹持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相对两侧,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便可提供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结构上的限制,从而减少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表面在成型过程中因热变形而产生波浪状的纹路,以提升成型后的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透明度。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在第一公型模具件沿一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时,利用顶推件顶推所述平板部,以在模造玻璃的平板部上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形变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另在第一公型模具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至所述合模位置后,驱动第二母型模具件沿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成型位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便可将模造玻璃的周边部沿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形变结构,亦即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可分别在模造玻璃的平板部与周边部形成具有不同方向的形变结构,无需进行二次成型工序,可减少模造玻璃的加工时间。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模造玻璃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模具结构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处在加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处在合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处在成型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0 模具结构

2000 模造玻璃

2001 平板部

2002 周边部

2003 第一形变结构

2004 第二形变结构

1 第一母型模具件

10 成型凹部

11 基座

12 凸台

120 第一夹持面

2 第二母型模具件

3 第一公型模具件

30 容置凹部

301 底面

31 定位上凹部

32 溢料凹部

33 侧

4 第二公型模具件

40 通道

41 定位下凹部

42 第二夹持面

43 侧

5 顶推件

50 顶销构件

501 成型端部

51 锁固构件

6 顶推机构

60 连接件

601 头部

602 连接部

61 顶杆构件

7 支撑件

8 抵接件

3000 上加热模块

4000 下加热模块

X1 第一方向

X2 第二方向

A-A、B-B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模具结构100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1000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1000在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一模造玻璃2000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模具结构1000沿一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模具结构1000可用来制造模造玻璃2000,模造玻璃2000具有一平板部2001、一周边部2002、一第一形变结构2003以及一第二形变结构2004,周边部2002延伸于平板部2001,第一形变结构2003形成在平板部2001上,且第二形变结构2004形成在周边部2002上。

此外,模具结构1000包含一第一母型模具件1、一第二母型模具件2、一第一公型模具件3、一第二公型模具件4、一顶推件5以及一顶推机构6,第一母型模具件1用以支撑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第一公型模具件3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母型模具件1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公型模具件3与第一母型模具件1合模时,第一公型模具件3可沿一第一方向X1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1靠近,当第一公型模具件3与第一母型模具件1开模时,第一公型模具件3可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一第二方向X2离开第一母型模具件1。第二公型模具件4设置在第一母型模具件1与第一公型模具件3之间,第二公型模具件4与第一母型模具件1共同夹持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顶推件5固设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上,第二母型模具件2设置在第一母型模具件1周围且对应模造玻璃2000的周边部2002,顶推机构6耦合于第二母型模具件2。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公型模具件4形成有一通道40,顶推件5可包含一顶销构件50以及一锁固构件51,顶销构件50可活动地设置在通道40内,锁固构件51连接于顶销构件50并固设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即锁固构件51用以将顶销构件50锁固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推件5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顶推件5也可为与第一公型模具件3一体成型的一突柱,端视实际需求而定。另外,第一母型模具件1上形成有对应通道40的一成型凹部10,顶销构件50具有一成型端部501。

除此之外,模具结构1000还包含多个支撑件7,设置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与第二公型模具件4之间,各支撑件7分别抵接第一公型模具件3与第二公型模具件4。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件7可分别为一珠形结构,而本实用新型支撑件7的外形可不局限在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支撑件7也可为一立方体形结构,端视实际需求而定。第二公型模具件4面向第一公型模具件3的一侧43形成有多个定位下凹部41,且各支撑件7的底部容置在多个定位下凹部41的其中之一,借此各支撑件7便可被定位在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所述侧43上,以防此各支撑件7在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所述侧43上滑动或滚动。

另外,第一公型模具件3面向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一侧33形成有一容置凹部30,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所述侧43容置在容置凹部30内,以防止第二公型模具件4相对第一公型模具件3移动,即第一公型模具件3的所述侧33上的容置凹部30可用以将第二公型模具件4定位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上,以防止第一公型模具件3与第二公型模具件4相对位移。进一步地,容置凹部30的一底面301形成有对应第二公型模具件4上的多个定位下凹部41的多个定位上凹部31,且各支撑件7的顶部容置在多个定位上凹部31的其中之一,借此各支撑件7便可被定位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上的容置凹部30的底面301上,以防此各支撑件7在容置凹部30的底面301上滑动或滚动。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母型模具件1包含一基座11及一凸台12,凸台12设置在基座11上,凸台12具有一第一夹持面120,第二公型模具件4具有一第二夹持面42,第二夹持面42相反于所述侧43,凸台12的第一夹持面120与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第二夹持面42分别夹持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的相对两侧,以将模造玻璃2000固持在模具结构1000内。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与凸台12可分别为两独立构件,且凸台12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11上,以便于替换凸台12,而基座11与凸台12也可一体成型,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此外,第一母型模具件1的基座11形成有一通孔110,且顶推机构6包含一连接件60以及一顶杆构件61,连接件60具有一头部601及连接于头部601的一连接部602,连接部602固设在第二母型模具件2,且头部601容置在通孔110内,顶杆构件61对应连接件60,且顶杆构件61可通过通孔110推顶连接件60,借此顶杆构件61便可借由驱动连接件60,而使连接件60驱动第二母型模具件2沿第二方向X2移动。换句话说,连接件60可在顶杆构件61在推顶过程中,防止顶杆构件61直接接触第二母型模具件2而造成第二母型模具件2的损坏,进而降低第二母型模具件2的更换率。

除此之外,模具结构1000还包含一抵接件8,设置在第二母型模具件2上。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1000是适用在一成型机台(未绘示在图中),所述成型机台包含一上加热模块3000以及一下加热模块4000,下加热模块4000连接于第一母型模具件1并用以加热第一母型模具件1,进而使第二母型模具件2与模造玻璃2000受热,借以使模造玻璃2000受热而软化。上加热模块3000可分离地连接于第一公型模具件3并用以加热第一公型模具件3,进而使支撑件7受热,借以使支撑件7受热而软化。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件7分别由可热变形材质(例如玻璃等)所制成,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

请参阅图5至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1000处在一加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1000处在一合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1000处在一成型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至图8所示,当模具结构1000处在如图5所示的一开模位置时,多个支撑件7可支撑第一公型模具件3,以防止连接于第一公型模具件3的顶推件5受第一公型模具件3重力作用往下顶破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当欲使用模具结构1000成型模造玻璃2000时,首先上加热模块3000由如图5所示的位置沿第一方向X1移动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以接触并加热第一公型模具件3,进而使各支撑件7受热。与此同时,下加热模块4000也加热第一母型模具件1,以使模造玻璃2000受热。

当支撑件7受热达到软化温度以及模造玻璃2000受热达到软化温度时,上加热模块3000便可驱动第一公型模具件3沿第一方向X1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1合模,此时顶推件5的顶销构件50可通过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通道40顶推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而当第一公型模具件3继续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6所示的位置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1合模至如图7所示的一合模位置时,顶推件5的顶销构件50的成型端部501便可进入第一母型模具件1的成型凹部10,以在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上沿第一方向X1形成第一形变结构2003。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母型模具件1的第一夹持面120与第二公型模具件4的第二夹持面42分别夹持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的相对两侧,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1000便可提供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结构上的限制,从而减少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的表面在成型过程中因热变形而产生波浪状的纹路,以提升成型后的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的透明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面120与第二夹持面42可分别以镜面加工的方式所制成,以提升第一夹持面120与第二夹持面42的表面精度,进而提升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的透明度。

另外,支撑件7可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被上加热模块3000加热时软化,使上加热模块3000可驱动第一公型模具件3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6所示的所述开模位置相对第二公型模具件4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所述合模位置。在上述过程中,软化的支撑件7能将在第一公型模具件3移往所述合模位置时所产生的一下压力传递至第二公型模具件4,使第二公型模具件4对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保持所述下压力,有助于减少模造玻璃2000的平板部2001因热变形而产生波浪状的纹路。

除此之外,第一公型模具件3的容置凹部30的底面301形成有多个溢料凹部32,各溢料凹部32连通于多个定位上凹部31的其中之一,借此当支撑件7因第一公型模具件3被加热而软化时,各溢料凹部32便可提供各被软化的支撑件7一溢料空间,使各支撑件7被软化而溢出的部分不影响成型的过程。

当第一公型模具件3沿第一方向X1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1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所述合模位置后,顶推机构6的顶杆构件61可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第二方向X2移动,借以推顶连接件60驱动连接件60,借此顶推机构6便可驱动第二母型模具件2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第二方向X2移动,这样第二母型模具件2便可使模造玻璃2000的周边部2002沿第二方向X2形成第二形变结构2004。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公型模具件3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所述合模位置时,抵接件8与第一公型模具件3具有间距,而当顶推机构6驱动第二母型模具件2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所述成型位置时,抵接件8会随第二母型模具件2移动,进而抵接第一公型模具件3。

相较现有技术,由于第一母型模具件的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公型模具件的第二夹持面分别夹持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相对两侧,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便可提供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结构上的限制,从而减少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表面在成型过程中因热变形而产生波浪状的纹路,以提升成型后的模造玻璃的平板部的透明度。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在第一公型模具件沿一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时,利用顶推件顶推所述平板部,以在模造玻璃的平板部上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形变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另在第一公型模具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母型模具件合模至所述合模位置后,驱动第二母型模具件沿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成型位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便可将模造玻璃的周边部沿第二方向形成第二形变结构,亦即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可分别在模造玻璃的平板部与周边部形成具有不同方向的形变结构,无需进行二次成型工序,可减少模造玻璃的加工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