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9270002阅读:1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 法。
[0002]
【背景技术】: 盐碱地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 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 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在七八成,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 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土壤内水分pH值超过8. 5,造成土壤板结,对作物的根系 有抑制作用,使作物不生长或者发育不健康;中度盐碱地则介于二者之间。对于盐碱地的改 良,化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化学改良就是应用一些酸性盐类物质来改良盐碱地的性质, 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代换能力,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 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 热,增加土壤肥力。但是化学改良容易造成化学成分残留,所以,生物改良法成为了市场的 主流,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即用植物改良盐碱地,方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 生物措施可以逐渐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变得疏松,透气和贮水 能力增强。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降低 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 的肥料的使用方法。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 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 长的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根,端 部露出地表l-2cm;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所述肥料的成分为:阴离子吸附剂,生姜粉,木质素,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 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解磷解钾菌,酸碱度调 节剂,黄腐酸钾。
[0005] 经本发明使用方法使用的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 分: 阴离子吸附剂5-10份,生姜粉10-20份,木质素10-20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 5:1:1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40-50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30-50 份,解磷解钾菌1-2份,酸碱度调节剂2-4份,黄腐酸钾1-2份。
[0006] 或者,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阴离子吸附剂5-8份,生姜粉10-15份,木质素10-15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 5:1:1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40-45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30-48 份,解磷解钾菌1-1. 5份,酸碱度调节剂2-3份,黄腐酸钾1-1. 5份. 或者,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阴离子吸附剂8-10份,生姜粉15-20份,木质素15-20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 5:1:1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45-50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40-50 份,解磷解钾菌1. 5-2份,酸碱度调节剂3-4份,黄腐酸钾1. 5-2份。
[0007] 本发明制备时,将各成分发酵后制备成为颗粒状,在发酵过程中,进一步添加微量 元素含有铁,锌,锰,钼,铜成分。造粒时控制含水量52%。
[0008]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土壤的含 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发明使用阴离子吸附剂中和土 地中的阳离子,同时使用解磷解钾菌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用酸碱度调节剂保水,达到了改 善盐碱地的效果。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根,端 部露出地表l-2cm;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所述肥料的成分为:阴离子吸附剂,生姜粉,木质素,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 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解磷解钾菌,酸碱度调 节剂,黄腐酸钾。
[0010] 经本发明使用方法使用的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如下例子: 例子1 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阴离子吸附剂5份,生姜粉10份,木质素10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的质 量比配制混合物40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30份,解磷解钾菌1份, 酸碱度调节剂2份,黄腐酸钾1份。
[0011] A、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 根,端部露出地表l_2cm ;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0012] 例 2 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阴离子吸附剂10份,生姜粉20份,木质素20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的 质量比配制混合物50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50份,解磷解钾菌2 份,酸碱度调节剂4份,黄腐酸钾2份。
[0013] A、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 根,端部露出地表l_2cm ;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0014] 例 3 阴离子吸附剂8份,生姜粉15份,木质素15份,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的质 量比配制混合物45份,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40份,解磷解钾菌1. 5 份,酸碱度调节剂3份,黄腐酸钾1. 5份。
[0015] A、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 根,端部露出地表l_2cm ;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0016] 数据比较 辣椒、烟苗、柿子、玉米各选100株,分别使用本发明和传统肥料,施肥15天后,观察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发明使用阴离子吸附剂中和土地中 的阳离子,同时使用解磷解钾菌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用酸碱度调节剂保水,达到了改善盐 碱地的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根,端 部露出地表l-2cm; B、 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C,糊化I h后冷却至45°C,使其呈浆糊 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 C、 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 所得物质; 所述肥料的成分为:阴离子吸附剂,生姜粉,木质素,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 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解磷解钾菌,酸碱度调 节剂,黄腐酸钾。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所述肥料呈棒状,将棒状结构的肥料,在盐碱地形成的垄侧每隔20cm插入一根,端部露出地表1-2cm;B、选用玉米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75℃,糊化1h后冷却至45℃,使其呈浆糊状,使用压力喷施器具将其喷洒在地表,形成薄膜状;C、棒状肥料每隔20-25天在另一侧垄侧插入,依次轮换,插入肥料棒的同时喷洒B步骤所得物质;肥料的成分为:阴离子吸附剂,生姜粉,木质素,人畜粪、淤泥与海藻粉按照5:1:1的质量比配制混合物,腐殖质与沼渣按照9:1质量比配制的混合物,解磷解钾菌,酸碱度调节剂,黄腐酸钾。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IPC分类】A01C21/00, C05G3/04, C05G5/00, C05G3/00
【公开号】CN104987200
【申请号】CN201510352799
【发明人】孙桂芝
【申请人】孙桂芝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