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制造方法和建筑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185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制造方法和建筑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制造方法和建筑物。



背景技术:

建筑的保温材料一般是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的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的温度。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保温上就起着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

外墙保温板,也叫地平线建筑外墙装饰一体板。保温板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标准件,该标准件可以直接粘接在混凝土层上,最后浇筑后形成建筑物的墙体。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保温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粘接效果不好,两者容易出现脱离而造成间隙。这样不仅会造成保温效果的下降,而且还会造成建筑物的墙体的结构稳定性下降。另外,现有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也需要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混凝土层粘接效果提高的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保温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后形成的建筑物。

本发明的发明思想:通过对保温板材料的组分的改进,使得保温板的导热系数控制在更好的范围,以提升其保温效果。另外,通过对保温板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该保温板组件与混凝土层配合时的牢固度提高,以提升保温效果和建筑物墙体的稳定性。

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建筑保温材料为水泥发泡保温材料,水泥发泡保温材料包括下面的组分:硅酸水泥为100重量份,粉煤灰为17至21重量份,硬脂酸钙为1至1.3重量份,甲酸钙为0.9至1.1重量份,偏硅酸钠为0.9至1.1重量份,聚丙稀纤维为0.23至0.27重量份,无水氯化钙为0.9至1.2重量份,无铁硫酸铝为0.9至1.2重量份;保温板组件包括板体和突出体,突出体用于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内,突出体与板体一体成型,且突出体上具有螺旋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聚丙稀纤维的粒径为9毫米至12毫米,硬脂酸钙为稳泡剂,甲酸钙为早强剂。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突出体与板体之间通过柔性段连接,突出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板体形成多个角度的方向。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突出体包括沿着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在锥体结构上。

一种保温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s1:按重量配制硬脂酸钙1至1.3重量份、甲酸钙0.9至1.1重量份、偏硅酸钠0.9至1.1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在搅拌机中加水泥100重量份、粉煤灰17至21重量份和配置好的第一混合物,经过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向第二混合物中再加入水0.9至1.2重量份、无水氯化钙0.9至1.2重量份、无铁硫酸铝0.9至1.2重量份和聚丙烯纤维0.23至0.27,经过搅拌混合后得到第三混合物;

s4:加入双氧水2.25至2.5重量份,搅拌得到第四混合物;

s5:把第四混合物加入到模具中成型得到保温组件,其中,保温板组件包括板体和突出体,突出体用于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内,突出体与板体一体成型,且突出体上具有螺旋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聚丙稀纤维的粒径为9毫米至12毫米,硬脂酸钙为稳泡剂,甲酸钙为早强剂;在s2中,搅拌时间为3分钟至5分钟;在s3中,搅拌时间为2分钟至3分钟;在s4中,搅拌时间为6秒至10秒。

一种建筑物,包括相邻的混凝土层和保温板组件,保温板组件的材料包括下面的组分:硅酸水泥为100重量份,粉煤灰为17至21重量份,硬脂酸钙为1至1.3重量份,甲酸钙为0.9至1.1重量份,偏硅酸钠为0.9至1.1重量份,聚丙稀纤维为0.23至0.27重量份,无水氯化钙为0.9至1.2重量份,无铁硫酸铝为0.9至1.2重量份;保温板组件包括板体和突出体,突出体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内,突出体与板体一体成型,且突出体上具有螺旋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设备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具有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超过设定值。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t1:第一用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门口设置的脸部识别装置识别该第一用户的身份,并且,在室内安装的位置传感器对第一用户的位置进行范围定位得到第一位置范围;t2:控制器内具有温度记忆模块,该温度记忆模块与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匹配,确定该第一用户喜好的温度范围为第一温度范围;t3:温度调节设备包括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二温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温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单元设置第二位置范围;控制器启动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工作,对第一用户处于的第一位置范围进行温度调节并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t4:第二用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门口设置的脸部识别装置识别该第二用户的身份,并且,在室内安装的位置传感器对第二用户的位置进行定位得到第二位置范围;t5:温度记忆模块与第二用户的身份进行匹配,确定该第二用户的温度范围为第二温度范围;t6:控制器启动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单元工作,对第二用户处于的第二位置范围内进行温度调节并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检测,本发明提供的保温板组件的板体的导热系数小于0.025w/m·k。保温板组件的板体上的突出体能够与混凝土层固定配合,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牢固的配合关系,提升保温性能以及加强建筑物墙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保温板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保温板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保温板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建筑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保温板组件;11、板体;12、突出体;13、螺旋槽;14、柔性段;15、第一延伸段;16、第二延伸段;17、第三延伸段;2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保温板组件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建筑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组件为水泥发泡保温材料,水泥发泡保温材料包括下面的组分:硅酸水泥为100重量份,粉煤灰为17至21重量份,硬脂酸钙为1至1.3重量份,甲酸钙为0.9至1.1重量份,偏硅酸钠为0.9至1.1重量份,聚丙稀纤维为0.23至0.27重量份,无水氯化钙为0.9至1.2重量份,无铁硫酸铝为0.9至1.2重量份。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聚丙稀纤维的粒径为9毫米至12毫米,硬脂酸钙为稳泡剂,甲酸钙为早强剂。

保温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s1:按重量配制硬脂酸钙1至1.3重量份、甲酸钙0.9至1.1重量份、偏硅酸钠0.9至1.1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在搅拌机中加水泥100重量份、粉煤灰17至21重量份和配置好的第一混合物,经过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向第二混合物中再加入水0.9至1.2重量份、无水氯化钙0.9至1.2重量份、无铁硫酸铝0.9至1.2重量份和聚丙烯纤维0.23至0.27,经过搅拌混合后得到第三混合物;

s4:加入双氧水2.25至2.5重量份,搅拌得到第四混合物;

s5:把第四混合物加入到模具中成型得到保温组件。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聚丙稀纤维的粒径为9毫米至12毫米,硬脂酸钙为稳泡剂,甲酸钙为早强剂;在s2中,搅拌时间为3分钟至5分钟;在s3中,搅拌时间为2分钟至3分钟;在s4中,搅拌时间为6秒至10秒。

如图1所示,保温板组件10包括板体11和突出体12,突出体12用于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内,突出体12与板体11一体成型,且突出体11上具有螺旋槽13。突出体12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内,这样可以加强板体11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螺旋槽13则有助于突出体12插入固定到混凝土层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检测,本发明提供的保温板组件的板体的导热系数小于0.025w/m·k。保温板组件的板体上的突出体能够与混凝土层固定配合,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牢固的配合关系,提升保温性能以及加强建筑物墙体的稳定性。

保温板组件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下面仅就其不同之处给出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突出体12与板体11之间通过柔性段14连接,突出体1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板体11形成多个角度的方向,突出体12与板体11(板体11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例如60°,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板体11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外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突出体11包括沿着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段15、第二延伸段16和第三延伸段17,第一延伸段15、第二延伸段16和第三延伸段17的延伸方向在锥体结构上。三个角度方向的延伸段分别插入固定到混凝土层内,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板体11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还能够避免板体11与混凝土层之间的反向移动。

建筑物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把上面保温板组件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应用到建筑物上,形成下面的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物包括相邻的混凝土层20和保温板组件10,保温板组件10采用上面的保温组件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保温板组件10包括板体11和突出体12,突出体12插入固定在混凝土层20内。

针对这种建筑物的墙体,混凝土层20和保温板组件10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加强,避免了两者之间出现间隙的问题。

另外,该建筑物的使用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t1:第一用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门口设置的脸部识别装置识别该第一用户的身份(前提是该第一用户之前进入过该建筑物),并且,在室内安装的位置传感器对第一用户的位置进行范围定位得到第一位置范围(例如gprs定位,或者结合室内rfid技术进行室内定位,或者其它现有技术进行用户的位置精确定位)。

t2:控制器内具有温度记忆模块,该温度记忆模块与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匹配,确定该第一用户喜好的温度范围为第一温度范围。“喜好的温度范围”可以理解为该第一用户上一次进入该建筑物内时设置的温度,或者该第一用户多次设置的温度的平均值。

t3:温度调节设备包括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二温度调节单元,且第一温度调节单元设置在第一位置范围,第二温度调节单元设置第二位置范围;控制器启动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工作,对第一用户处于的第一位置范围进行温度调节并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温度调节设备可以是制热设备或者制冷设备,还可以由湿度调节设备替代。

t4:第二用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门口设置的脸部识别装置识别该第二用户的身份,并且,在室内安装的位置传感器对第二用户的位置进行定位得到第二位置范围。还可以用指纹识别替代脸部识别,或者通过其它身份验证确定用户身份。

t5:温度记忆模块与第二用户的身份进行匹配,确定该第二用户的温度范围为第二温度范围。

t6:控制器启动第二温度调节单元工作,对第二用户处于的第二位置范围内进行温度调节并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