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专用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030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大豆专用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大豆专用复合肥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化肥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豆专用复合肥。
【背景技术】
[0003]大豆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又兼做油料,是我国主要的植物蛋白营养来源和优质油脂营养来源;大豆柏是养殖业不可缺少的主要蛋白饲料来源。大豆由于根瘤固氮作用,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重要作物。因此大豆种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耕地面积有限,主要用于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上,大豆的产量难以快速增加,总产量严重不足,单产较低。肥料是提供大豆所必须的营养、能够改变土壤组分、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因而合理施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0004]大豆在PH为6.5-8时,生长状况最好;而且大豆的根瘤具有固氮的作用,因此只需施少量氮肥就可以保障大豆的正常生长,但是过多的使用无机肥料会造成土壤盐碱化严重,给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大豆专用复合肥,针对性地对土壤中大豆所需的养分进行补充。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30-40份、硝酸铵22-31份、磷酸一铵23-27份、过磷酸钙20-25份、磷酸二氢铵10_15份、碳酸氢铵11-13份、聚丙烯酰胺7-15份、硫酸钾1-9份、钼酸钾5-20份、氯化锰12-19份。
[0007]本发明中,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2-29份、硝酸铵23-30份、磷酸一铵24-26份、过磷酸钙20-24份、磷酸二氢铵11_14份、碳酸氢铵11_12份、聚丙烯酰胺8-13份、硫酸钾4-6份、钼酸钾9-16份、氯化锰13-18份。
[0008]优选的,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7份、硝酸铵29份、磷酸一铵26份、过磷酸钙24份、磷酸二氢铵13份、碳酸氢铵12份、聚丙烯酰胺12份、硫酸钾5份、钼酸钾15份、氯化锰17份。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化肥营养全面,养分含量高活性高,能够促进肥料增效,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30份、硝酸铵22份、磷酸一铵23份、过磷酸钙20份、磷酸二氢铵10份、碳酸氢铵11份、聚丙烯酰胺7份、硫酸钾1份、钼酸钾5份、氯化锰12份。
[0012]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2份、硝酸铵23份、磷酸一铵24份、过磷酸钙22份、磷酸二氢铵11份、碳酸氢铵11份、聚丙烯酰胺8份、硫酸钾4份、钼酸钾9份、氯化锰13份。
[0013]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7份、硝酸铵29份、磷酸一铵26份、过磷酸钙24份、磷酸二氢铵13份、碳酸氢铵12份、聚丙烯酰胺12份、硫酸钾5份、钼酸钾15份、氯化锰17份。
[0014]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40份、硝酸铵31份、磷酸一铵27份、过磷酸钙25份、磷酸二氢铵15份、碳酸氢铵13份、聚丙烯酰胺15份、硫酸钾9份、钼酸钾20份、氯化锰19份。
【主权项】
1.一种大豆专用复合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30-40份、硝酸铵22-31份、磷酸一铵23-27份、过磷酸钙20-25份、磷酸二氢铵10_15份、碳酸氢铵11-13份、聚丙烯酰胺7-15份、硫酸钾1-9份、钼酸钾5-20份、氯化锰12-1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专用复合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2-29份、硝酸铵23-30份、磷酸一铵24-26份、过磷酸钙20-24份、磷酸二氢铵11_14份、碳酸氢铵11-12份、聚丙烯酰胺8-13份、硫酸钾4-6份、钼酸钾9_16份、氯化锰13-1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专用复合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27份、硝酸铵29份、磷酸一铵26份、过磷酸钙24份、磷酸二氢铵13份、碳酸氢铵12份、聚丙烯酰胺12份、硫酸钾5份、钼酸钾15份、氯化锰17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化肥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豆专用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30-40份、硝酸铵22-31份、磷酸一铵23-27份、过磷酸钙20-25份、磷酸二氢铵10-15份、碳酸氢铵11-13份、聚丙烯酰胺7-15份、硫酸钾1-9份、钼酸钾5-20份、氯化锰12-19份。营养全面,养分含量高活性高,能够促进肥料增效,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IPC分类】C05G3/00, C05G3/04
【公开号】CN105367311
【申请号】CN201511013115
【发明人】吕林霖
【申请人】吕林霖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