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277发布日期:2018-06-12 12:4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生成物中不含氮化物的双循环臭氧发生器,属于臭氧发生器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制造臭氧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采用紫外线灯管照射空气或纯氧,一种是电解法,一种是沿面放电法。第一种方式,由于紫外线灯管照射的强度有限,并且臭氧不稳定,制造的臭氧浓度相对较低,并且,由于一部分气体长期滞留在紫外线灯管周围的局部空间内,影响了臭氧的产生和流动;第二种方式臭氧的产量也相对较低;第三种方式如果对纯氧进行电离,容易产生爆炸,因此只能对空气进行电离,电离后除产生臭氧外,还会产生有害的氮化物,并且耗电量也较大。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产出物不含氮化物,并且能够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臭氧制造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出物不含氮化物,并且能够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臭氧发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循环臭氧发生器,主要由壳体1、壳体盖2、玻璃管3、定位盖4,紫外线管5组成,在壳体1外壁上部设有一个进气口11,在与进气口相对的壳体下部设有一个出气口12,壳体内壁设有一组下隔板13和一组上隔板14,壳体盖固定在壳体顶部;在壳体底壁中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圆柱形的底座15,在底座15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玻璃管槽;下隔板朝下的端面插进底座上的下隔板槽并与壳体的底壁相连,下隔板朝上的端面与壳体盖之间留有空隙,下隔板朝外的端面与壳体内壁相连;上隔板朝下的端面插进底座上的上隔板槽并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留有空隙,上隔板朝上的端面卡进壳体盖上预留的上隔板凹槽,上隔板朝外的壁面与壳体内壁相连;上隔板和下隔板在壳体内壁间隔排列;在进气口两侧的壳体内壁分别为一块上隔板,在进气口正中的下方设有一块下隔板,使从进气口进来的气流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流进进气口下方的下隔板与最靠近进气口的上隔板之间的气流通道;所述的出气口两侧的壳体内壁分别为一块下隔板,在这两块下隔板之间是一块上隔板,出气口就设在这块下隔板下方的外壳上,从最靠近出气口的下隔板与出气口上方的上隔板之间流出来的气流从出气口向外流出;将玻璃管放进壳体的底座上的玻璃管槽,再将定位盖旋拧在壳体盖上,使玻璃管定位,所有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朝内的端面贴紧玻璃管外壁,从而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两条单向的气流通道;将紫外线管插进玻璃管,当紫外线管工作,产生的紫外线向外照射进气流通道,激发流过两条气流通道的气源形成臭氧,臭氧从出气口流出。

相邻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有连接条16,连接条与外壳之间留有空隙。

在上隔板壁面上设有向相邻的下隔板突出的锥形突起。

所述的气源为空气或纯氧。

壳体采用不透光的材料制作。

在壳体内壁上涂覆反光材料。

相邻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将一个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另一个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通而串联在一起。

通过将进气管道分成多个分管,再将分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最后将所有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汇合进一条总输出管道中输出臭氧,使这些臭氧发生器形成并联关系。

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两条迷宫型气流通道,使进入臭氧发生器的气流能够被紫外线充分照射,从而能够产生足够量的臭氧;

2、当需要更高浓度的臭氧时,通过将相邻的臭氧发生器上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串接实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串联,从而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再送入下一个臭氧发生器中,经过紫外线的反复照射,从而产生更高浓度的臭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开图;

图3是本发明除紫外线管外部分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除紫外线管外部分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壳体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双循环臭氧发生器,主要由壳体1、壳体盖2、玻璃管3、定位盖4,紫外线管5组成,在壳体1外壁上部设有一个进气口11,在与进气口相对的壳体下部设有一个出气口12。

壳体内壁设有一组下隔板13和一组上隔板14,壳体盖固定在壳体顶部;在壳体底壁中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圆柱形的底座15,在底座15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玻璃管槽;下隔板朝下的端面插进底座上的下隔板槽并与壳体的底壁相连,下隔板朝上的端面与壳体盖之间留有空隙,下隔板朝外的端面与壳体内壁相连;上隔板朝下的端面插进底座上的上隔板槽并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留有空隙,上隔板朝上的端面卡进壳体盖上预留的上隔板凹槽,上隔板朝外的壁面与壳体内壁相连;上隔板和下隔板在壳体内壁间隔排列。

在进气口两侧的壳体内壁分别为一块上隔板,在进气口正中的下方设有一块下隔板,使从进气口进来的气流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流进进气口下方的下隔板与最靠近进气口的上隔板之间的气流通道;所述的出气口两侧的壳体内壁分别为一块下隔板,在这两块下隔板之间是一块上隔板,出气口就设在这块下隔板下方的外壳上,从最靠近出气口的下隔板与出气口上方的上隔板之间流出来的气流从出气口向外流出。

通过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两条迷宫型的气流通道,使流入的气源被紫外线充分照射,从而产生更多的臭氧,保证了臭氧的浓度,然后出气口流出。

将玻璃管放进壳体的底座上的玻璃管槽,再将定位盖旋拧在壳体盖上,使玻璃管定位,所有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朝内的端面贴紧玻璃管外壁,从而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两条单向的气流通道;将紫外线管插进玻璃管,当紫外线管工作,产生的紫外线向外照射进外壳两侧的气流通道,激发流过两条气流通道的气源形成臭氧,臭氧在出气口汇合后流出。

相邻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有连接条16,连接条与外壳之间留有空隙。

在上隔板壁面上设有向相邻的下隔板突出的锥形突起,突起与相邻的下隔板间留有空隙。突起的作用是将气流通道缩窄,使气流的压强增加。

玻璃管的作用是使上隔板两侧的气流通道之间能够完全分隔开,使下隔板两侧的气流通道之间完全分隔开,气流只能从上隔板下方和下隔板上方流过。

所述的气源为空气或纯氧。

壳体采用不透光的材料制作。

在壳体内壁上涂覆反光材料,使紫外线能够反射回去继续照射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上。

相邻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将一个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另一个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通而串联在一起。

通过将进气管道分成多个分管,再将分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最后将所有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汇合进一条总输出管道中输出臭氧,使这些臭氧发生器形成并联关系。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一个透明的观察孔。用于观察臭氧激发设备是否在工作。

狭小的气流通道还有利于散热,减少紫外线管的热衰减,延长紫外线管的寿命。

利用紫外线灯管制造臭氧,如果选用空气作为气源,会受到空气中含氧量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的含氧量会有差别,导致不同地区,同样的设备制造的臭氧浓度会有不同,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或氧化稀薄的地区,制造出高浓度臭氧就更加困难;因此,采用紫外线灯管制造臭氧的方式,用纯氧比较理想,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本发明能够用于自来水净化、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香料合成及化工氧化等领域。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