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69987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节能环保型的建筑材料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保温砖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应用广泛,通常下保温砖是一种使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建材,具有一定良好的防火阻燃、保温隔音、抗裂防水等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虽然这类保温砖相比普通烧结砖具有诸多如上的性能优势,但是,现如今的保温砖还是存在抗压强度低、保温效果及耐腐蚀性差等问题,致使耐久性差,寿命短。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性能问题的保温墙砖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及其制备方法,该种保温墙砖具有优良的保温性以及抗压强度,还能防止霉变腐蚀,延长砖体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所述砖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污泥20-30份、矿棉纤维10-20份、凹凸棒粘土10-20份、生石灰5-15份、膨润土8-12份、氧化钙4-8份、木质素磺酸2-4份。

进一步地,所述砖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污泥25份、矿棉纤维15份、凹凸棒粘土15份、生石灰10份、膨润土10份、氧化钙6份、木质素磺酸3份。

优选地,所述矿棉纤维可为矿渣棉、岩棉、玄武岩矿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污泥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sio242-54%、al2o319-26%、so31.0-3.5%、k2o0.8-3.0%、mgo1.6-4.0%、na2o1.8-3.5%、p2o50.4-1%、tio20.1-0.4%、fe2o30.1-0.5%、bao0.08-0.3%、v2o50.01-0.06%、mno0.08-0.2%、sro0.06-0.3%、cr2o30.01-0.05%、zro20.02-0.1%、nio0.02-0.05%、cuo0.01-0.05%、zno0.01-0.04%、as2o30.01-0.06%、rb2o0.01-0.05%。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sio246-52%、al2o321-25%、so31.5-2.5%、k2o1.2-2.0%、mgo2.1-3.2%、na2o2.1-2.8%、p2o50.5-0.8%、tio20.2-0.3%、fe2o30.2-0.4%、bao0.12-0.24%、v2o50.02-0.05%、mno0.1-0.18%、sro0.14-0.26%、cr2o30.02-0.04%、zro20.03-0.09%、nio0.03-0.04%、cuo0.02-0.04%、zno0.02-0.03%、as2o30.02-0.04%、rb2o0.02-0.04%。

上述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矿棉纤维、凹凸棒粘土及膨润土粉碎研磨至粒径≤2mm,加入水后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1;

(2)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一半量和生石灰混合加入到混合物1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2;

(3)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另一半量、氧化钙和木质素磺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2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砖料;

(4)将砖料通过油压机压入模具制成砖坯,之后再进行陈化处理,静置在烘干房中排潮干燥,最后打磨切边修饰处理便制得成品砖。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料液体积比为1:0.3。

优选地,所述所述步骤(2)中料液体积比为1:0.3。

优选地,所述所述步骤(3)中料液体积比为1:0.2。

优选地,所述陈化处理的时间≥12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墙砖具有优良的保温性以及抗压强度,还能防止霉变腐蚀,延长砖体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性能检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原料预备

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包括以下原料:污泥20kg、矿棉纤维10kg、凹凸棒粘土10kg、生石灰5kg、膨润土8kg、氧化钙4kg、木质素磺酸2kg。

其中,所述矿棉纤维采用矿渣棉。

其中,所述污泥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sio246-52%、al2o321-25%、so31.5-2.5%、k2o1.2-2.0%、mgo2.1-3.2%、na2o2.1-2.8%、p2o50.5-0.8%、tio20.2-0.3%、fe2o30.2-0.4%、bao0.12-0.24%、v2o50.02-0.05%、mno0.1-0.18%、sro0.14-0.26%、cr2o30.02-0.04%、zro20.03-0.09%、nio0.03-0.04%、cuo0.02-0.04%、zno0.02-0.03%、as2o30.02-0.04%、rb2o0.02-0.04%。

二、制备工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矿棉纤维、凹凸棒粘土及膨润土粉碎研磨至粒径≤2mm,加入水后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1,料液体积比为1:0.3;

(2)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一半量和生石灰混合加入到混合物1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2,料液体积比为1:0.3;

(3)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另一半量、氧化钙和木质素磺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2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砖料,料液体积比为1:0.2;

(4)将砖料通过油压机压入模具制成砖坯,之后再进行陈化处理,陈化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静置在烘干房中排潮干燥,最后打磨切边修饰处理便制得成品砖。

实施例2

一、原料预备

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包括以下原料:污泥25kg、矿棉纤维15kg、凹凸棒粘土15kg、生石灰10kg、膨润土10kg、氧化钙6kg、木质素磺酸3kg。

其中,所述矿棉纤维采用岩棉。

其中,所述污泥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sio246-52%、al2o321-25%、so31.5-2.5%、k2o1.2-2.0%、mgo2.1-3.2%、na2o2.1-2.8%、p2o50.5-0.8%、tio20.2-0.3%、fe2o30.2-0.4%、bao0.12-0.24%、v2o50.02-0.05%、mno0.1-0.18%、sro0.14-0.26%、cr2o30.02-0.04%、zro20.03-0.09%、nio0.03-0.04%、cuo0.02-0.04%、zno0.02-0.03%、as2o30.02-0.04%、rb2o0.02-0.04%。

二、制备工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矿棉纤维、凹凸棒粘土及膨润土粉碎研磨至粒径≤2mm,加入水后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1,料液体积比为1:0.3;

(2)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一半量和生石灰混合加入到混合物1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2,料液体积比为1:0.3;

(3)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另一半量、氧化钙和木质素磺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2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砖料,料液体积比为1:0.2;

(4)将砖料通过油压机压入模具制成砖坯,之后再进行陈化处理,陈化处理的时间为14小时,静置在烘干房中排潮干燥,最后打磨切边修饰处理便制得成品砖。

实施例3

一、原料预备

一种高强度保温墙砖,包括以下原料:污泥30kg、矿棉纤维20kg、凹凸棒粘土20kg、生石灰15kg、膨润土12kg、氧化钙8kg、木质素磺酸4kg。

其中,所述矿棉纤维采用玄武岩矿棉。

其中,所述污泥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sio246-52%、al2o321-25%、so31.5-2.5%、k2o1.2-2.0%、mgo2.1-3.2%、na2o2.1-2.8%、p2o50.5-0.8%、tio20.2-0.3%、fe2o30.2-0.4%、bao0.12-0.24%、v2o50.02-0.05%、mno0.1-0.18%、sro0.14-0.26%、cr2o30.02-0.04%、zro20.03-0.09%、nio0.03-0.04%、cuo0.02-0.04%、zno0.02-0.03%、as2o30.02-0.04%、rb2o0.02-0.04%。

二、制备工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矿棉纤维、凹凸棒粘土及膨润土粉碎研磨至粒径≤2mm,加入水后三者充分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1,料液体积比为1:0.3;

(2)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一半量和生石灰混合加入到混合物1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2,料液体积比为1:0.3;

(3)按上述规定重量份数取所述污泥另一半量、氧化钙和木质素磺酸混合加入到混合物2内,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砖料,料液体积比为1:0.2;

(4)将砖料通过油压机压入模具制成砖坯,之后再进行陈化处理,陈化处理的时间为16小时,静置在烘干房中排潮干燥,最后打磨切边修饰处理便制得成品砖。

性能检测

对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保温墙砖进行抗压强度、保温性以及耐腐蚀性检测,检测数据见下表1。

表1

其中,抗压强度等级:mu15.0>mu10.0>mu7.5>mu5.0>mu3.5,等级越高,抗压强度越大;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越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