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搅拌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914发布日期:2018-12-14 22:3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混合搅拌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合搅拌筒。



背景技术:

自然界存在的石墨往往含有SiO2、Al2O3、FeO、CaO、P2O5、MgO等杂质,而且这些杂质通常以石英、云母、长石、碳酸盐等矿物形态存在。在某些应用中,石墨需要较高的纯度,因此对石墨提纯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用于对石墨提纯的方法主要由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高温法等。氢氟酸法是一种较好的提纯方法,生产中往往利用混合搅拌筒将石墨粉、氢氟酸、盐酸和硝酸以一定比例进行充分的混合后,再送入反应釜中使石墨粉中的杂质与三种酸进行充分的反应,最后再进行除酸处理;由于氢氟酸的毒性强,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生产过程挥发的气体随着设备的缝隙进入到工作环境中,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搅拌筒,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搅拌筒的密封性,减少有毒气体的泄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搅拌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有螺旋送料装置、加液筒和搅拌装置,所述加液筒包括加液管,所述加液管的一端与加液筒连接,另一端与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螺旋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靠近筒体一端的内腔中设有将送料管内腔封死的挡板,所述挡板与送料管铰接,所述挡板连接有拨动棒,所述拨动棒的一端穿出送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旋送料装置向筒体内送料完毕后,搅拌装置对筒体内混合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此时酸液挥发的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毒性的气体进入到螺旋送料装置中,这时拨动拨动棒使挡板将送料管的内腔封死,防止气体沿着螺旋送料装置进入到空气中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棒与送料管滑移连接,靠近挡板的一端与挡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挡板铰接的拨动棒可以只沿着送料管滑移即可带动挡板转动,提高了拨动棒与送料管之间的密封性,有效减少了有毒气体从拨动棒与送料管之间的连接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棒远离挡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送料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纹来控制挡板的倾斜角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拨动棒与送料管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挡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受到其他外力时发生自转,影响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四周连接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从挡板和送料管的连接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液筒设有浮标液位计,所述浮标液位计包括牵引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标液位计可以精确的计量出加入筒体内的各反应溶液的体积,既可以避免原料的浪费,又可以避免反应原料不足造成的石墨粉的纯度不达标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液筒的顶部插接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开设有竖直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牵引索的直径相同,所述牵引索从通孔中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加液筒中的溶液挥发出的有毒气体沿着浮标液位计的牵引绳与加液筒的连接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液筒的顶部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只允许气体由外而内的进入到加液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液筒中的溶液流出一部分后,液面上端与加液筒上端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气压变低,易造成溶液流出缓慢的问题,当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单向进气阀打开,平衡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使加液筒内的溶液能够持续顺利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进气阀为橡胶制成的碗状壳体,且壳体上开设有多条划口,所述单向进气阀凸起的一侧靠近加液筒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向进气阀结构简单,降低了该混合搅拌筒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混合搅拌筒的密封性,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泄漏;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的轴侧图;

图2为实施例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密封装置和送料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轴侧图;

图5为实施例的加液筒的轴侧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为显示单向进气阀而做的加液筒的轴侧图;

图8为实施例的单向进气阀筒的轴侧图。

图中:1、筒体;2、螺旋送料装置;21、送料管;211、加料口;212、出料口;22、螺纹杆;23、驱动电机;24、密封装置;241、挡板;2411、左挡板;2412、右挡板;2413、密封圈;2414、固定块;2415、铰接杆;242、拨动棒;2421、转动球;2422、球形槽;243、螺杆;2431、手摇轮;2432、阶梯孔;2433、连接块;24331、阶梯轴;244、挡块;3、加液筒;31、加液管;311、开关阀;32、浮标液位计;321、牵引索;33、密封柱;331、通孔;34、单向进气阀;341、划口;4、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混合搅拌筒,如附图1所示,包括筒体1和连接在筒体1上端的螺旋送料装置2、搅拌装置4和三个加液筒3,三个加液筒3和筒体1之间分别连接有加液管31,加液管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筒体1的上端和加液筒3的下端,加液管31的下端还连接有开关阀311。

如附图2所示,螺旋送料装置2包括水平的送料管21和位于送料管21内的水平的螺纹杆22,送料管21的一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加料口211,另一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出料口212;螺纹杆22在靠近送料管21加料口21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23;送料管21在靠近出料口212的一端连接有密封装置24。

如附图3所示,密封装置24包括与送料管21上端螺纹连接的竖直的螺杆243,螺杆243的上端穿过送料管21且固定有手摇轮2431(参见附图2),螺杆243的下端位于送料管21内且连接有两个拨动棒242,波动棒的下端连接有直径与送料管21的内径相同的水平挡板241;送料管21在挡板241的上侧固定有长条形的挡块244。

如附图4所示,挡板241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在其相互靠近的接缝处通过铰接杆2415相互铰接,铰接杆2415的两端与送料管21转动连接,挡块244横穿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的铰接处(参见附图3),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的圆周面上均固定有密封圈2413;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固定块2414,固定块2414的上端开设有一个四分之三球的球形槽2422;拨动棒242的两端均固定有转动球2421,且两个拨动棒242下端的转动球2421分别与两个固定块2414上的球形槽2422转动连接,实现了拨动棒242下端与固定块2414之间的球铰接;拨动棒242与螺杆243之间设有连接块2433,连接块2433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四分之三球的球形槽2422,两个拨动棒242上端的转动球2421与该球形槽2422转动连接,实现了拨动棒242上端与连接块2433之间的球铰接;连接块2433上端固定有竖直的阶梯轴24331,阶梯轴24331较粗的一端朝上,螺杆243下端开设有对应于阶梯轴24331的阶梯孔2432,阶梯轴24331与阶梯孔2432转动连接。

如附图5所示,加液筒3的上端设有浮标液位计32(此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浮标液位计32包括穿过加液筒3顶部的牵引索321。

如附图6所示,加液筒3的顶端插接有橡胶制的竖直的圆柱形密封柱33,密封柱33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牵引索321的直径相同的竖直通孔331;牵引索321从加液筒3端部的密封柱33的通孔331中穿过。密封柱33的外侧面凹凸不平,可以增大与加液筒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牵引索321上下移动时将密封柱33拽出。

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加液筒3的上端还连接有单向进气阀34,单向进气阀34为橡胶制成的碗状壳体,且壳体上开设有两条相互交叉的划口341,单向进气阀34凸起的一侧靠近加液筒3内腔。

该混合搅拌筒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启动螺旋送料装置2向筒体1内加入石墨粉,然后打开三个加液筒3上的开关阀311,使三种酸液同石墨粉一同加入到筒体1内,这时再启动搅拌装置4对桶体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当螺旋送料装置2向筒体1内送料完毕后,这时转动手摇轮2431使螺杆243向上运动,螺杆243通过拨动棒242带动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沿着铰接杆2415向上转动,当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转动到水平面内时,由于挡块244的阻挡作用,左挡板2411241和右挡板2412241不再向上转动,挡板241以及挡板241周向上的密封圈2413将送料管21密封,有效防止有毒气体从送料管21中溢出。

通过观察浮标液位计32可以精确的计量出加入筒体1内的各反应溶液的体积,当各个加液筒3内加入合适体积的溶液后,关闭开关阀311即可;既可以避免原料的浪费,又可以避免反应原料不足造成的石墨粉的纯度不达标的情况。密封柱33可以防止加液筒3中的溶液挥发出的有毒气体沿着浮标液位计32的牵引绳与加液筒3的连接处溢出,当密封柱33使用一段时间出现磨损后,可以将磨损的密封柱33拔出更换新的密封柱33。当加液筒3中的溶液流出一部分后,液面上端与加液筒3上端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气压变低,易造成溶液流出缓慢的问题,当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单向进气阀34打开,平衡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使加液筒3内的溶液能够持续顺利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