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181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盐碱地的治理一般采用酸中和法和水灌溉法,酸中和法是将硫酸等酸液浇洒在盐碱地上,使土壤的PH值趋于中性,但会造成土壤进一步板结;水灌溉法需要大量的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碱,但很多地方没有足够的水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
[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制成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中上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1、硅藻土8-12 ;
2、凹凸棒13-16;
3、嗜盐菌4-6;
4、腐质酸16-24;
5、黄腐酸16-24;
6、其余量为生物菌群;
生物菌群包括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群、米曲霉和凝结芽孢杆菌,每种菌的重量份数相同;
其制备方法是:
1、将腐质酸和黄腐酸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
2、将生物菌群中的各种菌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加入水制成水剂,生物菌群与水的重量比是1:9-11 ;
3、将硅藻土、凹凸棒和嗜盐菌按上述重量份数加入水剂中;
4、将步骤I和3得到的混合物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即可。
[0005]原材料的优选重量份数比为:
1、娃藻土9-11 ;
2、凹凸棒14-16;
3、嗜盐菌4-6;
4、腐质酸18-22;
5、黄腐酸18-22;
6、其余量为生物菌群。
[0006]原材料的最佳重量份数比为:
1、娃藻土 10 ; 2、凹凸棒15;
3、嗜盐菌5;
4、腐质酸20;
5、黄腐酸20;
6、生物菌群30。
[0007]使用方法:
耕种时,在翻土过程中随底肥一同撒播。
[0008]用量:
土壤PH值11-12条件下每亩撒播120-150公斤;
土壤PH值10条件下每亩撒播70-100公斤;
土壤PH值8-9条件下每亩撒播40-50公斤。
[0009]本发明改良剂具有如下优点:
1、促进作物快速生长:菌群中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植物内源酶,可明显提高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率。
[0010]、调节生命活动,增产增收:菌群中的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须根增多。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植物内源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经由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元素往果实流动,膨果增产效果明显。与施用化肥相比,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可增产15% — 30%。
[0011]、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菌群中的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可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属含量,可使果实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
[0012]、分解有机物质和毒素,防止重茬:菌群中的米曲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为作物制造速效养分、提供动力,能分解连作有毒有害物质,防止重茬。
[0013]、根际环境保护屏障: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群,控制根际营养和资源,使重茬、根腐、立枯、流胶、灰霉等病原菌丧失生存空间和条件。使植物根系细胞的细胞壁增厚,纤维化、木质化,并生成角质双硅层,形成阻止病原菌侵袭的坚固屏障。
[0014]、增强抗逆性: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增强土壤缓冲能力,保水保湿,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涝能力;同时侧孢芽孢杆菌还可强化叶片保护膜,抵抗病原菌侵染,抗病,抗虫。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例1、本发明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制成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中生物菌群包括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群、米曲霉和凝结芽孢杆菌,取生物菌群中的菌各3公斤混合,加入300公斤水制成水剂,将娃藻土 10公斤、凹凸棒15公斤和嗜盐菌5公斤加入水剂中;再将腐质酸和黄腐酸各20公斤混合后加入水剂中混合,制成颗粒。
[0016]例2、本发明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制成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中生物菌群包括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群、米曲霉和凝结芽孢杆菌,取生物菌群中的菌各3公斤混合,加入270公斤水制成水剂,将娃藻土 12公斤、凹凸棒13公斤和嗜盐菌6公斤加入水剂中;再将腐质酸16公斤和黄腐酸24公斤混合后加入水剂中混合,制成颗粒。
[0017]例3、本发明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制成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中生物菌群包括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群、米曲霉和凝结芽孢杆菌,取生物菌群中的菌各3公斤混合,加入330公斤水制成水剂,将娃藻土 8公斤、凹凸棒16公斤和嗜盐菌4公斤加入水剂中;再将腐质酸24公斤和黄腐酸16公斤混合后加入水剂中混合,制成颗粒。
【主权项】
1.一种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制成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其中上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娃藻土 8-12 ; 凹凸棒13-16 ; 嗜盐菌4-6 ; 腐质酸16-24 ; 黄腐酸16-24 ; 其余量为生物菌群; 生物菌群包括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群、米曲霉和凝结芽孢杆菌,每种菌的重量份数相同; 其制备方法是: (1)将腐质酸和黄腐酸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 (2)将生物菌群中的各种菌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加入水制成水剂,生物菌群与水的重量比是1:9-11 ; (3)将硅藻土、凹凸棒和嗜盐菌按上述重量份数加入水剂中; (4)将步骤(I)和(3)得到的混合物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1)娃藻土9-11 ; (2)凹凸棒14-16; (3)嗜盐菌4-6; (4)腐质酸18-22; (5)黄腐酸18-22; (6)其余量为生物菌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1)石圭藻土10 ; (2)凹凸棒15; (3)嗜盐菌5; (4)腐质酸20; (5)黄腐酸20; (6)生物菌群30。
【专利摘要】一种治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采用硅藻土、凹凸棒、嗜盐菌、腐质酸、黄腐酸和生物菌群为原料制成,生物菌群中的菌加入300水制成水剂,将硅藻土、凹凸棒和嗜盐菌加入水剂中;再将腐质酸和黄腐酸混合后加入水剂中混合,制成颗粒。耕种时,在翻土过程中随底肥一同撒播。使用本发明改良剂能够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增产增收,果实品质明显提高。
【IPC分类】C05G3/04
【公开号】CN105061117
【申请号】CN201510537934
【发明人】张大奇
【申请人】张大奇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