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2475发布日期:2019-01-18 23:4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早期,我国的棕榈类植物种植是采用段木法栽培,七十年代以来,通过代料基质栽培技术研究,袋栽棕榈类植物的栽培原料,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棕榈类植物,并要添加加入适量的有机氮源,如新鲜的米糠、麸皮、脱脂豆粉或豆饼粉、菜籽饼粉等。用塑料袋栽培技术生产棕榈类植物,改变了长期以来棕榈类植物的生产栽培模式,不仅缩短了棕榈类植物的生产周期,而且产量也获得了成倍的增长。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细河沙5-10份、园土7-12份、树皮土4-7份、栗色泥炭6-10份、褐色泥炭2-5份和腐熟的有机肥1-3份。

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由如下的制作步骤制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细河沙5-10份、园土7-12份、树皮土4-7份、栗色泥炭6-10份、褐色泥炭2-5份和腐熟的有机肥1-3份;

(2)将称取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进行无害化处理;

(3)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加入称取的栗色泥炭、褐色泥炭和腐熟的有机肥,再加水搅拌混合,并调节ph值至7~7.5。

进一步,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无害化处理过程为:将树皮土粉碎为直径大小在3~12mm颗粒,再将粉碎的树皮土颗粒与细河沙和园土加水拌匀,加水份量以手捏不成团为准,在温度20~30℃环境下,堆放发酵7~10天后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棕榈类植物的生产栽培模式,不仅缩短了棕榈类植物的生产周期,而且产量也获得了成倍的增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由如下的制作步骤制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细河沙5份、园土7份、树皮土4份、栗色泥炭6份、褐色泥炭2份和腐熟的有机肥1份;

(2)将称取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进行无害化处理,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无害化处理过程为:将树皮土粉碎为直径大小在3mm颗粒,再将粉碎的树皮土颗粒与细河沙和园土加水拌匀,加水份量以手捏不成团为准,在温度20℃环境下,堆放发酵7天后备;

(3)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加入称取的栗色泥炭、褐色泥炭和腐熟的有机肥,再加水搅拌混合,并调节ph值至7。

实施例2

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由如下的制作步骤制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细河沙7份、园土10份、树皮土5份、栗色泥炭8份、褐色泥炭3份和腐熟的有机肥2份;

(2)将称取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进行无害化处理,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无害化处理过程为:将树皮土粉碎为直径大小在8mm颗粒,再将粉碎的树皮土颗粒与细河沙和园土加水拌匀,加水份量以手捏不成团为准,在温度25℃环境下,堆放发酵8天后备;

(3)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加入称取的栗色泥炭、褐色泥炭和腐熟的有机肥,再加水搅拌混合,并调节ph值至7.2。

实施例3

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由如下的制作步骤制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细河沙10份、园土12份、树皮土7份、栗色泥炭10份、褐色泥炭5份和腐熟的有机肥3份;

(2)将称取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进行无害化处理,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无害化处理过程为:将树皮土粉碎为直径大小在12mm颗粒,再将粉碎的树皮土颗粒与细河沙和园土加水拌匀,加水份量以手捏不成团为准,在温度30℃环境下,堆放发酵10天后备;

(3)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加入称取的栗色泥炭、褐色泥炭和腐熟的有机肥,再加水搅拌混合,并调节ph值至7.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棕榈类植物的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由如下的制作步骤制成:(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细河沙5‑10份、园土7‑12份、树皮土4‑7份、栗色泥炭6‑10份、褐色泥炭2‑5份和腐熟的有机肥1‑3份;(2)将称取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进行无害化处理;(3)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细河沙、园土和树皮土,加入称取的栗色泥炭、褐色泥炭和腐熟的有机肥,再加水搅拌混合,并调节pH值至7~7.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棕榈类植物的生产栽培模式,不仅缩短了棕榈类植物的生产周期,而且产量也获得了成倍的增长。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孟宇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